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Treg 细胞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性分析*

2022-05-26 08:45吐尔逊娜依阿布都热依木赵秋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神经痛急性期比值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中国带状疱疹的患病率为 7.7%,其中 29.8% 的带状疱疹病人发展为PHN

。目前PHN 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

,特异性免疫抑制失效可能是PHN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Thl7/Treg 细胞作为CD4

T 细胞的重要亚群,逐渐成为近年来PHN 机制研究的一大热点。已有研究证实Thl7/Treg 比例失衡在带状疱疹病人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缓解期PHN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对于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Thl7/Treg 比值与PHN 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33 例带状疱疹病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期了解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Thl7/Treg 比值水平,明确Thl7/Treg 比值与PHN 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 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伦审第2016019 号),选取2016 年7 月至2020 年1 月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病人133 例;另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 名,男27 名,女13 名,年龄58~75 岁,平均年龄 (65.2±7.9) 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关于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②能够配合治疗和随访;③带状疱疹病程3~9天;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免疫功能异常或需要免疫抑制治疗;②严重心、肾等疾病;③急性全身感染;④凝血功能异常。

2. 方法

治疗

所有病人均给予口服伐昔洛韦(规格:每片0.3 g,国药准字:H10960202),每日 2次 ,每次 0.3 g ,服用 10 天抗病毒治疗;根据急性期疼痛程度给予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麻醉性镇痛剂或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治疗。

资料收集: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就诊时皮肤受累面积、初诊时皮肤疼痛程度等。

Th17 检测:将单个核淋巴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加入淋巴细胞刺激终止混合培养液2 μl,37℃,5% CO

培养箱中刺激培养4 h;而后进行Th17 细胞抗体标记,取100 μl 培养的PBMC 液,EP 管中离心10 min,收集细胞;PBS 液离心10 min;每个样本中加入固定液,室温避光下孵育15 min;而后在每个样本中加入破膜液,离心洗涤1 次,离心15 min;再次加入破膜液室温孵育15 min;最后离心后弃上层清液获得的细胞沉淀,采用0.3 ml PBS重悬细胞,按照流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Th17 细胞占CD4

T 细胞比例。

典型PHN 病人外周血Th17 和Treg 水平的流式细胞图像见图1。

相关指标检测:病人初诊时抽取病人静脉血,抗凝后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稀释后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同期收集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 名做Th17 和Treg 细胞检测。

传统的对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的动力学研究,针对的主要是子系统或者零部件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不涉及虚拟装配的内容,更不具备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基于虚拟装配的实时动力学仿真,除了考虑逼真的场景模型,还需要对综合传动装置进行准确的动力学建模,该模型需要包含如零件几何信息、基本物理属性信息等多种信息,以满足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实现综合传动装置在实时动力学仿真平台下进行实时动力学仿真。

3. PHN 诊断标准和相关评价指标

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受累皮肤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定义为PHN。确定PHN 诊断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分对病人受累区域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烈疼痛,疼痛难以忍受需进行药物镇痛处理。

4. 统计学分析

133 例带状疱疹病人随访过程中3 例失访,剔除失访病例后共发生PHN 59 例(占45.3%),据此分为PHN 组(59 例)和非PHN 组(71 例);PHN 组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均高于非PH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5,见表1)。

结 果

1. 分组及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可见,现代大学教育与传统大学有着巨大差异。新形势下大学将如何不辱使命,关乎大学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现。

2. 健康人群组和PHN 组、非PNH 组的外周血Th17 和Treg 水平比较

59 例PHN 病人的平均VAS 评分为 (4.1±1.1),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期Th17/Treg 比值与PHN 疼痛程度呈负相关(

= -0.482,

= 0.000,见图2)。

卢一平说,只有一个办法,折衷,也准也不准。你按他的胆码买单选组选,就不准。你按他的买单号,就发现很准了。

如果是常规发动机,此时会出现怠速燃油切断,导致发动机转速上下严重波动。但该发动机控制系统没有这样来进行控制,而是在不改变节气门开度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点火正时,推迟点火提前角,使大量的混合汽在燃烧做功行程的末期进行燃烧,这样虽然保证了混合汽的完全燃烧,也降低了发动机汽缸内产生的驱动力,但带来的后果是过量的高温废气进入排气歧管,使其烧红。

3. 影响PHN 发病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显示,年龄越大(

= 1.158)、皮肤受累面积越大(

= 6.434)是影响PHN 发生的危险因素,Th17/Treg 比值(

= 0.916)是影响PH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 0.05,见表3)。

Treg 细胞检测(基本步骤同Th17 细胞检测):单个核淋巴细胞悬液中加入胞外抗体CD4/CD25 混合液、固定液、破膜液、细胞内因子抗体Foxp3,每种试剂加入后均按说明进行避光,孵育、离心,洗涤。采用0.3 ml PBS 重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Treg 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检测试剂盒购自Ebioscience 公司。

4. Th17/Treg 比值与PHN 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PHN 组Treg 比例高于非PHN 组,非PHN 组高于健康人群组;PHN 组Th17 比例及Th17/Treg比值均低于非PHN 组,非PHN 组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05,见表2),提示PHN 病人Treg 比例 、Th17 比例及Th17/Treg 比值与健康人群及非PHN 病人存在显著性差异。

讨 论

有限的研究表明

,PHN 病人在带状疱疹发病初期存在机体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各种免疫细胞比例失衡,进而导致神经元过度受损。Th17 细胞和Treg 细胞是CD4

