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敬,蔡莹翔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 511400
在临床上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有效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为治疗原则,否则伴随病情的进展会严重损伤器官功能,导致并发症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会明显损伤肾脏功能,进展到终末期,会造成肾衰竭,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该病的特点为发展进程慢,因此,尽早实施诊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避免疾病进展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肾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价值较高。伴随近些年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可尽早诊断糖尿病肾病,以便尽早干预。该研究为进一步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实施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年龄40~78岁,平均(56.15±5.60)岁;男55例,女45例;病程0.5~10年,平均(5.40±3.45)年。并选择同期在该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00名,纳入对照组,年龄41~79岁,平均(57.06±5.45)岁;男56名,女44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针对该次研究目的,两组研究对象均了解和知情,愿意配合;④患者沟通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②尿检(生理性)结果异常者;③感染性疾病者;④恶性肿瘤者;⑤继发性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肾病等)者;⑥精神疾病者或沟通能力异常者;⑦糖尿病其他并发症者;⑧心功能不全者。
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诊断,参数设置:探头频率2~5 MHz,告知患者空腹状态下实施检查,检查体位为侧卧位或仰卧位,长轴切面对肾脏实施观察,了解肾内结构、形态,测定肾脏宽径、厚径、长径。清晰显示动脉彩色血流信号,指导患者屏住呼吸,检测肾叶间动脉(IRA)、肾窦部段动脉(SRA)、肾门处主肾动脉参数(MRA);并对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对血流阻力指数(RI)进行计算。并利用诊断仪检测椎动脉、内外动脉、颈部总动脉内径值和颈动脉内膜中层,设置探头频率6~9 MHz,患者取仰卧位体位,头部向检查侧偏,将枕头垫在颈后,检查椎动脉、颈内外动脉、颈部总动脉;并对斑块形成情况进行观察。
①肾脏动脉血流参数,IRA、SRA、MRA的EDV、PSV、RI。②肾脏形态分析:厚度、宽度、长度。③颈动脉结构分析,颈部总动脉内径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④出斑率分析,以斑块回声为依据,斑包括4种,即软斑(等回声、低回声)、硬斑(后侧回声变弱、内部回声明显)、混合斑(边缘低回声、较宽基底)、扁平斑(低回声均匀、不光滑内膜、管壁增厚)。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IRA、SRA、MRA肾脏动脉的血流参数(RI、EDV、P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肾脏动脉血流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肾脏动脉血流参数比较(±s)
组别研究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IRA RI EDV(cm/s) PSV(cm/s)SRA RI EDV(cm/s) PSV(cm/s)0.79±0.05 0.63±0.04 24.988<0.001 7.01±2.10 10.26±2.50 9.954<0.001 29.01±5.14 37.05±4.45 11.826<0.001 0.70±0.04 0.59±0.02 24.597<0.001 14.01±3.58 18.25±3.55 8.410<0.001 39.05±9.20 48.48±8.15 7.672<0.001 MRA RI EDV(cm/s) PSV(cm/s)0.76±0.06 0.62±0.05 17.925<0.001 16.01±2.85 21.06±3.90 10.455<0.001 48.01±10.95 60.15±8.40 8.797<0.001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肾脏厚度较厚,肾脏宽度较宽,肾脏长度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脏形态比较[(±s),mm]
表2 两组肾脏形态比较[(±s),mm]
组别 厚度 宽度 长度研究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48.55±3.65 43.50±2.81 10.963<0.001 52.68±3.20 46.50±3.35 13.340<0.001 103.15±6.15 95.41±4.28 10.330<0.001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颈部总动脉内径值明显较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结构比较[(±s),mm]
表3 两组颈动脉结构比较[(±s),mm]
组别颈部总动脉内径值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研究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6.95±0.35 6.25±0.18 17.786<0.001 0.68±0.14 0.52±0.07 10.222<0.001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出斑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出斑率比较[n(%)]
糖尿病肾病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率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糖尿病肾病发展慢,必须尽早诊断,否则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导致患者死亡。糖尿病肾病呈现代谢紊乱、复杂的情况,因此要尽早诊疗,避免进展至后期增加治疗难度。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很多因素发挥作用,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酗酒史、吸烟史、血糖控制不佳、胰高血糖素异常分泌、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等[2]。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要对糖尿病肾病做好预防,将其诊疗工作做好,以便对疾病更好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发生颈部血管病变进而造成颈动脉结构发生异常,而此方面异常会使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3]。肾脏动脉血流正常特征为血流高阻力上升、低阻力连续前向,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呈现异常情况,一旦患者血糖水平过高,会加重肾损伤,导致肾小球和毛细血管网阻塞,毛细管网基底膜持续增厚,进而诱发血流动力学改变[4]。在临床上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肾病实施诊断,可对血流信号稀疏和减少情况进行显示,相关因素主要为血流灌注低、血流阻塞强、毛细管窄、基底膜(肾小球血管)厚等[5]。另外利用超声对肾脏形态实施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本身肾脏形态会增大,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形态增大更为明显[6]。肾脏体积增大在早期具有可逆性,因此,尽早实施诊疗可对患者肾损伤实施逆转[7]。该次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RI明显较高,EDV、PSV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肾脏厚度较厚,肾脏宽度较宽,肾脏长度较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颈部总动脉内径值明显较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较高(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出斑率明显较高(P<0.05)。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有效鉴别健康者和糖尿病肾病者,可通过肾脏动脉血流参数、肾脏形态、颈部结构和出率方面,尽早诊断出糖尿病肾病[8]。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为利用超声技术可清晰显示患者肾血流,直接反映病变状态,以便判断病情[9]。利用频谱可对肾脏血流状态反映,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相关性较好,肾功能衰竭呈现较低的肾小球滤过率[10]。超声对肾内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检测,可了解动脉阻力情况,可动态监测患者肾损害情况[11]。而血流状态可对肾组织病变和肾功能状态直接反映[12]。另外,通过颈动脉情况检测也可进一步明确糖尿病肾病进展情况[13]。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具有多种先进超声技术,主要包括组织多普勒显像、彩色血流成像(功率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医生利用超声技术可得到不同周期内肾脏器官组织回声切面图像(血流分布)、血流状态、血流速度变化等信息,进而可对病变程度、病变性质和肾病变情况快速判断,以便尽早诊断出糖尿病肾病,对治疗方案科学制订,促进治疗有效性提升[14-15]。孙石芬[16]研究中选择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34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结果中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厚度为(55.50±5.92)mm、宽度为(63.32±6.05)mm、长度为(108.55±8.06)mm,健康者肾脏厚度为(42.90±4.85)mm、宽度为(53.19±6.85)mm、长度为(96.30±5.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形态变化明显;另外研究中显示,糖尿病肾病和健康者阻力指数分别为(0.89±0.05)、(0.6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与该次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流动力学、肾脏形态、颈动脉结构方面均呈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