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首都城市建设十年映像》展在北京市档案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全方位、多维度、多视角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首都北京城市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全面反映了北京十年来的深刻转型、历史变革、巨大变化和嶄新面貌,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形成的生动实践。本期“特别关注”栏目下《〈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首都城市建设十年映像〉展亮相北京市档案馆》一文,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随着数字转型的深入,智慧化正凸显为全球各领域的发展方向,智慧社会的建设进入多维进程中,智慧档案馆同样涉及其中。我国在技术融合与智慧档案馆整体设定上都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智慧档案馆的建设,然而智慧档案馆的实践探索尚有较大空间。本期“理论探讨”栏目下《全球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实践内容、行动策略、发展空间》一文,从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构建和人工智能嵌入档案馆工作两条主线对全球范围内公开的相关实践信息予以调查、梳理和分析,归纳出全球智慧档案馆建设进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学术研究价值。
工程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档案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整理是否规范,对日后的查询利用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期“业务研究”栏目下《工程档案管理的通用性问题及策略研究》一文,在分析工程档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规范档案工作机制和移交标准、纳入项目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整理及移交工作培训、创新验收机制、推动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创建工程项目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等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及对策,为各行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是国家档案局为规范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而发布、实施的档案行业标准。本期“法规标准”栏目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内容解读及相关问题思考》,在系统介绍和评价《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标准的制定背景、突出特点、主要内容与特色进行解读,对该标准在术语定义的规范、行文的用语统一、规范性引用文件、条款的细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从1912年北京第一家博物馆创办至今,时间的车轮走过百年,北京的博物馆就这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华丽蜕变。本期“京城茶座”栏目下《走过百年的北京博物馆》一文,带领读者回顾了北京博物馆发展的百年历程,从第一座博物馆的建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博物馆的百花齐放,北京博物馆的发展也见证了首都的百年变迁。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全市档案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落地见效,实现四个“好”和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创造新业绩,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努力将全市档案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苗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