T 细胞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亚群,正常状态下Th17/Treg 细胞数量维持动态平衡,共同发挥免疫防御、维持免疫稳定。在带状疱疹发病初期,病人机体出现Th17 下降和Treg 数量升高的现象,这种趋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但是目前关于发病初期这种比例失衡是否会影响后期PHN 的发生尚存在争议。

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改变现有业务流程。传统模式下,流程的冗余,很多情况是考虑通过设置层层的审批环节,将责任无限度地分摊给每个审批环节,减少自己审批的责任和压力。物资管理系统运行后,应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责权利统一一致,能不增加审批环节就省掉,能承担的责任绝不推脱。

本研究结果显示,130 例病人中发生PHN 59例,占45.38%,略高于国内外报道水平

,考虑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人年龄偏大和样本量较小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皮肤受累面积越大是影响PHN 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认为,尽管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PHN 好发于老年人。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报道显示

,< 40 岁的人群中PHN 发病率仅为2%,而40~60 岁人群中PHN 发生率达22%,> 60 岁人群中PHN 发生率达40%~50%。虽然目前关于年龄对PHN 发生风险的机制研究不甚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当病毒被再次激活时早期不易被发现,导致神经损伤更严重。有研究显示

,皮损严重程度和皮损痊愈时间与PHN 发生密切相关,受累皮肤面积越大、愈合时间越长,病人发生PHN的风险就愈大。也有研究认为

,皮损严重程度和皮损面积对PHN 发生的预示作用似乎不受年龄、和急性期疼痛程度的影响,即使疼痛很轻但早期皮损严重的病人,治愈后也可能遗留后神经痛,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发病至就诊时间、急性期疼痛程度以及不同皮损部位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PHN 的发生,但是本研究受样本量限制并未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期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论证。

通过分析Th17 细胞和Treg 细胞与PHN 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PHN 病人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就出现Th17/Treg 比值降低,Th17 比例降低,Treg 比例升高。Treg 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 CD4

T细胞亚群,通过释放细胞因子IL-10 等发挥抑制性T 细胞及抗原递呈细胞功能,维持免疫耐受,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而Th17 细胞是一种介导炎症反应的T 细胞亚群,能够通过分泌炎症因子IL-17,介导中性粒细胞活化动员,促进机体炎症反应。结合本研究结果分析认为,急性期Th17/Treg 比例失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正常CD4

细胞的免疫作用,降低了正常增幅的炎症反应,使得病毒在早期大量分裂增殖,加剧了神经元的损伤,进而后期发生PHN 的风险就会增加。本研究还分析了Th17/Treg 比值与PHN 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而早期仅有研究显示

,Th17/Treg 比值可能与急性期带状疱疹疼痛程度有关,与PHN相关性不大。本研究得出了两者呈负相关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能受到样本量较少的关系以及在急性期得到治疗的关系,本研究得出的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后期仍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论证;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早期免疫系统紊乱,不仅仅影响急性期,对后期病人疼痛程度也会产生影响。Th17 细胞及Treg 细胞在免疫调节功能中互相拮抗与制约,两者平衡状态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两个比例失衡影响了机体免疫反应,造成早期免疫系统抑制,神经过度受损,治愈后遗留严重的神经痛。一项关于老年PHN 的研究显示

,Th17/Treg 细胞比率失衡是导致病人病程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较常见的孔蛋白有 OmpK35和 OmpK36等,Laura García-Sureda的研究[7]认为,OmpK35的基因发生无义突变可导致其早期终止和孔蛋白缺失,而OmpK36的基因突变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增大药物的MICs值。Hamzaoui[8]的研究中同样说明了上述问题。台湾学者[9]的研究中认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OmpK35的缺失更为常见,而OmpK36的缺失可导致厄他培南耐药率的增加,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没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PHN 的发病因素众多,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为急性期Th17/Treg 细胞比例失衡,且失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HN 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注意。本研究基于获得的样本初步确定急性期Th17/Treg 细胞比例失衡与PHN 疼痛程度存在相关性,但Th17/Treg 细胞比例失衡影响PHN 疼痛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后期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进行验证并探讨其中的机制。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1] 努尔比亚·阿布拉 , 杨阳 , 李冉 , 等 . 早期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研究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 28(1):30-35.

[2] 《中华医学杂志》社皮肤科慢病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54(10):841-846.

[3] Hua B, Min Y, Gao ZM,

. Effect of wenyang huazhuo tongluo recipe on peripheral blood Thl7/Treg cell balance in systemic sclerosis patients[J].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15, 35(8):975-980.

[4]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53.

[5] Xing X, Sun K, Yan M. Delayed initiation of supplemental pain manag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 retrospective study[J]. Pain Physician,2020, 23(1):65-72.

[6] 陈晓彤,王蕊,常敏,等.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外周血Th17/Treg 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 25(7):513-517.

[7] Sharif S, Aslam F, Faisal LR,

.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two different doses of famciclovir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J].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019, 31(4):S668-S671.

[8] Qin L, Feng JT, Hu CP,

. Th17/Treg imbalance mediated by IL-8 in RSV-infected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J]. J Cent South Univ, 2016, 41(4):337-344.

[9] Gudin J, Fudin J, Wang E,

. Treatment patterns and medication use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J]. J Manag Care Spec Pharm, 2019, 25(12):1387-1396.

[10] 李玉秋, 徐文英, 潘南楠, 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 2019, 14(9):1406-1410.

[11] 赵阳. Th17、Treg 细胞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的作用[D].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 2016.

[12] 陈晓彤, 王蕊, 常敏, 等. 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外周血Th17/Treg 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 25(7):513-517.

[13] 常敏, 胡丹, 陈付强, 等. 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但不影响病人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 细胞的数量[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20(4):231-235.

猜你喜欢
神经痛急性期比值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