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会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探究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数学课程的逻辑性与知识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发展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发展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問题
(一)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差
我国教育的大环境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教师和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根据课本,对学生进行“死板”的知识传授,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的过程和意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下意识地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以至于缺乏自己的思考,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突发奇想也会下意识地否认自己的思考而坚信教师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将会被磨灭,自主创新能力差。
(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占据主体地位,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却往往被忽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设计的教案与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过于“死板”,与学生的互动过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思考,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为低下。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更偏向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较弱,且自控力差,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具体内容,创设真实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与探究,全身心投入学习。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笔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形象或小动物来开展情境教学。笔者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兔妈妈让小兔子出去买5根胡萝卜,后来家里来了客人,食物有些不够,兔妈妈又让小兔子去买3根胡萝卜,那么请问:小兔子一共买了几根胡萝卜呢?”笔者巧妙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锻炼其思维能力。另外,笔者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展示,鲜艳的色彩、有趣的情境、悦耳动听的声音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以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
课堂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切入点,是串联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有效的问题,将学生的探究与学习引向知识深处,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时,在进入教学环节前,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了解圆锥的形状吗?看到圆锥能想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课本内容的学习,进而在听课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学习完课程内容后,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回顾,并进行扩展学习,让学生在课后主动思考分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将教材知识与生活相融合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学生的数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数学教材。因此,有效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元素,是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最直接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研读数学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环节,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爱好相结合,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四)注重课外拓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供巨大的帮助。除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外,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外拓展,设计开放性的课后练习题,给学生提供锻炼创新性思维的机会。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开放题供他们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难度适中的拓展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并进行分组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得出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校园,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界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五)加强生活实践
生活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摆放物品、画图、剪纸、折纸等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各个感官的协调统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两个魔方,并将两个魔方拼成一个长方体,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接触、用脑思考,观察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的观察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空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三、结语
国家和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数学课堂中的要素进行整合,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4):92-96.
[2]张少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1):96-97.
[3]苏秋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6(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