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2022-05-30 10:48吕健张清云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新时代传统文化

吕健 张清云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凝结着中国人民共同的民族情感和理想追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治理中,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当代中国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重重阻力和种种矛盾,应对人民民主、政治安全、吏治改革、生态治理等方面的重大挑战,需要厚植中华文化根基,从长盛不衰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国家治理;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30;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1-0025-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1]在五千多年的岁月长河中,朝代不断更替,时代不断发展,但我国国家治理的文化基因从未中断、缺失,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新时代,党和国家肩负弄潮百年大变局与领航中华民族复兴路的艰巨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总结我国历史上盛衰兴亡、治乱交替的历史规律,借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治国理政思想和经验,方可谱写良政善治、政通人和的壮美诗篇,描绘河清海晏、四海承平的美好画卷,书写“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一、从“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中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丰厚滋养

在古代,处理好君与民、政与民的关系,方可实现天下大治,创造辉煌盛世,反之,国家必然走向灭亡。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从历史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以人为本,注重“养民”“育民”,并最终达到“治民”的民本思想体系,贯穿于古代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被当作稳定社会和治理国家的圭臬。作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中国共产党人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一理念,并结合时代与国情进行理论创新。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的民本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立场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立场。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的力量无穷大,影响民族安危,关乎国家存亡,决定政权兴衰。历史上,秦朝统治者施行暴政引起底层人民的反抗,二世而亡,“失道者寡助”的教训是惨痛的;唐太宗李世民薄赋尚俭,选贤举能,得到百姓拥护,从而开创了长达一百三十年的黄金时代,充分证实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3]这一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的发展思想,这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和根本立场。在治国理政中,必须牢记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重视和肯定人民在社会生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主体地位,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富民是治国安邦的前提。孟子主张“制民之产”,荀子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命题,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往往采取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劝民农桑、调节贫富、社会救助等一系列惠民裕民的政策和措施以巩固统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梦想,并在艰难险阻中不断为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而努力奋斗。新时代,中国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一是必须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的时代跨越;二是必须扩大就业,完善工资增长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矫正分配不公现象,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福利机制,推动“劳有所得”由“有保障”到“节节高”,走向更高层次;三是必须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管,实现从“看得起病”到“保住健康”、从“病有所医”到“健康中国”的目标。

(三)恪守人民评判标准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周公旦以此阐述民众监督思想,并告诫要听取民意、顺从民心。孟子以“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来答复齐宣王是否出兵燕国的问题,他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做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前提,充分表明黎民百姓是否满意、是否认可才是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认为当官者是人民的仆役,是要为人民办事的,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政府的一切活动,哪些真正代表了人民利益,哪些是讲空话、讲大话,人民衡量和评价得最清楚、最客观,他们心中的秤最精准。努力做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合格“答卷人”,党员干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为时代“答卷”认真“备考”、用功“复习”,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需求,实现人民生活幸福安宁。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監督和审查,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保持清正廉洁。

二、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并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

国家治理,重在选人用人。能否恰到好处地选人用人不仅关系到官场风气,还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国家的治乱兴衰。只有选用、提拔正直的贤能之士,才能使得民众信服,实现政通人和。“为政之要,莫先乎得人”的重贤思想在古代国家政治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援引司马光经典名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5]17,并提出“德才兼备,方堪重任”[5]17。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要坚持这个标准,把政治上站得稳、作风上过得去、才能上靠得住的好干部选出来,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方面,良好的品德是人才必备的品质。历朝历代大多将道德放在官吏考核的首位,如秦汉推行“光禄四行”道德考核,唐代实行“四善”道德考核,康熙将“清、慎、勤”作为清朝官德的评价标准,对于今天选人用人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另一方面,过硬的才能与良好的品德是相辅相成的。既要注重培养通才,培养选拔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人才,又要在党员干部选、管、用的各方面注重打造专才,提升其专业技能,提高其专业素质,培养其专业精神,选用迎难而上、大胆创新、敢打敢拼的优秀人才,在实践中锻造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好干部。

