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仁云
(皖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模糊语言存在于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界,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交际手段,备受学者的关注。由于受到社会地位、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女性在话语交际时会仔细琢磨和刻意修饰自己的语言,力求自己谈吐含蓄得体、文雅礼貌,以避免尴尬、缓和矛盾、维护自尊等。依据关联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小说《傲慢与偏见》[1]的典型人物对话,分析模糊限制语在女性语言中的具体功能。
模糊语言理论是由扎德提出的,在语言学界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思是“把事物弄得模糊的词语”。[2]1972年,扎德首先提出“模糊限制性”(linguistic hedges),指出它的功能是限制模糊词的模糊程度。1973年,拉可夫首次在论文《模糊限制语: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中使用模糊限制语(hedges)这个术语。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界开始探索模糊限制语的功能。1985年,何自然在《外语界》上发表文章《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按照语用功能将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3]
表1 模糊限制语分类及列举
续表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包括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程度变动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原来的话语意义做一定程度的修正,把接近正确但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确的话语表达得更为得体,尽量符合实际情况,如quite(十分)、kind of(有点儿)、a little bit(一点儿)、almost(几乎)、really(真正地)、in a sense(从某种意义上说)、strictly speaking(严格意义上说)等;范围变动语对说话人的话语范围加以限定,让听话人在一定范围内去理解原话语的含义,使话语留有余地,从而使得交际完成,如about(大约)、or so(上下)、roughly(大体上)、approximately(大约)等。[3]
(1)Peter:How do you like that novel?
Mike:I sort of like it.
例(1)中Mike的回答里使用了程度变动语“sort of”(有点儿),弱化了原话语的肯定语气,使言语表达更加客观、真实。
(2)The old man is about seventy years old.
例(2)中说话人不想把话说得过于刻板,或者无法给出准确的年龄数字,于是就使用了范围变动语“about”(大约)来修饰“seventy years old”,让听话人在一定范围内去理解说话人的话语:那位老人大约70岁。
(3)A:How about the passengers?
B:All the passengers were more or less wounded in the accident.
例(3)中说话人B使用了程度变动语“more or less”(或多或少)表示自己对事故中乘客的受伤情况不确定,较为客观地传达有关事故的信息,也避免了因为消息不准确而带来的麻烦。
(4)A:During the Olympics,the temperature outside the tennis courts in Tokyo was approximately 40 degrees Celsius.
B:I felt sorry for the tennis players.
例(4)中说话人A对“奥运会期间东京网球场的室外温度”不确定,使用范围变动语“approximately”(大约)对话语范围加以限定,估计出大约有40℃,以免和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差距,使得话语表达更为合理。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当说话者不能肯定话语的真实性时,使用直接缓和语可以使口气由肯定趋于缓和,或者表示说话者的个人主观猜测,如I think(我认为)、I guess(我猜想)、as far as I’m concerned(据我所知)、hard to say(很难说)等;间接缓和语是引用别人的话语间接地表示说话者对事物的观点或态度,从而减少矛盾,避免冲突,顺利交际,如“It is said that”(据说)、“as is well known”(众所周知)、“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s”(根据某人的估计)等。[3]
(5)I suppose they can probably finish the task before May 10.
(6)What the plumber said is not true,I think.
例(5)、例(6)中,说话者不能肯定话语的真实性,使用直接缓和语“I suppose”(我想)、“I think”(我认为)等表示说话者不能肯定话语的真实性,直接缓和语的运用表示说话人主观猜测或怀疑,缓和话语的肯定语气,避免产生冲突。
(7)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doctor will come back next week.
例(7)中说话人不能肯定医生回来的具体时间,用了间接缓和语“It is estimated that”(据说)来表达医生可能会在下周回来,给话语留下余地。
(8)According to people’s estimates,more than 10 passengers died in the car accident.
