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

2022-05-30 10:48陈锋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后稷三苏汝州

陈锋

乡村,就是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与城市相对。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隶属于县或区。细究起来,乡,是颇有些历史的了。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汉制,一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当然“文”很多时候还指“字”,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就是一部字典。一言以蔽之,文化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不过,说起这个“文”字来,真还挺有意思。“文”本身就是指在胸前刻的花纹,我国上古人有这样的习惯。《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就是说,越人把头发剪断,在身上刻花纹。从“花纹”又引申为“文字”,如甲骨文就近于花纹之形。由“文字”引申为“文章”,如李贄《焚书·童心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这里的“文”即指“文章”。连“文”这么高大上的字,都来自乡村生活,可见文化与乡村的渊源之深。

人类的深根确实在乡村。人,也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众所周知,人作为自然之子、万物的灵长,本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就说郑州吧,据阎铁成先生所说,郑州地区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与地球地壳形成同步、已有46亿年历史的一片土地,有着地质学上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世同堂”的壮美景观。织机洞遗址保存着10万年前先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遗存,赵庄遗址有着距今5万—3万年前原始人类迈向现代人类关键时期先民们进行祈祷的遗存。考古发现,郑州地区有着中国最早跃出海平面的陆地、现代人最早生活的营地、最早的村落、最早的城池、最早的王都。从中也不难发现,人类由巢居、穴居到建草棚子、雕梁画栋,最后才建城市的高楼大厦。从有巢氏“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巢居避兽、葛天氏“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许由挂瓢等记载,都或明或暗昭示着古乡村文化根的信息。根就在这儿了,文化还能跑哪里?

记得小时候,村人们趁着农闲有空,会到苏阁老坟去瞧瞧。我跟着小伙伴也跑过一趟。只觉得在一个小院和几间房里转了转,里面有神像什么的,我伸头朝里望了望,有人烧香,有人祷告。我们对此不感兴趣,溜达一圈儿就回来了。长大了读过书才知道,那是“三苏坟”,位于与汝州相邻的郏县。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为什么汝州的老百姓会对“三苏坟”有感情?原来苏轼和苏辙兄弟都曾在汝州任过职,为百姓办过好事。苏轼在经过“乌台诗案”的打击被贬黄洲后,感觉前途渺茫,甚至产生了“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绝望与悲观。后来,宋神宗因为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臣反对,把他调到汝州担任了团练副使,《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写的便是这个时期历经坎坷之后“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坦然。而苏辙呢,据《苏辙年谱》及《汝州谢上表》可知,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辙曾奉旨赴任汝州。在修补杨亿“思贤亭”时,他叹惋杨亿作为宋真宗时期的名士,“独步咸平、大中祥符间,事业比于唐燕、许无愧”,而杨亿的“思贤亭”却残破不堪。面对现实苏辙发出了“凡假外物以为荣观,盖不足恃,而公之清风雅量,固自不随世磨灭耶”的感叹。当在绍圣元年汝州春夏之际大旱严重影响谷物生长之时,苏辙便在“致雨亭”仿照前贤求雨之故事开展祈雨活动。在宋刻大字本《汝州谢雨文》末的跋语部分有“未夕雨大至,麦禾皆遂……”苏辙祈雨后大雨如约而至,今天看来,确属巧合。但从中不难看出苏辙心系民生的品德。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的,百姓自会记住他。尽管后来的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件事,甚至也不一定分得清“三苏”的具体所指,却口口相传忘不了“三苏”的恩德。像“三苏坟”这样早已习以为常的乡村文化不知凡几。比如淮阳“泥泥狗”关联着伏羲、女娲,百姓常常求子拜福的汝州“娘娘庙”供奉的是女娲,朱仙镇木版年画同朱亥、岳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此类,可见乡村并不缺少文化,乡村的许多看似简单的言行习俗,其实背后大有文化,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而吃饭的粮来自哪里?乡村啊。也就是说,实仓廪靠乡村。《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五谷杂粮无疑是乡村的产物。《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后稷作为尧舜时的农官,周人视他为始种麦稷的人。后世人们也尊他为五谷之神、农耕始祖。《史记》说,汤把大禹、皋陶、后稷并称为“三公”,评价他们“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尚书》把后稷、伯夷、大禹三人并称为“三后”,说“三后成功,惟殷于民”。从商代开始,人们就祭祀后稷,把他视为农神。《山海经·海内经》中写道:“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这里可以看出后稷对农业繁荣发展的贡献。而古人历来都异常重视粮食的耕种。《礼记·月令第六》写道:“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这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王者对农官开春农事的制度安排,细致周到。并且还对各种灾害的防范高度重视:“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孰,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诗经》中的《小雅·大田》《周颂·良耜》等,都与农事有关。比如《诗经·豳风·七月》,逐月叙述了农人一年的劳动与生活。从年初的修理家具、下田耕种开始,一直写到年终的祭祀宴饮。《诗经·小雅·甫田》《诗经·周颂·载芟》等诗,讲到了田地的广阔、庄稼的茂盛、粮食的丰收、农夫的劳动,叙述从耕耘到收获的过程,并且有给地里农忙的人送饭吃的情节,可以看出农人在农忙时的紧张与辛苦。没有乡村里农人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哪来的“盘中餐”!发源于农耕文化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更是文化起源于乡村的明证。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在俄乌冲突正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中国人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要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中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可小康社会的理想却是在新时代实现的,那“滴灌式”精准扶贫方略,那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旷世伟业,显示了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磅礴伟力,更铸就了新时代的丰碑。而随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直干云霄的进军号的吹响,那些大型联合收割机收麦子、收稻子、收棉花、收玉米、收芝麻,数字化养猪、养牛、养鸡,无人机喷洒农药,各种仪器设施自动测土性、墒情而施肥浇水的智慧农业奇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更加威武雄壮的活报剧的大幕已徐徐拉开,中华民族创造的史无前例的乡村振兴文化,必将再次惊艳世界!

[责任编辑:朱松琳]

猜你喜欢
后稷三苏汝州
关于“三苏”家风家训的几点探究
“三苏”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天问》与周之始祖试探
“三苏”基因根植工商 传统文化润泽校园——四川工商学院打造“五位一体”“三苏”特色校园文化
汝州老城区O-13-03地块详细规划对景观设计的控制与引导分析
汝州:五年历程谱华章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后稷的传说
后稷教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