尤宗耀
摘 要:学会反思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反思,是教师实行深度教学,儿童思维发展由浅到深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实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伪反思”,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分析“伪反思”教学现象出发,通过案例呈现,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反思学习。
关键词:学会反思;高阶思维;反思性教学
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按照认知过程维度,把认知类别分成记忆/回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e)[1]。其中,学生停留在记忆和理解这两个阶段的认知活动,称为低阶思维,学生发生在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些过程中的认知活动称为高阶思维。目前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大多还是停留在记忆和理解阶段,也就是对低阶思维训练的阶段,对于高阶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而想要把学生从低阶思维的训练逐步拓展到高阶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很多教师达成了“人始终是未完成的”这一共识[2],终身学习的观念正在形成,但只有经过反思的学习才能称为深刻,反思能幫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反思是会伴随一个人终身的思维品质。小学阶段如果能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从洛克开始研究“反思”,到后来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教学”,再到新课改的需要,反思教学也不断得到发展。近几年,有关学生学会反思,学生反思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层出不穷,各种反思教学在校园内热火朝天地开展,但也有很多“伪反思”教学混杂其中,这是我们要警惕的。
一、“伪反思”教学的几大现象
(一)重反复,轻思维培养
一讲就会,一做就错是所有数学教师心中的痛。在教学植树问题的时候,教师一般从两端都种树教起,到一端种树,再到两端都不种树,最后是封闭路线上种树。教师感觉讲得很透彻了,但是学生一做就错,然后教师反复地讲,学生反复做,反复错。做错之后的反复练习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其实只停留在记忆阶段,甚至连理解阶段都没达到,何谈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呢?学生做错后的反思是解题方法能记住,下次就能做出来了,缺少进一步反思。教师也没有引导,导致学生走入误区,把死记硬背当作了反思教学。这其实还是教师的定位不对,我们往往习惯站在教的角度去讲,站在学生做错的基础上去讲,很容易把“反思”简单地看成“纠错”“防错”和做错之后的自我反省。
不可否认的是,“纠错”教学是反思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纠错”上,缺少“纠错”教学之前的高定位和真正思考,缺少“纠错”之后更高层次思维的提炼,学生的思维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纠错”只是手段和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自觉性。
(二)重形式,轻本质探究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思维品质水平普遍不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才逐渐增强。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反思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反思教学只掌握了形,少了神。
比如,教学“方程”这一单元的内容就是我们实行反思教学的好素材,因为解方程中很关键的一步是检验。通过检验,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思维的严密性。苏教版教材中含有检验的格式,因此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把检验格式背下来。但是很多学生虽然笔下在写,实质上并没有做检验,有时方程的解明明是错的,学生仍然无法检测到。
这其实还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没有理解,对于为什么方程检验有严格的格式没有理解。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写下来的文字,其实是思维的另一种体现,书本上安排的格式,其实是你去检验方程时候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只要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比较方程左右两边的计算结果就行了。这才是我们应该抓住的“神”。由于教师的忽视,让学生去记去背,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检验的本质。检验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是帮助学生学会反思的。
(三)重回顾,轻内容提炼
苏教版教材中,对于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这部分内容主要安排在“策略教学”和“找规律”这些内容中,比如每一课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书本上都会留出一块内容帮助学生反思总结再提升。但是我们在教学新课的总结回顾时,往往还是停留在回顾上,比较多的是和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对于新授内容的提炼是比较少的。
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一开始会让学生去用画图的策略先画一画,然后揭示算法,最后再去讲授方程法。最后总结回顾的时候,就把这几种方法给割裂开来了。教师会强调画图是一种方法,假设法是一种方法,方程法也是一种方法。这种反思教学是有很大问题的,这三种方法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教材安排先画图,实际上是希望学生通过画图总结反思出“每一只鸡换成一只兔子会多两条腿”,是为我们列表用假设法列式计算作铺垫。很多学生不爱用方程法去解鸡兔同笼问题,其实是他没体会到方程法的优势。鸡兔同笼问题最大的难点是两个变量互相影响,头数一变,腿数就变。鸡的只数一变,兔的只数也变。这样的难点其实是可以通过画图来体会的,最后学生会体会到,我只要用一个未知数,就可以巧妙地表示出两个变量,多么巧妙的假设啊!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去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把画图、列表、假设、方程等思想串联了起来,连点成线,编线成网。在反思总结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从“伪反思”到真思考
(一)对“纠错”教学的再反思
既然“纠错”教学是反思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那如何才能把“纠错”教学继续发展下去呢?