例(8)中说话人对车祸事故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尤其是伤亡人员数字不能确定,使用间接缓和语“According to people’s estimates”(据人们估计)来传递消息:10几个人在车祸中丧生。这样避免消息的误传,也能减轻因说话不准确时承担的责任。
说话人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不同的限制语,有时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会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类别的限制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体现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它们的类型。[3]
关联理论是由语言学家斯波伯和威尔逊在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关系准则上发展起来的。[4]关联理论主要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是指人类的认知倾向于获得最大程度的关联性,以此获取最大认知效应;交际原则建立在认知原则的基础之上,交际本身都应设想为其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最佳关联不仅考虑到听者的利益,也考虑到说话者的利益,即听话人凭借认知语境中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对原有的假设进行增加、加强或者否定,从而找到说话人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暗含的意思,最终达到一定的“语境效果”,使得双方交际成功。[5]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体现与关联程度密切相关,从表面上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话语交际的信息量,导致听话人付出的努力增大,关联性降低,但事实上,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不但不会降低话语的关联性,反而会增强话语的关联性[6],说话者在言语交际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听话者利用说话者的信息,结合具体语境,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达到双方的交际目的。
由于受到社会地位、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的交际手段和话语特点等展现出特殊的风格。[7]言语交际中,女性更偏向于使用模糊限制语,大量事实证明这种技巧能为交际带来积极的语用影响,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依托,选取典型人物对话,分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主要表现为协调人际关系功能、维护面子和自尊功能以及展示自我修养功能等,模糊限制语的巧妙运用帮助女性实现她们真正的交际目的。
女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女性通常会格外小心自己的语言行为。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能够帮助女性避免说话直截了当,减少误解和尴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
面对异性追求者的表白时,女性内心活动是比较丰富的,在考虑是否接受异性追求时,大多数女性会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不同的谈话策略。例如,在小说里,柯斯林向伊丽莎白求婚,伊丽莎白使用了模糊限制语“perfectly”(完全地)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的谢绝完全是严肃的,你不能使我幸福,而且我也绝对不能使你幸福。听话人柯斯林刚开始以为伊丽莎白拒绝他是因为女性的矜持,后来他根据伊丽莎白的话语信息并结合具体语境获得了最佳语境效果:伊丽莎白拒绝了他的求婚。此时的他觉得比较狼狈,但又不得不装出一副绅士模样,继续两人之间的谈话。由于两人的婚姻观不同,伊丽莎白不得不向柯斯林表明自己的态度,她在话语中使用了模糊限制语“perfectly”(完全地),委婉地拒绝了柯斯林的表白,这样避免了双方的冲突,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说中伊丽莎白与好朋友卢卡斯小姐的对话中,说话者卢卡斯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完全是个机遇问题。说话人卢卡斯使用了模糊限制语“entirely”(完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话人伊丽莎白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测找出最佳关联:卢卡斯对婚姻的要求无需感情,生活安定便可。听话人伊丽莎白并没有正面回答卢卡斯,而是来了一句了看似不关联的表达“you make me laugh”(你让我发笑),间接地表明了自己不同意她的看法。[8]随后善解人意的伊丽莎白又在她的回答中运用了模糊限制语“You know”(你知道),再次表明自己的婚姻观不同于卢卡斯,这样的婚姻乏味而且不会幸福。伊丽莎白运用这种说话技巧缓和了两者对话时的紧张气氛,让好朋友卢卡斯不会因为自己的看法不同而尴尬,更不会因此影响两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布朗和列文森认为“面子”是人们努力为自己赢得的在公众心目中的“个人形象”。[9]维护面子就是希望能够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认可,维持交际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使交际在和平的氛围下进行。[10]在话语交际中,女性很想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她们又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甚至遭到别人嘲讽讥笑,久而久之,女性慢慢地在人际交往中摸索出一些言语技巧,比如运用模糊限制语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不足,从而维护面子和自尊。
