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大语文观的价值引领与现实支撑

2022-05-30 10:48蔡成德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标核心

蔡成德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 文化自信进入课标核心素养体系。文化自信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中的出现,强化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地位,提升了语文课程的境界;文化自信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排序,重置了语文课程的内在逻辑,扩大了语文课程的格局;文化自信价值引领下的文化主题的确定,夯实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基础,开阔了语文课程的视野。文化自信,对大语文课程观的确立起到了价值引领与现实支撑作用。

关键词

2022年版新课标 文化自信 大语文观

今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下文简称“2022年版新课标”)正式颁布。与前两版课标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2022年版新课标有着诸多的创新,带来了太多的变化,可以说语文课程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大语文课程观,而这种大语文观的形成,又与文化自信进入课标核心素养体系,重组核心素养内部关系,以及确定语文课程内容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将从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排序,以及文化主题的确定三个方面,谈谈文化自信对大语文课程观确立的价值引领和现实支撑作用。

一、文化自信的出现,强化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地位

语文核心素养的正式提出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表述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在2022年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2022年版新课标用“文化自信”而不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来凝练语文在文化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不只是字数的减少,更有着内涵的变化。课标修订组的崔允漷教授说: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直接承接于课程育人目标,有利于让学科教育“回家”。

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很多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用“文化自信”来凝练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决策与庄严态度,也凸显了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地位。

同时,正如语文教育名家曹明海所言:“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语文是文化的一种构成和存在形式,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对于培养文化自信,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2022年版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对此也进行了明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建立文化自信”和“培育时代新人”之间的顿号,清晰地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共生关系——“文化自信”是“时代新人”的必备要素,同时“建立文化自信”又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通过“文化自信”来凝练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化性要求,使语文学科境界变得更“大”了,它注定要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方面显示出更高的育人地位,担负起更重要的责任。

二、核心素养的排序,重置了语文课程的内在逻辑

不管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是2022年版新课标,在对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具体论述中,都强调了语言运用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但是二者在核心素养的表述上,却有着明显的变化——“文化传承与理解”被凝练为“文化自信”,并从第四位提升到了首位;四个方面从全部用顿号连接,改为第一方面(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方面(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之间用“和”连接。

从这种排序与表达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逻辑关系被重置了。在“文化自信”后面不用顿号,而是使用“和”字进行连接,与其说是连接,不如说是区分。也就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文化自信”独自算作一个层次,后三者属于另一个层次。 将“文化自信”作为独立的层次置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首位,就是要彰显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意味着“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价值取向将由“文化自信”来引领,昭示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能力,进行审美创造的过程,也是形成观念、涵养文化的过程,其根本价值指归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文化自信其实是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宗旨在语文课程当中的最高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非各自为政,而是相互联系、水乳交融的。事实上,凡涉及文化教育,就很难单一地“就文化讲文化”,因为文化本来就是弥散性的——语言、思维、审美等都附着在文化之上,或者说,语言、思维、审美是文化的外显。体现到教学中,就是在文化的价值引领下,要抓住语言运用,训练思维能力,展开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与“语言运用”的基础支撑提示我们,文化主题与言语形式之间并非层次分明的鸡尾酒,更像彼此缠绕、互为表里的双螺旋,这是对语文课程教学逻辑的一种重置。有了这种提示,我们进行大单元设计时,就要立足单元文化主題,探寻蕴含于其中的言语形式,然后将二者有机地凝练为一个整体,提炼出统摄单元的学科概念。

例如七(上)第一单元所对应的文化主题是“四季大自然美景”,单元中三篇文章呈现的“大自然”都充满温情。三篇文章在传递大自然温情时,都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都采用了意象化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将单元的“文化主题”与“言语形式”凝练为一个整体后,就是“大自然温情的意象化表达”这样一个学科概念。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属于文学作品,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说,就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因此,围绕我们提炼的这一学科概念,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也就很清晰了——一方面带着学生学习三篇文章,教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温情;另一方面教他们如何用“意象化”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接触到的那个温情的大自然。

对于同一文化主题单元内的“言语形式”的提炼,不同的教师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这恰恰是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双螺旋结构的妙处。在共同的“文化主题”引领下,在共同的课文构成基础上,形成的“言语形式”丰富多彩,这才是主题统一基础上表现出的多样性。

有了“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就不会再在语言运用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语文教学的格局也就真正地大起来了,“大处着眼易见人” 的特点就能得到较好体现。

三、文化主题的确定,夯实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基础

有了“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2022年版新课标实现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分离。新课标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层次,提炼出文化主题与载体形式,建构起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课程主体内容,并以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为统领,描述各个学段的学习内容,给予具体的教学提示。

文化主题和载体的确定,一方面坚持了“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例,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的设定上,2022年版新课标明确了三大类作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作品;反映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这三大类作品,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反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说明性作品等,但更多的是反映当下生活的纪实类作品。另一方面夯实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基础。如第四学段“梳理与探究”中明确提出:“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通过多种媒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比较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尝试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

这样一来,语文课程就向生活全面打开了,语文的视野宽广起来了——不仅有课内课外的连通,线上线下的互动;就连语言本身,也由原来的口语和书面语二元并举,扩展到了口语、书面语和“跨媒介语言”的三足鼎立。

语文课程面向网络世界打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举措。现代学生都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从小就在网络世界里浸润着,对于他们来说,日常生活情境就比上一代人多了一個维度。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往往借助网络会更加真实。例如,部编教材八(下)有一个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漫步古诗苑。过去,教师往往借助《唐诗三百首》等书籍开展教学,学生翻阅起来很费力,丝毫不能产生“漫步”的自由之感,同时,这个“古诗苑”的空间很小,学生的选择面很窄。现在有了网络平台——古诗文网、古诗词网等网站,“古诗苑”一下子就变大了,上至远古的《诗经》,中含唐诗宋词,下接当代的古体诗作,全都可以浏览。同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诗人,也可以按照某一季节、某一传统节日、某一物象或者某一文化主题等进行浏览。学习空间变大了,选择变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起来了。

除了向网络世界打开外,跨学科学习还要求语文打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即“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甚至不限于学科互融,要“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有了“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语文课程必将从课时语文走向任务语文,从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封闭语文走向开放语文,实现课堂“小语文”和生活“大语文”的融合,语文课程的大视野由此得以打开。

欲国之大者,必信其文化。大语文课程观要求教师不仅胸怀“文化自信”之天,更要脚踏“语言运用”之地,以“思维能力”为内驱,实现“审美创造”,致广大而尽精微,润物无声,以文化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龙安邦.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22(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曹明海,史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本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创新、发展与突破[J].语文建设,2022(05下).

[5]林珊.语文课程视域下“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J]. 福建教育,2022(27).

[6]潘庆玉.把经典上成经典——语文课堂培育“文化自信”的思考[J].语文建设,2022(05下).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