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锦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需要以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执行特定任务和运用学科内容的背景与依托”。选择题具有覆盖知识面广、评价客观等优点,成为政治试卷中稳定的题型。情境、问题、选项是选择题的三要素,笔者在本文试从如何审清选择题三要素的角度谈谈政治选择题的有效突破。
一、审问题
选择题也是有问题的,这个设问是连接情境和选项的纽带,它可以是一个直接的提问,也可以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
如何审问题?要找出关键词。首先,要明确考查学科模块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如果是生活与哲学,还要弄清是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原理角度还是从方法论角度(哲学道理既包括哲学原理也包括方法论)。其次,要分清问题的方向。选择题的考查重点并不在于覆盖的知识范围是否全面,而在于考查学生应对新情境运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基于“理解”的不同认知水平,选择题设问有不同的表达,如“解释”所用的表达关键词为“材料体现了”“对材料(图表)理解正确的是”“由此可见”“以上数据显示”“此举表明……”“举例”所用的关键词为“下列观点属于某哲学派别的有(示例)”“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示例)”……“分类”所用的关键词为“材料体现了(概念、原理)”“这属于(概念、原理)”……“總结”所用的关键词为“给下列材料拟定一个标题”……“推断”所用的关键词为“由此可以推断出”“上述举措旨在”“此举有利于”……“比较”所用的关键词为“下列选项与漫画(古诗)蕴含哲理相近的是”“不同哲学派别(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说明”所用的关键词为“这得益于”“这是因为”“其根据是”……通过对选择题问题的追问式理解,我们要明白选择题的立意指向。
二、审情境
情境材料可以是文字、图、表、符号等,含有考生应答需要的相关信息。根据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人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语言、判断等,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美术等。展示图文并茂的情境材料能够给予不同学生发挥各自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卷面活泼灵动。
如何审情境?情境材料是文字时,审情境时要从主体出发,划出主谓宾,看主体行为有哪些,明确题目主旨意思。情境选材一般很少采用与教材语言相同的材料,大多采用教材外的信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并按照个体、企业、市场、地区、政府(党)、国际等六个维度筛选时政素材,当然还有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名人语录,甚至将歌词曲谱入题的。
三、审选项
备选答案中一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或最好的,其余的备选答案又称为干扰项或迷惑项。
如何审选项?要求逐字逐句去读,并且和课本基本观点和概念链接。选择题选项和情境材料构成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是情境的结构化与选项的结构化,表现在选择题选项上要关注融入式选项和传导式选项。所谓融入式选项,即选项里融入了情境材料的叙述语境,比如选项:人工智能决策的复杂性源自于人脑组织的严密性。选项不再是纯课本观点,而是融入了情境材料,解题时需要还原它的理论逻辑,即理论来源于实践,本选项是错误的。传导式选择题一般依托相应的情境材料,设置具有引起与被引起关系或具有程序性的选项,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一般侧重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的考查。该题型有两种情况,一是材料式传导,即材料具有一定的程序性或者引起与被引起关系,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排列,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二是选项式传导,即选项各要素之间具有引起与被引起关系,或者具有特定的程序性,要求调取材料信息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判断。解题时可采用“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缩小范围),比较复杂的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然后首尾相连看“逻辑”,如果任何两个相邻的经济现象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那么逻辑推理就是错误的。
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政治选择题有效突破,须认真分析情境、问题、选项三要素,切实实现由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