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特色及使用

2022-05-30 15:56李晴悦卢锦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學语文统编版语文素养

李晴悦 卢锦珍

内容摘要:助读系统是小学语文教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学生而言能够提供方法指引,于教师而言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编者意图。目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注重整体布局,助读元素丰富,编写特色凸显。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助读系统的使用中还普遍存在对助读系统价值认识不清,对助读系统各要素利用不均,对助读系统研究意识不强等问题。基于此,一线教师应提高对助读系统的价值认知,勤于钻研助读系统,正确把握助读系统的编排特点,构建生态语文课堂,助力语文教材革新。

关键词:统编版 小學语文 助读系统 语文素养

一般认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由知识与能力系统、语文选文系统组成、语文训练系统、语文助读系统组成。综合目前学界的观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定义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语文学习方法,帮助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的一系列文字、图表等辅助性材料。按照助读系统的反映内容以及所起的作用,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划分为四大类:提示类、注释类、知识补白类和图像类。

一.助读系统的功能

(一)对学生:提供方法指引,增强学习内驱力

对于学生而言,在助读系统的指引下,可以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提示类、注释类助读元素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以及语文知识之间的衔接,于疑难重点处加以注解,或提示语文学习技巧,使得学生避免走入不必要的语文学习误区。图像类助读元素鲜明生动,学生以图促思、以图促悟,无形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知识补白类元素从课文进行延伸,通过阅读链接和资料袋的形式给学生补充文学常识或经典学习篇目,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搭建起自己的“语文知识宝库”,沉淀为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借助一个个“支架”,在语文学习园地中不断学习攀升,进一步加强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二)对教师:把握编者意图,提高备课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对教材进行多维度解读的水平和把握编者意图的程度直接关系着教师能否高效率备课,高质量地进行语文教学。助读系统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学生课堂思考题,布置作业及学生评价等方面都具有提示作用。首先,教师通过深入解读每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就能较好地把握编者意图,确保制定出较合理的三维目标,从而整合单元内外,提升备课效率和教学效果。其次,教师通过分析贯穿于文本中的提示类、注释类助读元素,也能够进一步确定本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能力训练点,设计出合理的思考题。再者,知识补白类助读元素也可以成为设计课后拓展性作业的灵感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编写特色

(一)厚植生本观念,激趣导学功能突出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激趣导学的同时,注重梯度训练,以便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搭建“脚手架”。从助读系统的分布上来说,具体的助读元素随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变化,在不同年段也有细微的差异。如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法奇妙,故低年段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富有童趣的泡泡提示语和课文插图;随着年段的升高,泡泡提示语和课文插图的数量逐步递减,古诗文注释以及知识补白类助读元素有所增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从助读系统的表述方式上来说,教材中多处助读元素采用了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来进行表述,如泡泡语常常以“我”作为主语,采用“我发现……”“我能猜出……”等诸如此类的表述来进行书写提示或阅读提示。课文导读则常常使用第二人称,采用疑问句式,如:“你觉得……?”“你怎样理解……”等句式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对文本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无形中消除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点时的紧张和焦虑。

(二)强调阅读策略的习得,助力“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建构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着力构建“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助读系统也循此理念进行设计,强调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促进其阅读策略的习得。无论是单元导语提出的阅读目标,还是课文导读、旁批、泡泡提示语、注释等助读要素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点拨与提示,又或者是借助阅读链接、资料袋形式展现的补白类助读元素,目的都在于提供阅读方法指导,唤起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兴趣,实现真正的“悦读”。教师在讲授教读课文时,以文本为中心,借助助读系统“以点带面”,就可以很好地传授阅读策略和分析技巧;而在学生的自学自读课文中,助读系统便成了“穿针引线”的工具,学生能够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到的语文阅读技能技巧巧妙地迁移到略读课文中来。同时,在“1+X”的阅读理念的指引下,阅读链接、资料袋等补白类助读元素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的课外阅读篇目,学生在一次次阅读体验中不断积累、总结阅读技巧,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三)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语文素养指向明确

自三年级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都设置有以“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形式编写的单元导语,教师基于本单元导语,可以设计出更贴近学生水平的语文训练点,从而优化本单元的课时设计。课文导读通过补充背景知识,提示阅读策略,提出思考问题,为学生解读文章主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泡泡语、便笺提示语一类提示语,富有儿童情趣,在必要时刻提示阅读技巧和表达要领,学生通过回忆、对比、推理、品悟、表达,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能得到拓展,语言表达的空间就能得到进一步拓宽。此外,知识补白类助读元素和图像类助读元素,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美学符号,无不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旨趣,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四)助读元素内容丰富多样,全方位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助读元素内容丰富多样,除了体现在各助读要素呈现形式上,还表现在各助读要素的内容组成上。以知识补白类中的阅读链接的为例,其涉及到的文学体裁主要有记叙类文学体裁(含科普读物、散文)、寓言、剧本、诗歌等。到了高年级,阅读链接涉及到的文学体裁和艺术形式更为丰富。除了诗歌、散文、小说、诗词等文体以外,还别出新意地增加了歌曲这一艺术形式。一方面,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多样化的文学体裁或艺术形式的引进,能消除学生学习的倦怠感,优化学习体验;另一方面,歌曲这一艺术形式的引入,可以充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的阅读链接板块,呈现了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所作的《七子之歌》,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吟唱,既能消除学生的学习倦怠之意,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进一步唤醒学生的中国心、中国魂,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图像类助读元素与文本契合度高,注重中华文化的渗透

