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
【摘 要】新课改的巨大浪潮给语文教学注入了发展活力,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语文作业改革的更多关注与反思。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作业模式并没有发生积极改变。面临这样的难题,教师需要尝试突破传统作业模式的框架,合理控制作业布置量,精心选择作业内容,改善和优化作业设计、评价系统,体现语文作业的有效价值。
【关键词】语文 作业改革 突破方向 建议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业改革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早在2001年,新课改就确立了新的作业观,为作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走过新课改的第一个十年,在2011年,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出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2011年版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语文作业的改革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理论的分析,以及众多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与思考,都为语文作业改革注入了发展活力。值得欣喜的是,部分改革已初具成果,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13年,北京、浙江等地切实开展“科学减负”活动,使作业改革呈现出良好局面。同时,以学校管理的改进推动作业系统的变革,致力于作业的轻负高质,站在“学生立场”指引教师进行作业创新,彰显作业的选择性、趣味性、创造性、研究性、实践性、参与性的种种创新。若教师以这样一种以生为本、科学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与行动展开作业改革,笔者相信精彩“作业”的完美呈现指日可待。
作业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作业改革有所成效,但作业改革的现实困境仍让人担忧,作业改革依然是“道阻且长”。布置量大、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批改刻板等老问题依旧困扰着学生和教师。
二、语文作业的改革动力
(一)语文作业改革的现实需要
新课改以来,“科学减负”的口号愈喊愈高,减负提质也成为教育战线的重点工作。减负难,确是作业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而语文作业改革也面临着各种难题与挑战,语文作业量大即其中之一。除此以外,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突出层次;内容单调枯燥,不能体现趣味性;作业形式刻板机械化,缺乏探究性;作业评价也过于绝对化,缺乏语言温度……这些都是语文作业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语文作业改革的政策引导
新课改以来,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为中小学减负增效保驾护航。如把减负落到实处,这无疑能有力地推动语文作业改革。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发布,社会反响强烈。
(三)语文作业改革的功能再认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基础课程,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必要的综合能力,这也是语文作业的功能指向。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语文作业往往采取抄、背等机械重复的形式,偏向巩固理解作用,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基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语文作业是连通课堂内外的桥梁;第二,语文作业应是便利学科渗透的桥梁;第三,语文作业可以是构建师生心灵的桥梁;第四,语文作业应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语文作业也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要推动语文作业的改革,教师就必须全面深入地审视语文作业的价值功能,赋予其新的意义与内涵。
三、语文作业的改革方向
(一)合理控制,作业量适度化
“科学减负”,合理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语文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首先,作业题量应讲究多寡适度,以少胜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教材文本特點,并且联系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尽量避免重复、简单机械的作业题型,从而严格控制作业题量,使学生保持积极性,保证作业的有效完成,提高作业效率。其次,作业容量要体现量力性和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改变传统的“大一统”“一刀切”的作业模式,灵活增加作业的弹性。教师可采用多层次的作业系统,适当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能力在“作业超市”中自由选择难度适宜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完成作业的乐趣。另外,各科教师要及时协商沟通,合理控制家庭作业的布置量,让学生以乐于接受的心态完成适量的作业,有效发挥作业的正向功能。
(二)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生活化
作业内容的生活化应是作业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紧密联系自然与生活,精心选择恰当的作业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生活化的作业内容注重了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表现出各学科教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依据相关教辅资料选择作业内容的同时,还应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设计作业,使学生将所得知识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探索创新,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单一陈旧的传统语文作业形式已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新颖丰富的作业形式。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催生了如“绿色作业”“发展性作业”“生态型作业”等新型的作业形式。这些多样的作业形式值得教师参考借鉴,在反思中获得启发。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一些比较具体的作业形式,如课本剧表演类作业、调查采访性的实践体验型作业等,让学生摆脱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在丰富多样、有趣新颖的不同形式的作业中得到锻炼与提升,获得真实而深刻的不同感官体验,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开放包容,作业评价多元化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问题,如作业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作业的评价标准过于绝对、作业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作业的评价态度容易出现情绪化等。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知音”的。面对学生纷繁的作业,教师所要做的除了细心批改、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外,更重要的是以作业为载体,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与特长,从而培养他们积极自信的人格品质。
四、语文作业的改革路径
语文作业改革任重道远,要突破改革路上的重重阻碍,教师就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笔者拟从教师与家长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思考。
(一)教师层面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作业设计要突出选择性和多样性,从作业的数量、难度到内容、形式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教师还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布置作业时要有意识地减轻作业负担,从而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要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布置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的作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教师既要保证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提升的空间。教师要加强作业内容的综合性,立足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三者之间的联系,以作业为媒介增进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加强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作业反馈时要注重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相结合,坚持激励性的原则,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与反思。
(二)家长层面
孩子并不是学习的机器、作业的奴隶。家长不要让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伤害孩子的心灵,阻碍孩子的进步,抑制孩子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释放个性的宽松环境,巩固和延伸学校课堂教学的“第二课堂”。家长不应过度关注孩子的作业结果,而应重视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与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并注意孩子良好习惯、行为准则、责任感等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