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赋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2022-05-30 05:43:56李春霞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学校

李春霞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多承担中低学段教学任务,学生少、教师少,其中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尤其是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在发展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化设施不完备、师生计算机水平较低、学校对信息化发展不重视等问题,不利于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信息技术课程正向信息科技课程转变,体现了更高的育人价值追求。面对信息科技课程大概念、主题式、综合化、体验性的新特征,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务必落地落实。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重视程度,认真分析其发展需求。当前,信息技术已覆盖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孩子们正在或即将面临的社会环境,因此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教育发展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卫星、光纤、移动互联网等,加快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为偏远乡村的孩子能够从一开始就能融入这个时代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同时,要努力配备数量充足且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并采取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定向激励等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使其信息化水平达到基本要求,保障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引进或开发慕课、微课等课程,配备优质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打造稳定开放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教师进行管理、教学、评价,学生开展学习、探究创造条件。

立足实际,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小规模学校中,部分教师年龄较大,在信息化浪潮面前不乏畏难情绪。学校要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觉融入信息时代的必要性;要深入了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状况,尤其是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以及运用信息化设备设施的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师实际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经验丰富的教研人员、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经常性指导,鼓励教师多练、多用,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能力与水平;发挥好优质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间的交流。每位教师都应具备宽广的时代视野、坚韧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扎实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拓展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为融入信息化时代打好基础。有效获取和应用信息是当代社会重要的生存能力。偏远乡村的孩子对于外面世界的认识是陌生、模糊的,信息化无疑是他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背景、知识基础实际,运用游戏化、活动化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信息意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与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管理、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后,就会自发地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但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此时要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指导和引导。

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不仅要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引进,更要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优秀教师的补充、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改变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信息化建设将推动教育个性化、智慧化、公平化的实现,最终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学校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