叶圣陶先生指出,“好的课本插图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1]图像与文本契合度高,注重中华文化的渗透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一大亮点。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代表,在古诗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晦涩难懂的古诗文在清新淡雅、意境丰富的水墨画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风韵,减轻了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排斥心理,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此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形式呈现的插图,也是统编版教材中图像类助读元素的一大特色。剪纸图轮廓和形狀坚实而清晰,纹样生动有趣,作为民间民俗活动的载体,传承着民俗文化,在一些表现民间风土人情的文章中显得尤为契合。如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步》中有猎人牵马和猎人劝说村民两幅红色的剪纸画,是文本中塑造的海力布英勇无畏、善良真诚的具象化,成为分析主人公形象的有力工具。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助读系统价值认识模糊,备课“性价比”偏低

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价值的认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质量。所谓对助读系统价值认识不清,即教师在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将助读系统真正纳入研究视野,如有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喜欢直奔主题,认为使用助读系统与否与上课质量并无直接关系;也有的教师意识到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一部分,但在认为这些助读元素对理解文本有帮助时才会强调使用。毋庸置疑,助读系统对于教学方向的把握、知识与能力目标、语文训练点的设置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助读系统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必定使备课效果大打折扣。

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缺乏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结构认识不清晰,加之小学语文教材一直是“文选型”教材,许多教师受“文本”课程观念影响至深,故在备课时,关注的重心更多是在教材的选文系统;二是教师备课时存在一定的惰性,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挖掘助读系统的价值。

(二)助读系统各要素利用不均,教学“催化剂”作用弱化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布局合理,分散于教材中各大版块的助读要素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所谓对助读系统各要素利用不均,即教师在备课或授课时,总是过于强调某一助读元素的使用,出现其余助读元素的价值被有意识淡化的现象。通常来说,教师对提示性助读元素、注释性助读元素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对于知识补白类助读元素和图像类元素,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2]然而,由于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的发展阶段,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总是不自觉地会被教材中的图像所吸引。因此,教师对助读系统各要素利用的失衡,就直接弱化了助读系统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助学”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一定的惰性,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助读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编写特色缺乏深入的研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助读元素使用的失衡。

(三)助读系统研究意识不强,教材革新“长征路”动力不足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具有问题意识的研究者。助读系统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次的教材革新都绕不开的重要话题。然而,在不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心中,仍没有把教材革新视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对助读系统的使用更多的是关注它于实际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站位上思考助读系统的改进对教材革新“长征路”的助推作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受单一计划体制下课程惯性思想的影响,不自觉地把专家当作“发号施令者”,自身只有“听”的份;二是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缺乏对助读系统的使用经验的总结。

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使用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教师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使用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助读系统的价值认知,减轻备课教学压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习惯在课文的讲解中花很多功夫,但对于单元导语、课下导语、阅读链接这类助读性元素通常是直接跳过,助读系统在语文学习中的功用全然被埋没了。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教师必须提高对助读系统的价值认知,提高备课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对教材的助读系统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解读挖掘助读元素的意蕴,探究促进学生自觉利用助读系统进行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总之,教师对助读系统的重视程度直接与备课的质量、后续教学过程的展开,及学生利用助读系统的自觉性和教材革新都直接相关。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助学系统“助教”“助学”的积极意义,明白助学系统的灵魂在于“助”,既不能置之不顾,也不能舍本逐末,才能提高备课的“性价比”,使得助读系统的价值最大化。

(二)正确把握助读系统的编排特点,构建生态语文课堂

教师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应从整体上把握助读系统的编排特点,树立整体意识,协调适时使用各助读要素,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才能将“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整体渗透,润物无声”中得以落实。[3]首先,在每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时,都应该树立“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观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所内蕴的语言训练点、情感体验点、方法渗透点和能力提高点。其次,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发挥旁批、注释、泡泡语等助读元素的激趣导学功能,有时可以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者,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文插图,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后,教材中的知识补白性元素丰富多样,教师应将此类元素作为学生文本解读的延伸点、情感的触发点和课外阅读的启发点,适时地加以点拨,将学生的视角引向古今中外,引向生活。总之,教师只有牢牢把握助读系统的编排特点并加以科学设计,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立体化、生活化、情境化的语文学习天地。

(三)善于研究助读系统,助力语文教材革新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严格遵照新课程理念,注重整体布局,助读元素丰富,这些都是本次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而这既得益于专家学者对助读系统的研究探讨,也离不开一线教师日复一日的探索、实践、反思和总结。教师唯有摆正自身定位,将自己视为推进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教材的革新进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富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助读系统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建设性意见,助力语文教材革新。如:可适当增加课文中有关写作背景或历史典故的提示类助读元素,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篇幅有三页之长,但是页下注仅对选文出处做了说明,而没有相关的旁批或插图,学生全然只能凭想象来分析人物性格,难以被蔺相如的机智冷静、不畏强暴的风范所感染,如能增加提示类助读元素会更好。

总之,助读系统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教师教学设计的“先行组织者”,能够有效地激活师生头脑中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起到助学,助教的作用。教师必须将助读系统视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牢牢把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色并加以灵活利用。唯有这样,教师才能提高备课的“性价比”,才能营造一个充满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的诗意课堂,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材革新之路助燃发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重视书籍的绘图工作[J].课程.教材.教法,1991(03):42.

[2]张思思.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使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3]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举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J].小学语文教师,2019(Z1):23-32.

本文为2021年广西研究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共同体视角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Y2021167)”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小學语文统编版语文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幽默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