1.课前反思“防错”
在线上教学期间,每天新课之前,笔者都会设计几个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案例1】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这一课课前,笔者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比例尺是尺吗?为什么?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3)你觉得比例尺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已经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自己的认识。第一个问题是帮助学生厘清比例尺的基本概念。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去捕捉新课内容中的知识点。第三个问题是对比例尺概念进一步追问。通过三个不同层次问题的提问,构成了学习比例尺这节课的一个认知过程。通过这样的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反思,对于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去面对新课时,不仅帮助学生避免犯一些概念性知识的错误,而且会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1],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思维上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课中反思“化错”
【案例2】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級上册“表面涂色正方体”一课中,在找三等分的大正方体中,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时(见图1),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师:谁来说说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
生1:有24个。
众:不对,不是24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每个面都有4个小正方体有两面涂色的,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4×6=24个。
师:你来看这个小正方体,你在前面把它算进去了,在上面也把它算进去了。是不是重复计算了呢?
生1:好像是的。
师:你能看看其他涂色的小正方体和这个小正方体一样吗?
生1:一样的。
师:你想怎么改正?
生1:我知道了,只要在最终的结果去÷2就行了,也就是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
师:还有同学有别的思考吗?
生2:每条棱上都有1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正方体一共有12条棱,所以一共有12个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是在已经教学了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之后,抛出的这个问题。课堂上强调的是要找到这类小正方体的特征,比如,三面涂色的都在各个顶点上。但是实际情况事与愿违,上述学生的思路很明显和我想要的不一样。这个学生被全班否定之后,有点尴尬地站在那儿无所适从。实际上,他的思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能再进一步思考,就能得到准确答案,所以笔者引导他自己改正。在他自己想出正确答案后,笔者明显感觉到他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学生答错问题是在我们课堂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可能我们平时的应对很简单,请他坐下去,然后让其他人回答。但是这样理所当然的做法是否正确呢?一方面,犯错的学生是否对学习的内容有反思再认识,另一方面,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学生对他的否定,是否会打击他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华应龙老师所提倡的“化错教学”,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当堂改正,引导他深度思考,其实就是帮助他学会反思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较短时间内,学生能改正自己的结论,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再认识,其实是一种成长和进步。这里,我也借助该名学生的思考,告诉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在最后,借助班级里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让该名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思考每条棱上的小正方体更加简单。
3.课后反思“纠错”
【案例3】在六年级的最后复习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难题。比如:“A、B两地之间的路程分为上坡、下坡两段,从A到B的上下坡路程之比是1∶4,某人从A到B走上下坡所用时间之比是1∶3,已知他上坡时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问他在AB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题目很难,很多学生反映说,“要求平均速度,我们要知道路程和时间,但是题目中都没告诉我,而且我也想不到怎么去求路程和时间,所以不会做。”其实难点在于题目具体数据少而数量关系多。
个别学生经过家长辅导,列出这样的算式(1+4)×2÷(1/3+4/3+1/4+1)根据倍比关系求出下坡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然后假设上坡路程是1份,那么总路程就是5份,来回就是10份,再分段求出去的时候上坡、下坡和回来的时候的上坡和下坡花的时间。再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平均速度。
当在课堂上按这种方法讲解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很多学生听不懂、不理解。这让笔者思考,这道题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最终把这道题目分解成了两个模型。
【模型1】两个圆柱的体积之比是1∶4,底面积之比是1∶3,第一个圆柱的高是3厘米,求另一个圆柱的高。
【模型2】一个人爬山,原路返回,上山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下山速度是4千米,求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在模型1中,我们都会根据比例关系去求具体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例题中的上下坡路程可以看成圆柱的体积,时间可以看成底面积,速度可以看成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马上求出上下坡的速度之比是3∶4.