小说中的宾格雷小姐很久之前就十分仰慕达西,恰好遇到达西在给乔治亚娜写信,宾格雷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和达西交谈。首先,她说自己很想念乔治亚娜,让达西代她向乔治亚娜问好,接着她又想和达西谈论钢笔的事情。然而,受话者宾格雷根据说话者达西的话语信息进行推理获得语境效果:达西并不想和她交谈。宾格雷立即使用模糊限制语“I am afraid”(我恐怕)来岔开话题,让话题转化不会显得唐突,避免了尴尬,同时也没有让对方感到十分不满。宾格雷巧妙地运用了模糊限制语,既掩饰了内心的自信心不足,同时也维护了她的面子和自尊,希望达西不会讨厌她。[11]
小说中纳日菲尔德庄园的那次舞会上,达西主动邀请伊丽莎白去跳舞,但跳舞时他却一言不发,保持沉默,这让伊丽莎白难以忍受他的“傲慢”,于是伊丽莎白对达西说道:跳舞时你总要说点儿什么吧。说话人伊丽莎白的话语明示是想让达西张口说话,她使用程度变动语“kind of”(有点儿)来修饰“房间的大小”“跳舞的夫妇人数”等枯燥无聊的话题,降低了话题真实性,其实并不是真的要谈论这些话题。听话人达西根据说话人伊丽莎白的话语信息与语境的关联性来理解:她要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好了,于是便开口说话。然而,当达西开口说话时,伊丽莎白考虑到自己作为一位中产阶级的年轻女子,在这种场合下的言行举止显得有些不妥,因此她连用了“perhaps”(也许)、“may”(可能)、“a little”(一点)等模糊限制语来间接、委婉地表达心中的不悦。伊丽莎白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够让自己的话语留有余地,保护了她作为一位中产阶级年轻女子的面子,避免了舞会上彼此间的尴尬。
小说中伊丽莎白与好朋友夏洛蒂小姐谈及有关姐姐简和宾利的感情问题时,说话人夏洛蒂小姐使用了一连串的模糊限制语“perhaps”(也许)、“may”(可能)、“almost”(几乎),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女人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遮遮掩掩,无所作为,不让他知道她的心思,那她就会失去获得他欢心的机会。听话人伊丽莎白根据具体语境得出最佳关联:说话人夏洛蒂对简的行为是反对的。夏洛蒂恰当地使用了模糊限制语,缓和了直接反对的说话语气,在听话人伊丽莎白面前维护了简的面子,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建议:简今后看到机会就去逗引宾利,直到把他抓住。
注重礼貌是话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对言语交际中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遵守“礼貌原则”。在社会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女性应该具备温柔、体贴、善良、高雅、礼貌等美好的品质。因此,在和别人交往中,女性会更加谨言慎行,恰当的语言技巧便能够体现女性的高雅气质和良好修养,从这方面来看,模糊限制语的运用是女性用来展现自我和维护他人的有效交际方法。[12]
小说第四章中的那次舞会后,俩姐妹简和伊丽莎白待在一起聊天,姐姐简在妹妹伊丽莎白面前夸赞宾利长得帅气且有绅士风度。听话人伊丽莎白结合语境,从发话人简的话语信息中获得最佳关联:姐姐简爱慕宾利先生。听话人伊丽莎白在回应说话人简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巧妙地使用“always”(总是)、“more”(更加)、“about”(大约)、“certainly”(确切地)等模糊限制语,让姐妹俩的谈话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这种交际策略一方面间接地表明了伊丽莎白对姐姐简和宾利交往的态度,避免了两人谈话时的尴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伊丽莎白展示自己礼貌、文雅、得体的自我修养。在这次谈话中,伊丽莎白为了支持姐姐简,使用了女性常用的礼貌技巧,满足了当时的交际需求,使得谈话顺利进行。[13]
许多研究表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进行对话时,通常女性使用的礼貌用语比男性多,例如小说中的班尼特夫妇、达西和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和吉英等,从他们之间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女性遵循礼貌原则,树立良好形象,积极维护听话者的面子,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气质和修养。[14]这也是这部小说重要的语言特色之一,即作者奥斯汀利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
在凯瑟琳夫人拜访之后的那次谈话中,伊丽莎白没有直接反驳达西在精神痛苦的情形下写出的那封信,而是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感受,顾及对方的颜面,因为伊丽莎白很清楚自己的拒绝已经给达西带来了很大伤害。而达西忍住巨大痛苦写出此信,目的是解释两人之间的误会。等到真相大白之后,伊丽莎白深感自责。说话人伊丽莎白的话语信息是向听话人达西解释自己对他的误解,她使用模糊限制语“if strictly”(严格地)、“I hope”(我希望)、“certainly”(确定地)、“entirely”(完全地)等来表达自己对达西的歉意和内疚,这种言语技巧展示了她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听话人达西结合说话人伊丽莎白的话语进行推理并从中获得最佳关联:伊丽莎白逐渐地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后来两人相遇时,达西表现得彬彬有礼,伊丽莎白也逐渐消除了对他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全部转化为对他的真诚和爱意,两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看,交际原则建立于认知原则的基础之上,涉及的是最佳关联,这一程度的关联不仅考虑到听话者的利益,也考虑到说话者的利益。在交际过程中,对模糊限制语的理解要求受话人根据发话人的话语信息寻求最佳关联去判断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认识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起到的重要语用功能。从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可以看出,人际交往中女性更善于运用模糊限制语来展现她们特有的话语特点和语言魅力,使说话更委婉、含蓄,避免问题绝对化,缓和矛盾,维护尊严,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能够较好地帮助女性顺利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