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不知何时,“打卡”变了味,只是为了向外界证明“我做了”,而不是“我行动,我享受”。
体验前情
现如今,“打卡”似乎成了一种时尚:逛个景点要打卡,证明我“到此一游”;喝杯咖啡要打卡,证明我足够小资;健身也要打卡,证明我持之以恒……简直是做什么都要吆喝一声,不向旁人证明一下,做这件事似乎就没了意义。
在成人打卡成风的大环境下,小朋友也走上了打卡之路:读一首唐诗要打卡,学几个英文单词要打卡,跑步跳绳也要打卡……
我想,打卡的初衷应该是为了互相监督、鼓励、带动,促进好习惯的养成。如今却变了味。有些人为了打卡而打卡,打完卡就敷衍了事。这时,过分依赖打卡对养成好习惯是没有益处的,尤其对孩子而言。
其实,孩子做很多事本身是有好奇心、探索欲和内驱力的,但大人一旦要求孩子打卡,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就慢慢转移成打卡之后引起旁人关注的渴望以及与他人竞争的好胜心,掩盖了享受这件事的乐趣。如果打卡成了向外界证明“我做了”,而不是“我行动,我享受”,就太可惜了。
于是,我和家人商量,从今天起,我们一家四口开始尝试不打卡的生活。
今天是8月的第一天,又逢周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一家四口开始体验“不打卡也能养成好习惯”,先从晚上的锻炼身体做起。
晚上8点,照例来到小区花园。为了不打卡,我们连手机都没带,到了地点就立刻投入运动。以前打八段锦,我习惯打开手机视频跟练,今天不看视频,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也能连贯自如地打一遍。
大宝练胯下运球也很投入,一个动作反复练不知疲倦,看得出他非常享受其中。丈夫带小宝踢足球,比谁进的球多,小宝自己数着比分“一比二”“三比六”,完全沉浸在竞技运动的快乐之中,满头大汗,酣畅淋漓。
世界如此宁静,我们专注于自己的运动,不需要外界的认可与掌声。
半小时过去,我出了一身透汗,身心舒适,两个孩子也意犹未尽地说:“妈妈,今天玩得真痛快!”想想以前,还没锻炼我就先迫不及待地打起卡来,不仅在自己的八段锦“锦友圈”打卡,还得帮两个孩子打卡,似乎想要告诉所有人:我们今天没偷懒,天气这么炎热依然堅持着。对了,还得拍张照片上传,有图有真相嘛……这么一折腾,10分钟过去了,如果再和群友聊几句,半小时转眼就没了,后面的锻炼只能草草收尾。而两个孩子为了看群里小朋友的反馈,也是练一会儿就跑过来瞅一眼手机,锻炼效果大打折扣。老公感慨道:“以前打卡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和精力啊,现在安安静静地健身,不必总想着向别人证明什么,多好!”
体验“不打卡”好几天了,前三天蛮好的,每个人沉浸在运动的快乐中。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不打卡,别人却不买账。
小宝说,同学悠悠来问,怎么好几天不见他在足球群里打卡,是不是没坚持踢球啊?大宝也说,篮球球友们都来问他,是不是半途而废啦?连我的“锦友圈”也不乏好事者,纷纷来问我是不是天气太热不能坚持锻炼?
看来,人们确实是过于依赖和关注打卡了,我们这个不打卡体验还真是有必要呢。
我和孩子们说,别人来询问,是关心我们,咱坦诚相告就行,告诉他们一直在坚持锻炼,只是没时间天天打卡而已。小宝不高兴了,说悠悠不相信啊,还要他发踢球的照片;大宝对我这个解释也不满意,说球友们都笑他被高温吓跑了,要求发图证明。
今天下楼时两个孩子都想让我们带手机下去,恢复打卡,我没同意。丈夫及时说了一句《论语》里很经典的话:“人不知而不愠。”小宝听不懂,大宝听懂了。
今晚,兄弟俩似乎怀着心事,玩球不太投入。
体验“不打卡”一周了,小有成效,但还会出现反复。
今晚下楼锻炼时,两个孩子提出让我们带手机,我问原因,他们说虽然不打卡,但拍照总可以吧。我心里清楚,孩子们习惯打卡了,很想拍照“秀”一下。
到了楼下,我们开始运动,我把手机交给丈夫,他心领神会地收进了裤兜。
小宝今天的状态特别好,和爸爸踢足球时赢了好几个球,得意得不行。突然,他想起了什么,让爸爸给他拍照,说是要向悠悠证明一下自己有多厉害。
丈夫和小宝说:“我们锻炼身体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你看苏炳添,天天高强度训练,他需要告诉别人吗?”小宝听后点点头,可大宝不干了,嘟着嘴说:“苏炳添都那么强了,当然不需要证明。可我们是凡人啊,需要证明!”
这时候,隔壁楼的大爷出来练太极拳了,我们每天锻炼都能看到他,坚持得特别好。
我和老人打招呼,顺便问他:“老人家,您坚持得这么好,请问您打卡吗?”老大爷笑了:“什么是打卡啊?”大宝小宝争先恐后地和老爷爷解释什么是打卡。
老大爷听完,慢悠悠地说:“孩子们啊,我在这儿练拳30年了,以前不知道什么是打卡,现在知道了我也不会打。我练拳是为了健康和愉快,凑打卡的热闹干吗啊?”
老人的话把大宝说服了,他挠挠头,对弟弟说:“就你还打卡,幼稚!”说完,兄弟俩继续运动,不再提打卡。我得意地笑了。
今晚,我练完八段锦,他们父子三人仍没有要回家的意思。今天是周末,不如就这样痛痛快快玩一晚吧。
我跑过去拿起篮球,和大宝比赛投篮,每人投10个,看谁命中率高。大宝遥遥领先,我明显感觉到他最近在投篮方面进步很大。
丈夫依旧和小宝踢足球,小宝每进一次球就大声欢呼,还要求爸爸把他举起来做“向观众致敬”的样子。最后,小宝赢了爸爸,要求爸爸把他抱起来转5圈,欢乐的笑声被夜风吹得很远。
我们一家人越来越喜欢一起运动、相互陪伴的氛围,早已把打卡的事忘得远远的。享受运动、享受当下,这感觉真好!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21天的持续训练。今天正好是我们不打卡的第21天。
晚上锻炼完,我激动地召开家庭会议,让大家说一说这段时间的感受。大宝说:“一开始不习惯,很想打卡,不发照片手就痒痒,总想秀一秀。后来习惯了,也觉得打卡幼稚了。”
小宝说:“老爷爷说了,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的,我也要向老爷爷那样,坚持锻炼,但不凑热闹!”我们都被这话逗乐了。
我说:“以前我心浮气躁,八段锦练得不咋地,打卡倒是很积极。这些日子不打卡,静下心来感受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吐纳,发现‘一旦不打卡,世界真美妙!”
丈夫夸我们每个人都说得有道理。他做总结发言:体验不打卡只是一个开端,以后我们在其他领域也都要慢慢普及不打卡。不为打卡而做事,靠热情和毅力养成好习惯。从“他律”转向“自律”,从“证明”转向“享受”,这才是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