(二)树立科学正确的用人导向

人才选拔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如何更好地任用人才,使其发光发热是中国自古以来治国用人的关键。一是用人如器,扬长避短。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所强调的,在今天同样适用。各种各样的器具各有所长、各尽其用,人才也是一样道理。对于人才,要精准地辨别和甄选,根据人才的特点用人之长,避其所短,也不能对其“短”责备求全。二是要尊重和信任人才,给予人才发展机会。给予人才足够的信任、包容与空间,增强其干事创业的信心,促使人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施展方方面面的才能,擘画出人才强国的崭新蓝图。三是必须从基层“练兵场”做起,促进人才成长。只有了解基层形势和人民疾苦,才能更好地做出决策、处理事务;反之,则是纸上谈兵,误国误民。要把年轻人才放在基层一线中摸爬滚打,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更加有效地释放其活力。

(三)打造崇廉尚清的党风政风

儒家推崇为民请命的“清官”,体现了在政治实践中儒家的用人智慧。宋朝的“包青天”与明朝的“海青天”,被看作清正廉洁的化身,以宏伟刚健的人格力量感染当世、激励后世。新时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与监督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国家治理应发挥德治的基础性作用,要对为官者进行廉政教化,提升其廉洁从政的觉悟和能力,塑造信念坚定、两袖清风、为民请命的好干部。另一方面,单单依靠道德自觉不足以打造吏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还需强化监督力度,提升治理效能。新时代,要加强民众与舆论的监督,以制度规范约束为官者的从政行为;要加大反腐败、反特权的力度,敢于亮剑、敢下猛药,涵养清正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道德风尚持续向好。

三、构筑德法共治、良性互动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格局

国家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选择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治理方式至关重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从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西汉的“礼法并重”,到唐朝将儒家的“礼”与国家的“律”相融合提出的“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等,多采取德与法相结合的形式治理国家。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推动“儒法并用”方式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构筑德法共治、良性互动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格局。

(一)坚持赏善罚恶的法治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法治”思想颇有见解,提出很多深刻论述。荀子认为法治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管仲认为法律是治国的标尺、社会的客观行为准则,也是衡量功过是非的行为标准。在当代,“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国家治理各领域各环节都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推进。走好国家治理的法治道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立法。国不可一日无法,从皋陶造律算起,我国有五千多年未曾中断的立法史。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首先要从国情实际出发,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二是严格执法。严明法令关键在于秉持公心、切忌私心作祟,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坚决杜绝特权现象,维护法治的公平正义。三是合理运用网络舆论,加强对执法司法的监督和敦促。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媒体畅所欲言,快速传播信息,网络舆论运用得当有利于推动执法司法更加公开、公正、规范、高效,对于国家治理以及法治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挥以德化人的德治作用

在中国古代,德由善教逐渐趋向于善治,形成了特有的道德政治文化。如孔子的“为政以德”道出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郑玄以“德谓善教”宣扬德教的重要性,“恤民为德”“爱民无私曰德”则将德化与爱民联系在一起。新时代,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够的,道德教化可以引导人们树立起规矩意识、法律意识,从内心预防犯罪,有效推进国家治理。发挥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深化传统道德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丰富其时代内涵,助力道德建设。二是在全社会加强道德教化,引导全社会提升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传统的道德说教、单向灌输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创新传输载体和形式,以话剧、书法、摄影、情景式故事等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优秀品德和先进事迹,激励广大群众向上向好、向善向美,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要在躬身实践中践行道德,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道德并不是抽象的、单纯的理论,而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贯穿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坚持德法互補的治国方略

孔子认为,以礼为规范的政治便是德政。尽管古人对德与刑、礼与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都主张礼法并用、德法合治。法治和德治运用得当的时期,大多能出现较好的治理和发展局面。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分析我国法治建设的利弊得失,深刻把握治国理政的规律,成功开辟了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的新道路。新征程上要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威信并行,德法相济,协同推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打造“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家园

