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四点思考

2022-05-30 10:48蔡玲玲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结合学习任务群

蔡玲玲

摘 要 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大突破,它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要取得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教师要了解任务群的概念内涵,明确相互间的关联形态,懂得操作要注意的事项;教学目标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阅读技能;要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教学任务时要注意群文与单篇、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概念内涵 关联形态 目标指向 整合设计 教学结合

新课标的修订在教材编制、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业考评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与的突破。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有效实施“学习任务群”,这里谈四点思考。

一、明确概念:了解任务群的关联

要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任务,必须先明确这一概念的内涵要求。“学习任务群”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活动类型。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种课型,并各安排了若干個任务群。任务群以目标为统领,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将零碎性的知识学习转化为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比过去一篇一篇地教课文,一个一个地落实知识点具有更大的优势。“学习任务群”呈现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统编教材安排了18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各个学习任务群都是任务明确的小专题,彼此之间有密切的内容关联,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主要有三种关联形态:

一是主次关联。不同任务群在教学目标上会有关联,完成这个任务群的学习实践活动,就会涉及到其它任何任务群知识和方法。但它们有主次之别,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两个任务群都牵涉到文本阅读,但两者的学习目标有别,前者是对书中的精彩章节和人物等进行研究,强调整本书阅读中形成方法和习惯;后者强调鉴赏和写作,即鉴赏人物形象,品味文学语言,还要运用习得的方法进行写作实践,前者为主,后者为次。

二是先后关联。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习”,二者都与传统文化相关,但后者是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的专题研讨。新课标对任务群有具体的规定,我们要准确把握各自的侧重点,了解先后的关联特点。

三是交叉关联。不同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可能会交叉关联,如实施“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任务群,同时需要“语言积累、梳理和探究”“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等任务群来辅助。了解任务群的这三种关联形态有助于顺利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二、目标指向:关注学生双向发展

无论哪一个“学习任务群”,其教学目标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尽管这些培养目标有各自的个性,但共同点都是指向人文性素养和工具性素养。教师关注学生的双向发展,才符合“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本质要求。

人文性素养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人的精神成长。新课标强调,“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精神成长与智能成长都一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首要任务。语文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可以从《百合花》中学习小战士在危及老百姓生命的紧要关头舍身救人的高贵品质;从新媳妇舍弃唯一嫁妆装殓烈士遗体的行为中,感受到她对人民子弟兵真挚的情感;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作品中可以领悟到作家对祖国风物美景的无比热爱;从《离骚》中体味到屈原心忧社稷、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愤懑情感;从蒙田的《热爱生命》中明白生命的可贵;从《苏武传》中感悟到仁人志士忠诚爱国、坚贞不屈的精神;从辛弃疾、苏轼的诗词中品味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总之,每一篇佳作都是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琼浆,教师要春风化雨般把崇高的精神植根于学生心田。

工具性素养指向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系统。学习任务群统领下的内容,可以分为一个个小专题。这些小专题既要学习新知,也要培养听、说、读、写、思等各种能力。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下的戏剧单元小专题,要讲解戏剧特点,可推荐阅读文学剧本或剧本节选,可组织观看精彩戏剧,可改编、排演课本短剧,可写戏剧评论等。给学生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个体任务或分工合作的小组任务,让学生阅读、观赏、分析、写作、搜集、交流,掌握戏剧的文体特点,全面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实践中自主建构戏剧知识体系。

三、整合设计:突出核心素养本位

落实“学习任务群”,应基于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教材单元,进行单元的整合设计。整合设计首先要考虑学习的真实情境。学科核心素养是隐性的,必须让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的真实情境中,通过某种表现行为慢慢获得。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核心素养本位。这就需要教学整合,这是落实“学习任务群”的关键。整合设计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整合学习内容。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专题,根据阅读详略划分为必读和选读的篇章,有不同时代和国别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涵盖各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为了落实学习目标和核心素养,可以依据学习的实际需求和知识结构,按照某个主题进行整合。如学习诗歌,为了体味诗歌语言的精彩,可以突破朝代和国别,去发现中国古诗到今诗的变化规律,去发现中国诗与外国诗的特点同异,可以跨文体阅读诗作和诗评,力求对诗歌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二是整合学习资源。教材的学习资源是不足的,学习任务群要求通过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建构“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以“1+X”模式扩展阅读范围。指导精读一篇课文要带动若干篇泛读课文和课外文章,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外读物作资源的补充。如学习《故都的秋》,可将《江南的冬景》与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整合在一起来比较阅读,从语言特色、抒情载体、结构框架等方面深入探究,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三是整合学习方法。教学中常采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式,但任何方式都不是单独的训练,它们是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学习阶段的不同,方法也应灵活变化。学习方法是多方面的,如作批注、编提纲、写概要、作点评、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整合不同的方法来完成。

四、任务实施:把握教学三个结合

实施“学习任务群”,要分解专题教学任务,把握好三个结合:

一是群文与单篇的结合。“学习任务群”在学习任务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包括单元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和综合语言实践。实施“学习任务群”需要在单篇教学中传授举一反三的阅读技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以单篇带动群文,从读懂一篇到读通一类,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

二是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课外阅读和写作需要保证时间。不少教师对语文课外学习很少关注。课堂前后的语文阅读、资料查阅、参观访问等是落实新课标所需要的,课堂内外应该密切结合。教师要设计适量的任务让学生课外学习,并加以督促和检查。课外有必要的准备,课内就能实现教学高效。

三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二者应密切结合。不少教师重读轻写,以致学生写作能力欠缺。新课标对每个任务群的写作都给了任务量,要求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上下功夫。比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要求写大作文的数量不低于8次。形式上也有规定,如读书笔记、文学写作、思辨性写作、新媒体写作、小论文写作等。教师要立足教材,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掌握各种形式的写作要领,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提升表达技能。

实施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教师责无旁贷。但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取得语文教学的高效优质,还有待于广大一线教师不懈的探究。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思维进阶的高中语文‘跨任务群学习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D—2021—02—637〕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结合学习任务群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