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柿霜是柿子在被制作成柿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附生物。清人对柿霜的医疗作用、药性特性、药用功效均有颇深研究,皆因柿霜入药有清热解毒、治疗呃逆的作用。而中医学自古就有“医食同源”的理论,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烹饪经验相结合,加工制成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清人巧妙地将柿霜制成柿霜粥、雪花饼、柿霜软糖,甚至入于调饮之中。清代是我国古代柿霜生产和利用的重要时期,较之前代,宫廷对柿霜的需求量更大,柿霜及其产品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更为广泛。
柿霜是柿子在被制作成柿饼的过程中表面产生的一层白霜,若要获得柿霜必先制作柿饼。清初农学家丁宜曾在《农圃便览》中记载了柿霜的生成过程,“柿饼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纳瓮中,自生柿霜。”[1]
虽然明清时期柿树栽植遍布全国,但并非所栽地区都有柿霜出产,在山西“柿霜产蒲州府”[2],在山东“柿霜佳于曹州”[3]。柿霜的形成除了与柿子的品种、含糖量有关,也和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有极大关系;而南方地区不能完美复刻北方的气候条件,对柿子进行存储形成白霜。所以,南、北方柿霜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别,因此柿霜主要产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气候适宜的北方地区。
正因柿霜在医疗、饮食方面的独特价值,使得清代宫廷对柿霜的需求量较大。地方遵行“任土作贡”旧例,柿霜重要产区则每年须向朝廷进贡柿霜。而朝廷为体恤臣下,有时会将柿霜作为一种赏赐品,赐予后宫妃嫔、重要大臣等。
柿霜贡赐的相关史料主要散见于清代档案、地方志、文人笔记、谱牒之中。吴振棫在《养吉斋丛录》中记载了不同省份巡抚在不同节日的贡奉之物,从这些进贡物品数据中,可以窥见山西巡抚柿霜进贡量最大达到五十匣、山东次之为九匣。[4]据清代档案记载,柿霜是雍正帝偶尔噙化之物,他曾对山东曹州柿霜评价颇高。雍正五年(1727)四月初七日,雍正皇帝在给河南巡抚田文镜的谕旨中提到“闻柿霜出于曹州,随便进些来,非急用之物,京中市卖者亦甚多,但不便买用,不必多进。”[5]而后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中朱批催问:“柿霜为何尚未见到”。时田文镜进贡精洁柿霜两盒,雍正帝朱批中回复“去岁太多,此番少些。朕用不了,赏人少不敷,至秋间八九月再送些来。”可见,雍正帝对柿霜的喜爱。
柿霜进贡是中央需求与地方义务的结合。乾隆朝《赏赐底簿》保存了朝廷对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常在、答应、公主、阿哥及王府福晋等大量赏赐柿霜的记录。而若依《养吉斋丛录》记述,山东中秋进贡、河南年贡和雍正帝所述“赏人少不敷”,以及“地方土产朕有何需则不便谕”来看,显然地方柿霜的贡奉量不能满足宫廷需要。
除宫廷内部需求外,皇帝还将柿霜赏赐给重臣。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二十九日,罗惇衍收到宫内赏赐:“赐荷包三对,野鸡三对,柿霜莲子各一匣。”殷兆镛在自撰的年谱中亦提到被赏柿霜的事例,“(同知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乾清门外叩头三十,赏荷包五个,广橘四十枚,野鸡二只,柿霜一匣。”两代帝师翁同龢的日记中亦有记载,立春后,“(同知甲戌廿九日)赏野鸡、柿霜、百合粉,已出内廷,犹蒙颁赐。”这些被赏赐的大臣均是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
清廷不仅将柿霜赏赐域内之人,外使来访也会被赏赐。如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华后,乾隆帝还曾将柿霜赏赐给英国国王。《海国四说》中详细记载了赏赐英国国王的物品清单,在特赐中,“赐国王茶膏、柿霜各五盒。二十九日,于太和门又赐柿霜四盒”。除了两次赏赐外,又随敕书赐国王“茶膏、柿霜各五盒”。[6]与代表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相比,柿霜或许显得逊色一些,但能够多次出现在赏赐清单上,足以说明在乾隆皇帝心目中柿霜可以代表中国物产展现于国外。
柿霜不仅被皇帝用于对嫔妃大臣及外域的上下级赏赐中,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也有柿霜的身影。如翁同龢门人王化光前去拜见时便携带有柿霜,“(六月廿四日)庚辰,门人王化光(含生赞丘县丁起复)来见,赠柿霜、黄耆并十金。”“(十一月)初八日,得叶茂如函并永枣、柿霜各二匣。”李慈铭在《荀学斋日记》中亦载友人馈赠柿霜,“(光绪十年二月初五日)子缜姬人馈杮霜十饼”。此外,翁同龢还将柿霜作为生辰礼物,“(六月十二日晴)以蘑菇、杏仁、柿霜寄菉姪三嫂寿辰吃面。”