谋求可持续发展,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担当。从全球来看,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物质财富,但对大自然的过度改造与索取导致了生态失调、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全球性生态灾难。作为后发型发展中国家,过去一段时间内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战略导致了环境与生态问题,生态治理迫在眉睫。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天人,合内外”的朴素自然观道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体现了敬畏生命和仁爱思想,“取用有节”的生态发展观开始重视和积极解决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的矛盾,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挖掘其深意,为我国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在古代生态思想中,有着对人类社会人文与自然发展的深层次关怀,既强调保障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又强调人类应该适度利用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资源,使物尽其用。与此同时,又倡导人类需要克己节用,避免因自然资源匮乏而将人类社会置于寡贫的生活状态,推崇简朴而非盲目奢求的生活,鼓励人类重视自我道德素养的修炼等内在精神而非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近几十年来,“全球困境”和现代危机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人类开始有了生态自觉,开始反思人在自然界的活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要重建生态伦理,应从人要做自然的主人转变到人要做自然的朋友,建立包括人、社会与自然在内的大生态圈,并努力实现大生态圈的良性循环。

(二)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儒家不仅把自己的大爱推己及人,也推己及天,由之而爱大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在今天仍然适用。在新时代生态治理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华民族自然观中,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并遵循共同的法则,因而能够构成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强调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性。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借鉴取之有度的理念,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们逐渐认识到,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身后祸患的发展方式是行不通的。要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起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三是贯彻建章立制的方法论,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继续强化生态治理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固基强本、提质增效。

(三)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这一思想观念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将会走向生态共同体的必然性。生态危机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责任,不能凭借一人之力、一国之力力挽狂澜,生态环境治理需要人类认识到构建与保护生态共同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系统规划,统筹治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治理并非仅仅孤立地关注生物或环境问题本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必须尊重内在规律,统筹兼顾,系统安排。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环境保护目标。经济水平遥遥领先的发达国家应积极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生态保护责任,发展中国家应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三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人类已处于同一个生态命运共同体中,各国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一个生态与人和谐共生的世界。

五、擘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宏伟蓝图

《礼记》中对“大同理想”详尽、完整的描述被人们反复吟诵,勾勒出一幅政治昌明、道德高尚、人心和谐、社会稳定的理想画卷,这是对于未来的人人平等、充满仁爱、诚信和谐、没有战争的社会状态的美好憧憬与构想。从孔孟的周游列国、遍干诸侯,到屈原的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到汉末党锢之士的慷慨赴难、死而后已,再到戊戌变法六君子的从容赴死,尽管由于历史局限,中国传统士人不免存在一些狭隘的观念,但这种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与抱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而斗争。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礼记》感叹“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到康有为描绘“极乐世界”,再到孙中山提出以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天下为公”,都是中华儿女对“大同社会”的理想憧憬。可以说,对“大同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中国人从未改变的文化基因,成为激励中国人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的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6]。中国梦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求理想社会的合理内核,又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科学路径和不竭动力,从而使“大同理想”不再遥不可及。儒家“大同理想”为新时代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寻找重要的思想启迪。一是实现中国梦,要倡导“天下为公”意识,打牢道德基础。党要寻求全国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为公不为私的社会理念,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实现中国梦,要主张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共同治理自己的国家,也要保证人们平等地享有“机会”。三是实现中国梦,要倡导讲信修睦,打造良好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要讲究诚信,才能实现人际和谐、国际和睦、世界大同。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下为公、民胞物与、修齐治平、天下和合等智慧卓识,是中国古代先賢对人类未来向何处去作出的最优解。为攻克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又顺应历史趋势,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是学习中国古代“和”文化中“协和万邦”的治理智慧。这是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中对外交往的重要理念,维持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新时代,要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7]297,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二是传承“天下为公,万国咸宁”的公平观。天下一体,各国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和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别国的利益和发展。国际交往中,我们应积极寻求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积极践行公平正义、互惠互利的理念,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和平中谋求发展,化天下为一家。三是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的义利观。在利与义的关系上,儒、墨等学派无一不主张“先义后利”“义利并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着眼于整个世界的共同利益,在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平等对待其他国家,互相信任,并肩前行;在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平衡普惠、共同发展,为当今全球治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

(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等方面和中国古人向往的“大同思想”一脉相承、同频共振,集中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在过去,“大同理想”基本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给予文人墨客无限遐想,为贫苦劳动者带来一丝慰藉,却是无法成为现实的空想。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改造世界”,勾勒出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并为其实现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可行途径,突破了“大同理想”的历史局限性,实现了理想崇高性与现实操作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J].中国领导科学,2015(1):4-5.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5]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新时代传统文化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