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后服务课程改革探索

2022-05-26 08:07姜曰美孔令环
现代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艺体五育双减

■ 姜曰美 孔令环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五育融合”的理念为当下的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基于此,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从“全人发展”的思想出发,基于学校11年教学改革探索,探寻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路径,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双减”政策对学校高质量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在课后服务课程构建与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

促进学生成长是学校课后服务的内部价值,是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制衡校外培训无序发展,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等外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受“应试”导向影响,部分课后服务课程仍以作业辅导为主导,兴趣类、素养提升类的课后服务内容较为缺乏。尤其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参与校外学科类辅导的人数明显减少,校内课后服务人数增多,原有的课程内容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作业管理缺乏统筹性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1]。在课后服务实施中,我们却发现教师的作业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一是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部分老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不准,片面认为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工具、服务于单一的智育需要,没有从素养提升、学生差异的角度科学设计,机械、重复、无效练习的作业依然存在。很多教师缺乏对学情的分析,布置作业比较随意,没有体现对不同学生群体、学生不同能力类型和不同思维水平的关注。另外,各学科教师缺乏学科间的协调整合,作业布置“各自为政”,容易造成作业量大,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是作业辅导缺乏针对性。课后服务课程实施中因师资有限,人员安排不合理,出现课后服务教师与学生不匹配,教师面对非本班学生,不了解学情,无法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做好培优辅差,增加对学困生关心和指导,以及作业“一对一”面批,使得课程实施“简单化”,辅导针对性与有效性不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课后服务课程功能是借课后服务之名,变相延长上课时间,集体讲解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课程实施缺乏差异性

前期课后服务课程存在“活动化”倾向,没有充分考虑年段差异,对低、中、高年级实行“一刀切”。在走班、合并等社团式的课后服务课程中,几乎每个教室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但是,课程实施没有按照差异化发展原则进行多元分层,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年龄段的智能特点和特长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进度安排。这使得课后服务课程花样繁多,但容易流于表面、浮于形式,目标比较分散、主体不够专业、时间不能持续等问题,在同一教室中兼顾低、中、高年段全部学生的结果便是学生在入门级别徘徊,“只有热闹,没有门道”。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努力探索富有实效的课后服务课程。我们首先确立了课后服务课程的宗旨:通过课堂转型、精准作业、精准辅导,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努力实现“零作业”回家;通过有效多元课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素养。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立足“五育融合”、基于因材施教的“2+X”课后服务课程实施思路。

二、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后服务课程的概念内涵与结构体系

(一) “五育融合”的理论含义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2]《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3]相比“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强调的是“五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五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在鼓励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完整的人”的培育。[4]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无论是‘五育并举’,还是‘五育融合’,都不限于一个概念,也不止于一种观念或一套政策,它还意味着一个套系和机制,更代表了一个时代。”[5]新时代的教育引领我们要秉持“全人发展”理念,用关联式、融通式、渗透式思维来观照育人实践,使“五育”之间既各司其职,又互相渗透,共进共生,形成教育的合力,真正实现“1+1>2”的“融合”效应,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这是我们对“五育融合”的理解。

(二)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后服务课程的概念内涵

课后服务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拓展、校本课程的延伸、学生第二课堂的主阵地,具备了“五育融合”的土壤。学校课后服务的内涵,已不是简单低效的托管看护,而是立足学生个性化、综合化、立体化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之举。

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后服务课程,是以“全人发展”“五育融合”理念统领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为学生构建起“两段式”“两模式”的课程实施系统,建设多元融通的课后服务内容体系,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领域的丰富课程内容,由有需要的学生及家长自愿参与、自由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同时,构建“读、讲、写、行”多端联动的课程实施方式,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是突出了智育与体育、美育的有效融合。周一至周四每天安排“自主作业”与“艺体课程”两段基础课程,学生天天诵读积累、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天天都能参与体育及美育课程,劳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强健体魄、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二是突出了德育与其他四育的有机融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将德育融入其他四育,贯穿所有课程始终。如“自主作业”中培养学生提笔练字、自主思考的习惯;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理自立、关爱生命、关爱家庭等良好品质。

三是突出了阅读与“五育”的有效融合。我们以阅读为主线,融“读、讲、写、行”为一体,扎实推进“五育融合”。如劳动课程中我们引领学生读劳模系列故事,在校园内开辟了“袖珍小菜园”“葫芦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引领学生跟着节气科学种植,开展了“我劳动,我光荣”主题演讲等。

(三)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后服务课程结构体系

课后服务课程的育人价值必须借助具体的内容体系来实现。课后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深刻影响着课后服务“课程化”的水平,也直接关系到课后服务的质量。我们坚持“五育融合、因材施教、提升素养、减负增效”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构建起“2+X”多元课后服务课程体系。“2”指的是课程实施方式,一是指“两段式”,即每周一到周四的“自主作业”和“艺体课程”两段全员参与的基础课程;二是指“两模式”,即低年级是“艺体先行,诵读积累”;中高年级是“自主作业,艺体跟进”;“X”指的是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包括周一到周四的“自主作业”“艺体课程”和周五的“普适课程”“自选课程”。“自主作业”低、高年级各有侧重,低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以“经典诵读”“绘本阅读”等为主;高年级以“生活日记”“口算计算”等书面作业为主;“艺体课程”包含老游戏、手指舞、竖笛、合唱等;周五的普适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包含了以读书讲坛、圆桌论坛、读书沙龙、经典诵读、有声阅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悦读”活动,培养“雅致少年”的公共礼仪课程、书法课程;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烘焙课程、小菜园课程等;自选课程面向有特长需求的学生,以音乐、体育、美术类居多。如体育特长课程包含了花样跳绳、足球、篮球、柔韧操、武术、围棋、象棋、乒乓球等12项活动;音乐类包含合唱、舞蹈、京剧、竹笛、萨克斯、尤克里里、才艺舞台等活动;美术类包含烙刻、剪纸、儿童书、国画、书法等多个项目。我们以五育课程为主线,融“读、讲、写、行”多种实施方式为一体,让课后服务提升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可为期”,形成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良好育人生态。

