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错题讲评课之探索与实践

2022-05-30 19:34施浩妹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

摘 要:错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教师在讲评时,不能满足于一题一讲,也不应止步于形式上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而应该抓住机会,适时引导,还主体于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类比细究,拓展延伸,归纳感悟.

关键词:错题讲评;思维品质;细究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30-0017-04

收稿日期:2022-07-25

作者简介:施浩妹(1980.7-),女,浙江省杭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一线教师的重要课题.错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它不仅是知识掌握的一个必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盲区,纠正错误,拓展思维,开发创造性等,也可以帮助老师弥补新授课中的教学不足,同时,也能很好地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等能力.但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会抱怨,讲评过的错题,为何学生又错?自认为讲清楚了,其实学生还没有听懂;自认为简单的,学生觉得难;自己滔滔不绝40分钟,口干舌燥,学生却掌握甚少;学生课堂听懂了,课下又忘了......很是无奈.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下的错题讲评课,仅有老师一人滔滔不绝的分析错因,讲解正确思路,哪怕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未必买账,效果必然是低下的.那如何能让讲评课收到好的效果呢?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错题讲评方式展开探究与思考.

1 由此及彼,类比讲评

类比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它可以使知识条理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题1 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设点P,Q满足AP=λAB,AQ=(1-λ)AC,λ∈R,若BQ·CP=-32,则λ=;

题2 在矩形ABCD中,AB=2,BC=2,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AB·AF=2,则

AE·BF的值是.

评注 题1为上完新授课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后作业本中的题目,由于当时仅讲了数量积的定义,所以在作业讲评时仅讲了“基底法”,如何选基底,如何运算.题2为上完新授课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二)后作业本中的题目,由于此课时是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所以“坐标法”必然是要讲评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会当下学啥就只讲啥,那就太片面了,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提升.笔者在讲评课时,遇到同类、相似问题就很喜欢让学生往前翻翻作业本,比如讲到题2时,等学生领会“坐标法”后,笔者就让学生翻到作业本57页,让学生比对这两道题,不说多余的话,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比对,去思考,去动手演算,去感悟.结果学生自己就能发现原来这两道题是同一种题,题1也可以利用正三角形图形本身的对称性建系,从而用“坐标法”解决,题2中也可以选择模长、夹角均已知的BA,BC两向量为基底,从而用“基底法”解决.代数法(基底法,坐标法)是解决向量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这样的类比讲评,重点突出,从老师引导学生类比,到学生自主类比,从而感悟总结,学生思路更清晰,理解更到位,知识更成系统,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题3 若函数f(x)=log2(x2+2ax-a)的定义域为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题4 若函数f(x)=log2(x2+2ax-a)的值域为R,则实数a的取值范圍为.

评注 题3与题4学生常常将“定义域为R、值域为R”搞混,只知道时而△<0,时而△≥0,但是弄不清楚何时用哪个.如果老师讲评时,能将这种“形同而质不同”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类比讲解,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变被动思维为主动自觉思维,从而引发学生仔细掂量,认真剖析,真正从问题本质去挖掘,得到的学习效果也就自然不一样了.题3是定义域为R,即不管x取何值,对应的整个真数都要大于0,即转化为x2+2ax-a>0恒成立,所以△<0.题4是值域为R,也就是要确保整个真数能取遍一切正数,一个值也不能落下,那么只能y=x2+2ax-a这个二次函数与x轴有交点了,所以△≥0.学生做错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忆模仿上,时间一长必然忘记.通过类比讲评,让学生悟透问题本质,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再次犯错的隐患,类比讲评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对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2 借题发挥,拓展讲评

拓展讲评就是俗话说的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延展加深.老师在讲评作业本、试卷中的错题时,不要“就题讲题”,我们可以借题发挥,针对错题进行一题细研、一题多法、一题多变,它实现的不仅仅是表面上数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拓展讲评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

题5 已知向量a=(2,λ),b=(3,-4),且

a·b的夹角为钝角,则λ的取值范围为.

题6 已知角A=60°,a=3,求△ABC的周长的取值范围.

题7 已知数列an,a1=1,an+1=3an+2,求数列的通项.

评注 题5不少学生都做出答案λ>32来了,少数学生错的题目是不是就不用讲评了呢?非也!要知道有时学生答案对,思维未必就严密.笔者抛出变式:如果a=(-2,λ),b=(3,-4),答案又如何?果然很多同学只考虑数量积小于0,而忽略cosθ>-1这个条件,出来错误答案λ>-32.笔者不动声色,在黑板上写下答案为λ>-32且λ≠83,大家觉得诧异,勾起了好奇心,开始探究讨论,发现其实应该满足-1

题6是三角函数章节检测中某题的第二问,少数做对的学生普遍是由余弦定理得b2+c2-9=2bccosA=bc,进而使用基本不等式得到3

题7为初学等比数列后的常见题目,在递推式的两边同时加1,得到an+1+1=3an+3=3(an+1),构造出一个公比为3,首项为2的新等比数列an+1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如果老师仅仅是就题讲题,泛泛而谈,尤其是后期复习阶段,学生拥有一定的构造能力时,更不能单讲题7,老师应抓住此题,借题发挥,进行一题多变,将递推式变为变式1:an+1=3an+3n+1,变式2:an+1=2an+3n+1,让学生观察变式1,变式2与原题的不一样之处,结合学生已经会处理an+1=Aan+B(B为常数)型的题目了,引导学生如何转化不熟悉题目为熟悉题目?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将3n+1位置变成常数就可以了,如何变为常数呢?只需两边同除3n+1即可,后面就一切顺理成章了.借题发挥没有结束,继续抛出变式3:an+1=3an-4n+2,又将如何呢?似乎不能变成常数来处理了,老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原题an+1=Aan+B(B为常数)型,我们是如何找到一个新的等比數列的?本质是把常数B拆分了,使得左右两边刚好an+1+C=A(an+C),从而构成了新的等比数列.在此引导下,学生就会把握本质,将“-4n+2”进行拆分,找到an+1-2(n+1)=3(an-2n),从而构造出新等比数列.借题发挥结束了吗?没有!变式2、变式3是否也可以直接拆分3n+1呢?事实上变式3可以拆分为an+1-3·3n+1=2(an-3·3n),这样就直接找到等比数列an-3·3n,而不需要变为an+1=Aan+B(B为常数)型再去构造等比了.

