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红淑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福建福州 350004
糖尿病患者慢性泌尿系统并发症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至少有25%~8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临床以排尿无力、尿频、排尿不顺畅等表现为主,严重则会引起尿潴留症状[1-2]。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多次发生尿潴留症状,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尿路感染、肾盂积水等症状,严重则会进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尿路感染等,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3-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与神经受损存在联系,尽管可采取营养神经药物进行干预,但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排尿训练、理疗等护理方法的效果较为理想,但还是无法与临床需求相符合。有研究学者指出,穴位艾灸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方面有明显的优势[5]。基于此,该文对该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别采取膀胱功能训练、穴位艾灸等措施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在接受治疗的98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诊断的相关标准相符合;糖尿病史较为明确;临床存在尿失禁、小便淋漓不尽、排尿时间延长、尿急、排尿不畅、尿无力等症状;通过耻骨触诊可发现包块充盈或饱满,通过叩诊可发现以浊音呈现;B超检查可发现膀胱残余尿量超过150 mL。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者;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哺乳期、妊娠期者。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内容完全知晓,患者已签署知情书。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35~65岁,平均(50.23±4.23)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36~67岁,平均(51.58±4.4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开展体质量控制、抗血小板治疗、脂代谢紊乱纠正、高血糖控制等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加强膀胱功能训练进行干预,主要措施体现如下[6-7]:①指导患者在臀部肌肉、腹部肌肉、下肢肌肉不收缩的情况下,自主开展盆底肌肉收缩训练,5~10 s/次,10~20次/组,3组/d。②护士需要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要求患者训练期间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肌肉,维持时间在5~10 s,在呼气时处于放松的状态。③指导患者处于桥式运动下开展肛门收缩的动作,护士可采取引导式的语言让患者维持肛门收缩运动大概5~10 s。④指导患者坐在椅子上,从后往前缓慢地将尿道周围、阴道周围、肛门周围的盆底肌作收缩上提处理,以对肛门排气进行阻止,从1数到10后缓慢放松。⑤指导患者在马桶上坐着,分开两腿后缓慢排尿,在中途期间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肉进行收缩,中断尿流,采取反复止尿、排尿的方式多次锻炼盆底肌。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艾灸干预,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体位,在艾灸盒内放置点燃的艾灸条,在中极、关元穴位放置艾灸盒,每个穴位要进行15 min的艾灸,患者皮肤发生潮红、出现温热舒适的感觉为最佳,艾灸治疗时,1次/d,连续开展7 d的干预。
①膀胱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干预后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日单次最大尿量、日平均单次尿量及日平均排尿次数等指标。
②尿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干预后的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残余尿量等指标。
根据《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的相关标准完成效果判定[8-9]。显效:干预后,主症积分降低>70%,通过B超进行检查可发现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50%,或者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干预后,主症积分降低幅度在30%~70%,通过B超进行检查可发现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幅度在30%~50%,或者临床症状全部改善;无效:干预后,主症积分降低<30%,通过B超进行检查可发现膀胱残余尿量减少<30%,或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严重的往加重方向发展。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入院当天,对照组、观察组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日单次最大尿量、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日单次最大尿量、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等膀胱功能指标与入院当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膀胱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膀胱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膀胱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组别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次)入院当天 干预后日单次最大尿量(mL)入院当天 干预后日平均单次尿量(mL)入院当天 干预后9.35±1.25 9.38±1.08 1.525 0.622 4.55±3.32 2.02±1.21 5.354 0.018 118.32±10.25 118.42±10.18 1.025 0.545 285.32±13.32 329.25±15.32 5.111 0.012 57.25±10.22 58.32±10.25 1.875 0.545 187.32±13.28 259.32±15.32 5.021 0.031日平均排尿次数(次)入院当天 干预后18.15±3.02 18.55±3.08 1.953 0.254 14.32±2.92 9.23±1.02 6.232 0.014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当天的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残余尿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残余尿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和入院当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尿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比(±s)
组别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最大尿流速率(mL/s)入院当天 干预后最大膀胱测压容积(mL)入院当天 干预后6.32±1.25 6.32±1.22 1.251 0.251 11.25±3.25 16.32±3.88 5.112 0.023 179.25±20.25 179.88±20.12 1.021 0.524 238.32±26.32 285.32±29.38 4.985 0.033残余尿量(mL)入院当天 干预后130.25±18.32 131.25±18.11 1.123 0.558 93.32±10.12 70.23±8.32 6.312 0.011
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因素,目前没有清晰的发病机制[10]。大部分研究学者指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由于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异常、缺乏神经营养因子、血管损伤、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等共同作用下导致,而氧化应激是引起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危险因素[8]。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以体质量控制、抗血小板治疗、脂代谢紊乱纠正、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治疗原则为主。中医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可纳入“消渴病”范围,主要是指人体通过三焦、膀胱的气化功能达到正常排尿的效果,肾阳作为三焦、膀胱气化的原动力,消渴日久后损害肾气是造成该疾病的危险因素[11-12]。艾灸主要是采取点燃艾柱或者艾条后,确保艾热对体表穴位产生刺激,对经气活动产生激发之后,促使人体紊乱的生化功能、生理功能得以调整,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通过艾条在中极穴、关元穴等位置作用,经过经络腧穴将艾火的药力及纯阳热力传导后,获得化气行水、直补元阳的效果[13]。两个穴位配合进行艾灸能够促使局部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对微循环起到促进作用,促使周边神经的供氧、供血得到明显改善,对神经营养因子能有效的调节,促使神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反应得以改善,促使临床症状得以减轻[14]。穴位艾灸和膀胱功能训练联合能够发挥康复训练对于机体的有益作用,还可采取穴位刺激机体,在此情况下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全面发挥整体叠加治疗的作用,能够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日单次最大尿量、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等膀胱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残余尿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艾灸进行干预,能够促使患者膀胱排尿功能得以改善,对反射性排尿时间建立能起到缩短的作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采取穴位艾灸进行干预在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改善膀胱功能、改善尿流动力学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