图1 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后服务课程结构体系图

三、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后服务课程实施措施

(一)多元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通过问卷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设置活动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验与学习。

1.低年级:艺体先行,诵读积累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课后服务设置上,先组织学生进行艺体活动,每个班级安排了专门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组织。如果当天是体育课程,由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如果当天是艺术课程,则由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低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却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针对这一特点,在艺体活动之后,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读经典、读绘本、编故事、讲故事、猜成语等,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丰厚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2.高年级:作业先行,艺体跟进

高年级学生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能“零作业”回家。我们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课后服务的设置上,先安排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再进行体育活动。学生动力十足,基本都能在校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我们在操场上开设了足球、投篮、老游戏、乒乓球、长绳、短绳、自创自编游戏等10多个活动项目,每个区域有专职的教师进行组织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3.快乐周五:特色课程,个性飞扬

我们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学生多元成长、个性发展为目标,开设包含普适课程和自选课程在内的 50多个项目,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申报,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我们坚守“40个学生40个第一”的评价理念,从劳动、文明、思维、才艺、体育、美育等多角度评价学生,扬长容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二)科学作业,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落实素养的重要方式。我们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

1.抓好两个“根本”,作业设计科学化

一是抓住课堂根本。自2013年起,学校以课堂转型为切入点,彻底扭转“教”与“学”的方式,构建起“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碰撞思维——点拨提升思维——总结梳理方法”的思维阅读课堂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完型思维、发散思维,努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发展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立足单元整体,构建起认写课、聊书课、检测课、群文阅读课、习作讲评课等无缝衔接的单元系列课型。聊书课上,一是变“问题牵引”为“自由阅读”。教师不用问题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自主思考;二是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畅所欲言”;三是变“知识总结”为“方法梳理”。每节课结束时,学生会自主梳理在课堂上的学习方法,“子铭”插图理解法、“宇轩”标点体会法、“常琳”思维导图法等很多学习方法都是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教师不依赖课外教辅资料,不布置重复性作业,根据学情自主设计当堂练习,既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更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二是抓住学科根本。学校大胆进行了作业改革,全面取消了练习册等教辅资料,所有当堂练习及家庭作业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自主命题。如语文学科,以提高学生的读写素养为核心目标,每天家庭作业只有日记和阅读。日记不论篇幅长短,只要学生能捕捉生活,把自己最真切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行。学校针对学生完成日记过程中的难题,开发一系列日记指导课,如日记格式指导课、日记选材指导课、优秀日记展示课等,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敏感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做到看事读事,看人读人。学生的“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盲目读”,学校通过开发一系列的专项读书指导课,如自主读书专项指导课、“有理有据表达”专项指导课等,引领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提高课内外阅读效率,培养“终身读者”。数学学科以思维训练为主,杜绝重复性、机械性练习,不盲目做题。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症出题,为学生查漏补缺。

2.体现两个“科学”,作业完成自主化

一是自主选择,科学巩固。教师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将作业分为三种类型:必做题、选做题、自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套餐。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出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创新的精神。

二是教师下水,科学分层。为了科学分层,我们建立“教师下水作业”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依据学情将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真正做到了设身处地为学生“量身定做”,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3.坚持两个“常态”,作业设置多元化

一是劳动习惯常态化。学校基于学生年龄特点,构建序列化劳动教育清单,包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模块60多项劳动技能项目,各项劳动技能随学生年段梯级进阶。我们设计了“21天好习惯养成”家校联系卡,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劳动意识,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二是体育锻炼常态化。学校将体育锻炼列入每天作业,设计“天天锻炼我最棒”记录表,依据学段差异,形成梯级锻炼目标,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锻炼身体,让坚持锻炼成为每个家庭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丰富学生活动内容,体育教师录制了微视频,定期推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锻炼兴趣。

(三)精准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为提高作业辅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不走班、不合并,所有学生在自己班级独立完成作业,本班语文、数学教师轮流到教室进行作业辅导。学生作业中有问题可以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发挥了学生熟、教材熟、方法熟的优势,实现了作业指导的精准性、差异性、高效性。同时,教师可针对个别学生当天或近段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专项指导;专项辅导结束后,不再安排其他作业,不额外增加学生作业负担。

我们还特别关注学生作业习惯与态度培养,时刻关注学生双姿、书写等习惯培养;做好个别交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每个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完成作业。学生在自主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不随意打扰学生;个别学生作业遇到困难需要点拨时,教师给予单独指点。将集中看护答疑与个别化辅导相结合,关注了学生个性化差异,有效实现了因材施教。

基于“五育融合”的“2+X”课程实施后,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少,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更多样化的平台,强化教师和学生评价,推动课后服务课程持续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艺体五育双减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