然而随着清代中后期柿霜生产的核心产地因自然灾害及其次生问题的破坏,导致柿霜贡奉走向衰落,地方巡抚不得不多次陈疏请求宽限,甚至乞求停止贡奉柿霜。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二十七日,山东巡抚崇恩上疏陈明菏泽不能贡奉柿霜的缘由[7]。同治四年、五年(1865、1866),阎敬铭分别以“贼扰”“自然灾害”为由,奏请来年再贡。而作为柿霜最大贡奉区——山西,亦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光绪六年(1880)九月初五日,护理山西巡抚葆亨上疏:“迨至四五等年历届贡期因晋省连年荒旱,该县被灾最重,产柿稀少,无从采办。”[8]葆亨奏疏中所指正是发生于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1878)间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史称“丁戊奇荒”。这场饥荒席卷山西、山东、河南多个省份,《晋政辑要》中曾对荒旱下民众的生活有所描述:“各村均因前值大祲,民间无可充饥,始而采取柿叶,继且剥食树皮,废干残枝多成枯木,年来率供薪爨,现存柿树寥寥无几。灾后村民零落未能及时补种,所有该县例贡柿霜实属骤难采办。”饥荒已导致无所充饥,无所资火,从根源上断绝了柿霜的贡奉。
柿霜在被赏赐与馈赠后,文人多作诗言谢或感念时事,由此在清代笔记、年谱中保留了许多赠谢诗、怀旧诗,形成了清代独特的“柿霜诗词”。
清代关于柿霜的诗词常见于一些怀旧性质。如毛师柱曾撰寫《郏县拜二苏先生墓》一诗,表达对故人、故地的思念,“感公出处增彷徨,卜田归老终未遂,柿霜石蜜何能尝,尔家川头但蒿稽,墓颐山色空茫茫。”而毛师柱诗词中的“柿霜石蜜何能尝”即来自苏轼所作《感旧诗》(并阴)“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苏轼在此诗中借柿霜与石蜜表达了希望回到物产丰饶的地方、渴望隐居的情感。
还有一类则是赠谢诗。有“傅山以后第一人”之称的祁寯藻曾作《许滇生遗徽墨柿霜赋谢》,“烧松作墨来黟县,捣柿成霜出豫州。点桼团酥皆绝品,良朋嘉贶媿难酬。”同光体浙派诗人代表袁昶曾作《谢方勉夫惠柿霜》一首,“春风病齿酒肠妨,酥柿函封枉见尝。冷碾莲房玉井雪,题分柑颗洞庭霜。不廉久媿虫穿李,平躁还除蟹渍糖。”他从颜色、特性等方面赞美柿霜,感谢方恭钊的馈赠。清代著名诗文家李绂曾作诗《多衣树》,写道:“秪余酸实在,不遣柿霜迟。”多衣树又称“多依树”“云南移”。其果泡酒有舒筋活络、降低血脂的作用。李绂在诗中写到此果较酸,而加入柿霜则有中和作用。这类诗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亲朋的感谢,而且阐明了柿霜的药食特性,同时亦可管窥柿霜在清代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清代在柿霜制作方面保持传统方式,在医疗、饮食方面承自前代,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充分显示其高超的医疗水平和烹饪技艺。同时,以柿霜为主题的诗词创作又进一步丰富了清代文化,且深刻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纵观柿霜呈贡的历史,从前期地方进奉、王朝赏赐到后期奏请豁免,展示了柿霜呈贡的兴衰过程。时至今日,我们仍应重视柿霜的再生产,不断挖掘它所能带来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丁宜曾.农圃便览(秋)[M].刻本.日照:丁氏强善斋, 1755(清乾隆二十年).
[2]海宁辑.晋政辑要[M].刊本.太原:山西布政使司, 1789(清乾隆五十四年).
[3]姚延福,邓嘉缉,蒋师辙.(光绪)临朐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281.
[4]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10-311.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9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747-748.
[6]梁廷枏.海国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238-240.
[7]崇恩.为附片具奏山东菏泽县例贡柿霜短缺缘由一折抄片咨明事致内务府等,档号:05-13-002-002436-007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
[8]葆亨.奏请豁免永濟县贡柿霜事,档号:03-7068-09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