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 余慕颖
金秋十月,石榴开口笑,柿子掛枝头,河南省商城县余集镇文冲村瓜果飘香,别有一番风味。傍晚,秋风徐徐,丹桂醉人,村民们在三棵枫杨树下的亭子里拉家常。八角亭背靠居民生活区,正对广阔的田园,在亭子里吹着晚风,闻稻花飘香,赏田园风光,十分惬意。
文冲村位于商城县余集镇南4公里处,形成于清朝雍正初年,建设于道光年间。据传,明末清初时,村内田地大部分归“闻”姓人家所有,又在南边,故名“南闻家冲”,后演变为文冲,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文冲村重塑村庄古朴风貌,干净整洁程度明显提升,焕发出勃勃生机,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同时,一系列村规民约的制定,让村民之间、邻里之间也回归了熟络。
四顾山下人有情
为了整治村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文冲村绘墙体彩画,亮创建目标,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每一处风景能育人。村头绘画墙上的千里远山村居图恰好传达了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图中的远山正是文冲村的“四顾山”。四顾山坐南向北,像一把椅子,浑圆庞大,植被茂密,看上去厚重朴拙,稳健踏实。椅背东西的两座小山,如人的两只臂膀,比肩等高,向内弯环,无一块裸石。一年四季,绿茵如缎,圆润有情,把整个村庄抱入怀中。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林畴丰美,犹如世外桃源。
为了提高村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文冲村广泛收集村民意见与建议,让群众全程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同时,根据村庄实际,进行建筑粉刷出新、院墙样式改造、特色宣传栏及墙绘打造、绿化景观提升等,让美丽乡村不仅美在颜值,更美在老百姓的心里。
游子归乡助人居
八十高龄的胡奶奶住在一座独具特色、古香古色的宅子里。房子外观老旧、陈设简陋。文冲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村民积极响应,特别是胡奶奶的孙子小李专程从外地赶来,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了半个多月将墙体修复粉刷5遍。墙上两个大大的“福”字,也是小李亲手所绘,寓意老人家福寿安康,全家福星高照。从“脏乱差”到“高颜值”,村民居所的美丽嬗变折射的是余集镇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辉煌业绩。
胡奶奶家旁边的一幅墙体彩画也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加上形象的配图“搬”上墙面,仔细看来,图中所绘的画面与胡奶奶的家如出一辙。文冲村通过绘制这面墙壁,一方面给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村民的精神土壤,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诗中所描述的“意恐迟迟归”的画面,向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传递牵挂之情。
余集镇的变化是显著的,家乡热切期盼鸿雁思归,凤凰还巢,回归故里,创业致富,既能实现游子事业的又一次腾飞,又能反哺故里,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古树枫杨诉往事
走进文冲村,绿意扑面而来,新修的池塘旁,一棵铁干虬枝、状若盘龙的枫杨树亭亭如盖,树冠开阔,树姿优美,枝叶茂密,绿荫覆地,洒下大片浓荫。
“树大成荫鸟来宿,虚怀若谷人来聚。”正在为古树浇水的文冲村党支部书记李光成说,文冲村的这棵百年枫杨古树,不仅体态美观,而且很有彩头,又被称为“元宝树”,树龄百余年,打自己记事起就和小伙伴在树旁玩耍。
在出行基本靠走的年代,村庄古树成为判断回家距离的最佳参照物。那时没有大号广告牌,用古树来做标记再便利不过。虽然古树静默,但却在一年年冬去春来中见证着这个村庄、这个小镇的变化。这棵饱经风雨沧桑、见证岁月变迁的枫杨树,就是文冲人永远的乡村记忆和地标,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是游子们心中最缠绵的一曲《游子吟》。
对这棵枫杨古树的保护也是余集镇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集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将自然景观纳入整治范围,对辖区内古树、古井、古建筑等加大保护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而美丽乡村建设让文冲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没有大拆大建的情况下,通过改水改厕、垃圾分类、拆除违建、清理河道、美化环境等一系列专项整治,一个“出门是公园,下地是田园”的新农村呼之欲出,实现了从“沉寂村庄”到“秀美村庄”的嬗变。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余集镇广泛动员,积极部署,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完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在为归乡游子提供更加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在乡村振兴浪潮中,余集镇保护并依托良好的生态山水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坚守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与风韵。”余集镇党委书记杨聪玺说,“我们一直强调生态、看重特色,比秀气、聚文气,努力打造‘一户一处景、一组一幅画、一村一天地、一镇一风光的乡村形象。”
夜幕降临,豫南小汉口商业街灯火璀璨,龙门河旁人影攒动。一河碧水倒映出的,不仅是现代乡村发展的新面貌,更是小康生活的富足与快乐。
[责任编辑: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