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雨伴花香

2022-05-30 03:04刘欣颖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讲台名师课件

个人简介

刘欣颖,江苏省南通中学附属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获得过江苏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行知杯征文”一等奖,南通市初中语文“领航杯”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南通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参与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开设多节省、市级公开课。

冰心曾在《成功的花》一诗中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斗转星移,流年似水。回顾我的成长过程,虽谈不上“牺牲的血雨”,却也是一路风雨伴花香。

千淘万漉,始觉不足

怀着一颗火热的教育心,我走上了梦想的讲台。但是从学校带出来的学习经验距离讲台上的要求相差很远。好在年轻的我有着一股子干劲儿,我积极向老教师学习,主动读书,潜心钻研,认真学习名师课堂实录。读着这些精巧的教学设计,我在佩服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尝试过走“捷径”——拼凑法,我将名师们课堂中优秀的教学活动拼凑到自己的课堂上。就这样,我在一次又一次校内研讨课上获得好评。一次,区教研员到校听课,我认真搜集了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把所有的亮点环节拼凑起来,密而不漏。我信心满满地站到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后面的评课却给了我一记重拳。教研员委婉地指出:“‘热闹不一定就是好课,‘计谋多端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教学设计。你的眼里要有学生,有文本,有自己。”原来,我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并没有逃过专家的眼睛。这也让我意识到,从名师的课堂设计中我只学到了表面功夫,学会了拿他们设计的问题复制到我的课堂,但是对文本、学情和课堂,我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要想上一节好课,得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各种辅助环节。

研课赛课,繁花自开

履践致远,惟思惟学。我至今还清楚记得,我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是区内诗歌教学比赛,内容是苏教版艾青的诗歌《绿》。对于这首诗,教学参考上没有任何相关材料,网上也查不到相符的教学资源。我暗下决心,既然没有资料可参考,那我就来弥补这一空白,我一定要高质量完成这一堂课。我反复朗读,仔细推敲,在学生思维的深度引导上下功夫,设计了“导入绿之境”“粗感绿之意”“品悟绿之味”“理解绿之情”“写意春之色”几个教学环节。我利用朗读、析词、补白、写作等环节搭建平台导学和让学,特别是用水墨动画的方式与学生分享我创作的小诗,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学生诗兴大发,纷纷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小诗。我的此番努力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这次的成功又让我找到了“诀窍”——有了够“炫”的课件加持,课的精彩程度也能更上一层楼。在一次名师培养对象研课活动中,我执教《一棵小桃树》一课。我精心挑选了一棵粉粉灼灼的小桃树作为课件背景,整个课件有30多页。然而评课时,江苏省特级教师、“无痕语文”倡导者李凤导师指出我课件过多,不切合实际,影响学生贴紧文本思考。导师的点评又一次点醒了我。没过多久,学校推荐我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虽然要展现“信息化”,但我并没有“炫技”。备课时,我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换位思考,在上课之前倾听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想学生所需,知学生所求。在此基础上,我精心选择上课的策略,重新整合学习内容。在准备《蝉》这节课时,我基于学情和文本,也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学习目标定为“了解‘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体会作者如何采用恰当的手法说明事物,体会法布尔的生命意识和科学精神”。我又根据自读课的特点,精心设计了预习案。在课堂中,我走下讲台,自由漫步在学生中,零距离去听,去看,去思考。我看到了他们绘制的蝉生长规律的思维导图,了解了他们关于本文语言准确性与文学性兼有的品位,知道了他们对于科学家和科学探究的新认识。课上亮点纷呈,本课也获得评委的赞赏。

深思钻研,上下求索

任务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提升能力。由一节节课的积累,我也有了些许站讲台的底气,但也仅仅是一些琐碎的课例而已。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机会来了,比赛不仅要求选手准备参赛课程1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还要求选手从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与方法、语言教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课堂展示,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目标定位、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教学重点难点、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阐释,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不要让你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为了选择10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我阅读了近20万字的学习材料。我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设计了“家国情怀”“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两个单元,以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旨归,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以学生真实存在的疑惑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设置了整体感知、细节品味、咬文嚼字等具有语文味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通过一遍遍优化设计、反思打磨,我最终整理了90多页的参赛材料。为了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我在完成了文字稿和课件的设计后,又进入了高强度的实战演练阶段,回归文本,回归课堂,感受学生的精彩生成,聆听专家的悉心指导。通过在实战中淬炼,在淬炼中升华,我最终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自己虽然有课获奖,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五六篇文章,小小的欢愉后对比优秀的同仁,我发现自己仍缺乏专业的高度与理论的深度,这个感受又给了我新的目标和动力——静心读书,踏实写作。

回首走過的路,有坎坷,有辛酸,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改变我的师长、课例、比赛,让我积淀,反思,成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未来我仍且行且思,弦歌不辍,用执着与努力行走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讲台名师课件
爱在讲台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讲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