3 多题一法,归纳讲评

在学生的错题中存在一些“形不同而质同”的好题,它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素养,但是光有好题不够,需要有一双发现它的眼睛,如果针对这些“形不同而质同”的题目,老师只是给一个正确解法,不去深究,那么题目依然是散的,学生听完后领悟不深刻,下次出错率依然会很高.

题8 已知tanα=-13,则sinα+2cosα5cosα-sinα=;2sinαcosα+cos2α=.

题9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4>0,a5<0,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则S5S4的a·(a+2b)取值范围是;

题10 平面向量a,b的夹角为60°,且a-b=1,则的最大值为;

评注 题8是在我们学习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后必能碰到的题型,称之为“齐化切”思想,利用sinαcosα=tanα,分子分母同除cosα后,问题中的正弦、余弦转化为正切、常数,从而求值.第二空由于不是分式,引导学生利用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将它转化为分式后就又可以齐化切了.学生初学时觉得很赞,方法很妙,名字“齐化切”也朗朗上口.题9初看一道数列题,抓住首项与公差,转化为不等式组a1+3d>0a1+4d<0a1>0,d<0,求5a1+10d4a1+6d的范围,然后学生的思路就终止了.题10是2020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统测的填空题16题,学生会把条件平方得到a2+b2-ab=1,也会把目标变为求a2+ab的最大值,但是怎么求,没想法了.为何题8学生耳熟能详,看到都会做,但是面对题9,题10,却没了方向?问题是不是出现在我们老师讲错题时仅仅做到“就题讲题”,而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呢?所以学生看到的都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如果我们老师平时讲评这些“形不同而质同”的错题时,能多多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就不难归纳出这里是多题一法,就会发现他们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处理二元问题,那么只需要同“齐化切”一样,化二元问题为一元问题即可.题9中只需要分子分母同除d,令a1d=t,则5a1+10d4a1+6d=5t+104t+6=54+52·14t+6,而条件变为-42+ab=a2+aba2+b2-ab=t2+tt2-t+1,其中t=ab,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变为一元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常说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教学,既然题8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那为何不引导学生去悟透呢?三角、数列、向量看似三个不一样的知识区块,虽形不同但质同,老师需要实施多题一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通性通法,通过有限道题的探究去领悟解决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真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互换,学生讲评

富兰克林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讓我参与,我才能学会.错题讲评的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中来是最有效的方式.故可以采用学生讲评和教师讲评结合的方式,与教师讲评相比,学生的思维相通,通过学生间的语言交流也许更能让那些不会的同学豁然开朗,学生讲评可以使学生在讲评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题 10 平面向量a,b的夹角为60°,且a-b=1,则a·(a+2b)的最大值为;

再看题10,笔者讲评时为了突出多题一法,所以是引导学生将二元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来处理的.讲评完后,立马有学生举手示意了,他们有不一样的想法.这时老师千万不要因为讲评整张卷子时间紧张,而错失一次让学生展示、成长的好机会,就该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学生1:我是建系做的.令a=(x,0),b=(y,3y),则由条件得到(x-y)2+3y2=1,再使用三角换元,令x-y=cosθ,3y=sinθ,则x=cosθ+sinθ3,y=sinθ3,代入则a·(a+2b)=x2+2xy=cos2θ+4sinθcosθ3+sin2θ=1+2sin2θ3,从而得解.

学生2:建系我也想到了,就是后面要三角换元我没有想到.

师:很好!学生1讲了我们处理向量问题的基本法(坐标法),又很好地帮助我们复习了三角换元,太值得了!

学生3:老师,我当时做的时候,看到问题是求最值,也想到用函数去处理了,但不是像你那样处理的.因为a2+b2-ab-1=0,用求根公式得到b=a±4-3a22,因为求a2+ab最大值,所以取b=a+4-3a22,这样目标函数中就只有a一元了,虽然后面解析式比较繁,但用导数,也把它求出来了.

学生4:利用求根公式用a表示b,我也想到了,但是后面看着函数关系式太烦,不知道怎么求最值就放弃了,当时忘记用导数了.

师:不错!虽然计算看起来繁琐,但是把握住了函数思想的本质,条件给了二元a,b的关系式,必能用其中一个表示另一个,从而实现二元变一元.同时也提醒了大家,求最值的法宝导数.

错题讲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讲评时,不能满足于一题一讲,也不应止步于形式上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而应该抓住机会,适时引导,还主体于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类比细究,拓展延伸,归纳感悟.教师不只要交给学生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探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思路,如此才能提升、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的讲评课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唐俊涛.解题细节促能力 课堂教学育素养[J].中学教研(数学),2018(11):8-11.

[2] 刘成龙,蒋红珠,叶薇.对一个二元最值问题的探究[J].中学教研(数学),2018(10):19-23.

[3] 武瑞雪.摭谈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四要”“四不要”[J].中学数学教学,2017(5):19-22.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
铸造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能力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函数定义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听”的实践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说解题后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