我们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模型,利用列表的策略,能轻松地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模型1。这时候再来看模型2,模型2看似和原题没有关系,但是只要通过几幅图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图2中,上坡和下坡走的路程都是等于AB之间的路程,就可以把图2转化成图3。更甚至转化成图4,把这个问题看成是一个行程问题,往返路程相同,但是速度不同,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通过以上转化,有个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1/4+1/3),在学生惊叹之余,我想其中隐藏着的思维的价值,才是最值得教师去思考的。史宁中教授把抽象定义成:“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属性,得到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3]数学题目是多样的,就拿模型1来说,看似是一道行程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抽象出来之后,其实它也是体积问题,也可以看成是效率问题。我们最终发现,成正比例或者反比例的三个量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正如康德所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观开始,从那里讲到概念,而以理念结束”。学会反思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直观情境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理性思维”,最后走向“理性精神”[4]。
(二)对反思教学的再思考
1.合理运用课堂生成,设计反思教学
【案例4】“烙饼”问题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有这样的题目(见图5)。
烙饼问题的本质就是小学中常见的一个策略——优化,从现实情况出发,引起学生反思,我这样最节省时间吗?其实就有反思再认识这样一个过程。但没想到的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烙三张饼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如果是烙四张饼呢?
生1:两张两张地烙。
生2:先烙第一和第二张饼的正面,再烙第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再烙第二张的反面,和第四张的正面,再烙第三张和第四张的反面。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正确,但是如果你是妈妈,你会选谁的方法呢?为什么呢?
生:第一个同学的,因为简单,第二个同学的太复杂了。
我们发现第二个学生的方法是节省时间的,但是太复杂了,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在多种方法中,能选出比较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在课本上的要求是“时间少”,但是在联系实际情况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考虑到时间,还应该考虑到更加容易操作,或者现在经常讲的一个词“适合”。现实情况中是没有哪个妈妈会这样去烙饼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我们是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反思再认识,要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放在前面。所以只注重形式上的反思,而忽略反思实质的教学要不得。
2.注重对比教学,设计反思练习
【案例5】
A题:“两个长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1/4,是B的1/6。求A和B的面积比。”
B题:“两个长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1/4,是B的1/6。求A和B未重叠部分的面积比。”
这样题组的出现,学生不禁会对A题进行反思,这题怎样思考会更加简单,改编前的A题学生对于画图的需求并不强烈,但是改编后,学生对于画图的需求更加强烈,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比例的知识不再只停留在记忆和理解阶段,更多的是应用和分析,发展了学生的反思性思维,对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更高。这题改编虽小,但却在改编中,帮助学生完成了对于练习的反思,帮助学生找到解决这类题目的策略——画图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对学生评价的再反思
1.以身为范,引导学生自我评估
在当前的小学课堂中,学生很少有时间自我评估,经常是教师对其学习给出评估。学生在教学中也慢慢形成了不用思考,反正有人会帮我去反思的心态。指导学生自我评估是学生学会反思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见表3)。
优秀是指学生能很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对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能很好地理解、应用,对于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技术能很好地掌握,整节课对于自我有清晰的认识。
良好是指能较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对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能较好地理解、应用,对于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技术能较好地掌握,整节课对于自我有一定的认识。
一般是指能参与课堂学习,对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能有一些理解、应用,对于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技术能有一些了解,整节课对于自我有一定认识。
不合格是指能参与课堂学习,但效率低下,对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不能理解、应用,对于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技术基本不了解,整节课对于自我意识混乱。通过自我评估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树立学习目标。
2.学优为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估
反思性学习短期内是难于见效的,特别是课后的反思性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主自觉地完成,比如错题的整理,对于今天新授课的反思等。一旦缺失了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很多学生是坚持不下去的。另一方面,教师毕竟不可能关注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今天收获了什么。这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小组进行互相评价,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就很重要了。让学得较好的学生在小组内带动暂时落后的学生去进行反思学习,为他们树立榜样,无论是在全班面前展示,还是小组内展示,都能很好地帮助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反思学习,又能激发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反思教学的效率。
学生互相评估的过程中,实際上是对自己学习知识的一种回忆,并且需要对自己掌握知识进行运用、分析,能对同伴之间的学习现状进行合理评价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Lorin W.Anderson,David R.Krath wohl,Peter W.Airasian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研社,2009:23.
[2]李政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7.
[3]史宁中.数学基本思想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4]郑毓信.“数学深度教学”十讲之一——从“数学教育目标”讲起[J].小学数学教师,2019(7).
见习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