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雍鸣,李 杰,吴 锋
(1.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2.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2)
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慢性变应性疾病,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多个城市成人AR患病率为8.7%~34.3%,且呈年轻化、逐年上升趋势。该症若治疗不当,可由季节性AR发展为常年性顽固性AR,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该症是诱发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对于AR目前临床尚无根治疗法,西医多采用抗组胺药物、激素治疗,尽管具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治疗AR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气虚寒是鼻鼽主要发病病机,且该病发生与脾胃虚弱、肾虚有一定关系,因此临床治疗应以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为主,兼顾补脾温肾[1]。玉屏风散是一种补益剂,可治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之症,自拟鼻敏方以玉屏风散作为基础方,本研究观察了该自拟方剂治疗肺气虚寒型AR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炎症因子的影响,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治疗AR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2]中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②临床表现为大量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伴有眼痒、咽痒、腭痒等症状;③鼻腔检查可见双侧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甲肥大,鼻腔内有较多水样分泌物;④血清特异性IgE阳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⑤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肺气虚寒型的诊断标准,症见喷嚏连作,清涕如水,鼻痒,鼻塞,嗅觉减退,恶寒怕风,自汗,面色白,气短,舌淡,苔薄白,脉虚弱;⑥年龄21~68岁;⑦AR病程6个月~15年;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严重偏曲及其他类型鼻炎等鼻部疾病者;②有鼻部手术史者;③对本研究用药存在严重变态反应者;④精神疾病史及意识障碍者;⑤伴有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者;⑥近期应用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其他治疗药物者;⑦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⑧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一般资料 根据上述标准本研究入选2020年10月—2021年3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治疗的86例AR患者,按随机平行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67(38.1±2.6)岁;病程(7.51±2.38)年(6个月~12年)。对照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3~68(39.9±2.3)岁;病程(8.73±2.18)年(8个月~15年)。2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通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通中院[2020]字008)。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49,规格:5 mg/片)口服,5 mg/次,1次/d,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4周)。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鼻敏方口服。组方为黄芪30 g、白术20 g、山药15 g、防风15 g、白芍15 g、蝉衣6 g。随症加减:喷嚏重者加蛇蜕、珍珠母各12 g;流清涕甚者加五味子、僵蚕各10 g;嗅觉减退者加丹参、葱白各10 g;鼻痒甚者加量僵蚕、广地龙各12 g;鼻甲肥大者加川芎、皂角刺各10 g。诸药加清水浸泡30 min后,加水300 mL,大火煮沸小火煎煮,取汁100 mL,分早晚温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4周)。
1.5观察指标
1.5.1实验室检测指标 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肘部静脉血5 mL,常规离心后取上清液,应用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E水平,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5.2症状体征积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标准。主症:①鼻塞。0分为无,1分为吸气时偶有鼻塞感觉,2分为交互性或间歇性发生,3分为全天用口呼吸。②鼻痒。0分为无;1分为间断性鼻痒;2分为持续出现蚁行感,但患者可耐受;3分为蚁行感,不可耐受。③流涕。0分为无,1分为擤鼻每日不超过5次,2分为每日擤鼻5~9次,3分为每日擤鼻超过10次。④喷嚏。0分为无,1分为连续喷嚏3~5个/次,2分为连续喷嚏6~10个/次,3分为连续喷嚏>10个/次。次症:眼痒、咽痒、腭痒。0分为无;1分为偶发;2分为经常发作;3分为每日均发。鼻腔检查:0分为无;1分为下鼻甲轻度肿胀,可窥见鼻中隔、鼻甲;2分为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紧靠,但尚有小缝隙;3分为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不能窥见中鼻甲,或有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体征总分-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治疗前症状体征总分×100%。
1.5.3临床疗效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和《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5]评定临床疗效。显效:鼻塞、鼻痒、流清涕等症状及伴随症均完全消失,鼻镜检查鼻甲轻度水肿或无水肿,鼻腔黏膜颜色正常,下鼻甲体积正常无红肿,疗效指数减少>66%;有效:鼻部症状、伴随症状及体征好转,鼻镜检查仍可见双下鼻甲存在轻度肿胀,鼻腔黏膜颜色基本正常,下鼻甲体积正常轻微红肿,疗效指数减少25%~66%;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疗效指数减少<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4复发情况 随访6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纳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gE、IL-4、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比较
2.22组症状及鼻腔检查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鼻腔检查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鼻腔检查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鼻腔检查积分比较分)
2.3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2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1.63%(5/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58,P<0.05)。
AR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生与生活习惯、遗传、情绪等因素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人体IgE处于较低水平,当吸入性变应原产生过度反应后可刺激IgE大量释放[6]。免疫病理学研究揭示,AR的发生、进展及转归与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关系密切。其中IFN-γ是Th1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IL-4是Th2类细胞因子,可抑制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B细胞与T细胞作用,增强体液免疫应答[7]。当过敏原刺激特异性个体后Th1/Th2失衡,诱导Th0细胞偏向分化成Th2细胞,使Th2细胞因子表达过高、功能亢进,产生较多炎症细胞因子,并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合成特异性IgE。IgE所介导的组胺等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并附于介质细胞表面,使得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使鼻黏膜出现变应性炎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黏膜水肿,若同一变应原再次与致敏细胞表面IgE结合,则会使病情反复[8-11]。目前临床治疗多以隔离变应原、抗组胺、脱敏、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等疗法治疗,但效果均有限,停药后病情易复发,因此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AR属于“鼻鼽”范畴,肺气虚寒是其主要病机。鼻为肺之窍,又为肺之官,鼻的功能有赖于肺气通调,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当肺气虚损,则卫表不固,腠理疏松,而易感受风寒之邪,肺失清肃,犯及鼻窍,邪正相搏,津液停聚,窍络瘀阻,邪毒上壅塞于鼻窍而发为鼻鼽;此外,脾虚则脾气不能输布于肺,肺气也虚,肺卫不固,脾胃虚弱,异候之气诱发,风寒之贼邪乘虚而致病;肺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风邪得以内侵而致病[12-13]。由此可见,肺气虚寒型鼻鼽病变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脏腑受损有一定关系[14]。本研究采用自拟鼻敏方辅助治疗,本方以玉屏风散作为基础方剂加减而成。该组方中的黄芪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白术健脾益气,可助黄芪增强益气固表的作用,两药配伍能使气旺表实,邪不易侵;防风治风通用,泻肺实,除上焦邪,祛风解表;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蝉衣散风除热、祛风止痒;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全方补中有散,共奏补益肺气、固表祛邪、祛风散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防风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15];黄芪有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可使Th1/Th2细胞维持平衡[16];白术可以促进Na+的排泄来减轻鼻黏膜组织水肿,还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而减轻炎症反应[17];蝉衣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18];山药能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纠正Th1/Th2免疫应答失衡[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gE、IL-4水平及主症积分、次症积分、鼻腔检查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常规抗组胺西药治疗,联合自拟鼻敏方治疗能抑制IgE释放,阻断IgE介导炎性介质释放,降低IL-4水平,提高IFN-γ水平,以恢复Th1/Th2平衡,并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