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芸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班级管理是教师整顿这种团体的教育手段,有效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1]。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提升的动机和愿望,班主任要帮助学生积极地应对各种事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投资、开发和管理,对班主任拓宽管理视野、提升班级管理效能、提高学生个体的竞争优势、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等都有积极作用[2]。
心理资本指那些能影响个体生产效率的心理特征,即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可测量、可开发且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绩效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具有以下四个维度,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对目标契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从而取得成功。
2006年,Luthans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资本微干预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心理资本的四个基本维度出发,主张通过树立希望、培养乐观、提升自信和增强韧性的方式来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提高个体工作绩效。
心理资本的干预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有效实施需要微观上被试者的主动配合以及宏观上组织的政策保证。也就是说,心理资本干预,是在心理资本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属于一种核心性的心理要素,同时能够对个体产生积极性的引导。
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校风校纪、学生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各个班级的运行状态,班级管理是学校和系部教育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表现。我校将班级管理内容分解细化,主要从卫生、常规管理、班主任工作三方面来量化,结果显示,有的班级量化考核分数一直名列前茅,表现为“班风正、学风浓”;而有的班级量化考核分数却比较低,表现为“班风差、学风低”。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笔者认为应加强心理资本干预,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1)加强班主任心理资本管理。对班主任而言,在面对社会期望、学校管理、职称晋升等诸多冲突下,他们对教育的希望、在教学中产生的自我效能感、看待问题的乐观心态、遭遇教育挫折后快速复原的能力,随着时间流逝和压力增长,会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心理资本较高的班主任,内心非常热爱班主任工作,愿意为班级管理付出努力,愿意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相关专业素养。
(2)改善学生心理资本状态。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竞争愈加激烈,招生对象大多是经历升学挫折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自卑;调皮、厌学、基础差,使很多学生被歧视、被责骂,导致他们行为习惯不良;另外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失衡,存在“六多”:农村学生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多,父母离异的多,父母无固定职业的多,父母不良习惯多、家庭困难的多,这些使得很多学生性格孤僻、怪异,难以教育管理。这些学生,需要感受更多的温暖,重塑他们的自信,体验更多的成功。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我校建筑工程系的中职一、二年级14个班(共449人)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在线进行《中职生心理资本问卷调查》的填写。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49份,收回问卷449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为100%。
经过对449份有效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后,其结果显示:
(1)情绪方面:能经常保持心情愉快,无明显焦虑和不安全感,对未来有信心的占61%;焦虑感较强,无安全感,对未来没有信心的占9%;30%的同学处于中间状态。
(2)人际关系:喜欢主动与人交往,有倾诉对象和知心朋友,独立性较强,能较快适应新环境的同学占42%;被动或偶有主动与人交往,有倾诉对象和知心朋友,能适应新环境的同学占38%;有15%的同学被动与人交往,有不固定的倾诉对象,独立性较差,适应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较慢;有5%的同学基本不与人交往,无倾诉对象和朋友,依赖性较强,对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担心、恐惧。
(3)学习意志力:61%的同学学习有目的性,但缺乏计划性;11%的同学缺乏计划性,比较盲目;28%的同学处于中间状态。
在进行《中职生心理资本问卷调查》后,利用我校网络学习平台,以四周时间为限,每周通过心理资本量表测量,调查各班级的心理资本量的大小,与各班的系部班级量化考核成绩对照。
参照考核成绩,对优秀班级班主任进行访谈,收集整理中职优秀班集体学生、班级心理资本特征和班级环境,并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知识、经验、能力、方法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学生、班级差异,编写班级建设目标,开发和选择心理资本干预方案。
“中职三年制建筑专业学生心理资本干预训练”方案分别从五个主题“团队组建、提升自信、培养乐观、树立希望、增强韧性”对学生进行心理资本干预[3],见表1。
表1 中职三年制建筑专业学生心理资本干预训练方案
根据设计好的中职优秀班集体建设方案以及心理资本干预方案,我们对建筑工程系的14个班进行干预,干预三个月和干预半年后,我们分别以四周时间为限,每星期通过心理资本量表调查各班级的心理资本量的大小、各班的系部班级量化考核成绩。最后我们将干预前、干预后的中职班级学生的心理资本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干预之后班级的量化管理总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其中常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存在显著差异,卫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后进班级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班级量化管理总成绩、卫生、常规管理、班主任工作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心理资本干预对建设中职优秀班集体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2 中职班级量化管理成绩干预前后差异
表3 后进班级量化管理成绩干预前后对比
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维度进行干预,开发信心:通过体验成功、社会劝说、积极反馈、生理和心理唤醒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以帮助他们收获自信。而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努力营造教育氛围,赋予班级文化一定的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
成功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班主任应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提供足够的机会,多方面、多层次发掘学生特长。在各种场合、运用不同的形式来教育学生先学会关心自己,进而关心他人,关心班级、系部、学校,最终能够关心社会。通过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从心理资本的乐观维度进行干预,开发乐观:通过宽恕过去、欣赏现在、把握未来时机、树立积极期望等方式来提升其乐观水平。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繁杂而艰巨。用制度管理人,职责明确,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也给学生多一些预警意识,多一点自我管理。通过简化目标完成过程,降低难度,可以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习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4]。
班级干部由学生自己选举,班级公约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奖惩办法。班级组织责任到人,班级QQ群由班干部担任管理员,实行个人目标责任制。
从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进行干预,开发希望:通过目标设置、分步实现、主动参与、显示信任、应变计划、心理预演、重新设置目标。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目标与路径设计,指导学生克服执行计划过程中的各种障碍等方式来提高其希望水平。
班级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产生美好而愉悦的心理体验,成为完整的人。班级开展幸福教育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每周末组织学生去市图书馆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学习新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在与人的交流中,学会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向他人学习。回到学校,开设主题班会,帮助学生确立对自己的期望和对班级的期望,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目标,明确个人的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资本的韧性维度进行干预,开发韧性:通过回避危害策略、改变影响过程策略等对学生学习生活过程进行干预,通过增加其成功资源,避免失败风险等方式来增强其韧性。
学生都很重视老师的评价和对自己学习生活表现的肯定,班主任增强自己的评价技巧,发展多样化的评价模式,能够增添学生对中职的学习、生活的希望。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看到希望,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传统的评“三好”完全是依据成绩说话,这无形中打消了很多学生表现的积极性,所以要倡导“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多角度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早地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尽快地学会与他人相处。
总之,把心理资本干预引入中职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改变思维模式,从心理资本四个维度,关注学生的优势和班级的生长点;重视正向思维而不是负向关注;加强对学生的未来导向而不是探查过去;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而非命令强制。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基础上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