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对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和共情能力的影响

2022-05-24 09:44付晓燕董晓燕汪淑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入共情关怀

李 玮 ,付晓燕 ,董晓燕 ,汪淑丽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是护士在特定的文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倾向,并能通过护理人文关怀行为体现出的专业特征[1],人文关怀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实践感悟、体验,并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作为与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的共情能力,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有力工具和化解医学人文危机的关键[3]。良好的人文关怀品质和共情能力对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乃至改善治疗结局都有积极的意义[2,4]。然而相关研究表明[5-6],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和共情能力并不理想,对护理质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作为护理新生力量,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和共情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护理教育及管理者的关注。课程思政注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能促进受教育者包括人文关怀品质、职业精神在内的整体素质提升[7-8]。我院自2019年起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2019年及2020年新入职的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2)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者;(2)因故不能全程参加规范化培训者。最终纳入研究的新入职护士138名,其中男 9名,女 129名;平均年龄(23.10±1.28)岁;大专学历2名,本科及以上136名。

1.2 方法

1.2.1 成立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思政教学小组 教学小组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护理部主任负责培训方案的审核、统筹安排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基础阶段培训。科护士长负责制订专业培训阶段本科室课程思政培训方案、遴选本科室带教教师及组织专科轮转阶段培训的实施和考核。

1.2.2 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护理部根据原国家卫计委2016年颁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和各科室上报的培训方案,制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思政实施细则》,细则包括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两个阶段。

(1)基础培训阶段。基础培训阶段所有课程均以集中培训方式进行。①抓好培训第一课,开展院训集体诵读仪式。由护理部主任讲解“仁爱尚德,追求卓越”院训的来源和精神内涵,并进行集体诵读。②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中国”战略、人道主义精神融入护士条例、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课程之中;将科学信仰、科研伦理、职业操守融入医德医风、护理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课程之中,共计8个课时。③开展“我与护理前辈同行”活动,遴选2名院内优秀护理工作者和2名离退休护理前辈担任榜样导师,进行8个课时的“榜样大讲堂”,邀请榜样导师走进课堂,讲述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要求每名护士完成至少1篇反思日记。

(2)专科轮转培训阶段。专科轮转培训阶段每名新入职护士由科护士长指定1名N3或以上层级的护士为带教教师,以一对一带教为主,集中培训为辅。①挖掘专业思政元素,以情感人。要求带教教师根据本科室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内容,挖掘新时代暖心的医护事迹、医学先辈的科学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等思政案例,并将其自然融入培训课程中。例如在讲解管道护理时,引入张红医生和肖占祥医生在飞机上组装穿刺吸尿装置、用嘴导尿的事迹;在讲解感染科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时,将2002年抗击“非典”疫情和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战斗在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融入课程;在讲解小儿传染病护理时,介绍“糖丸之父”顾方舟研发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代背景与艰难历程。②带教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教教师在人文关怀护理示范查房中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尊重、关爱、不伤害、公正”的护理伦理基本原则,将职业礼仪、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技巧无声地传递给护士。③学思践悟,学用结合。注重以学促思,以践感悟,塑造新入职护士的动手能力。要求护士在每个轮转科室参加1次普通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和1次特殊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在培训结束后以标准化病人或者个案的形式进行考核,护士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反思总结。每季度举行1次患者陪护体验或“我是患者”就医体验活动。④开辟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积极营造医院人文氛围,每年开展1次读书周活动,每年护士节开展1次人文关怀护理辩论/演讲赛及“爱国主义”或“医者仁心”题材观影活动。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3.1 人文关怀品质 应用刘于皛等[9]编制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在培训前后对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进行匿名测评。该问卷包括4个维度29个条目,即人文关怀理念(1~7条目)、人文关怀知识(8~14条目)、人文关怀能力(15~21条目)、人文关怀感知(22~29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依次赋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越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整体为0.932,说明问卷信度较好。

1.3.2 共情能力 应用李霞等[10]编译修订的中文版杰斐逊共情能力量表,在培训前后对新入职护士的共情能力进行匿名测评。该量表包括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其中有10个条目反向计分,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赋1~7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共情能力越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说明量表信度较好。

1.3.3 护理职业态度 应用张帆等[11]编制的中文版护理职业态度量表,在培训前后对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职业态度进行匿名测评。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27个条目,即护理职业认知(1~11条目)、护理职业态度(12~19条目)、职业意图(20~27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赋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的护理职业态度越好。量表的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17,说明量表信度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比较

培训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比较(±s,分)

表1 培训前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比较(±s,分)

时间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培训前培训后tP 3.88±0.48 4.30±0.47 5.512<0.05人文关怀知识3.92±0.51 4.26±0.33 4.896<0.05 3.90±0.52 4.30±0.45 5.204<0.05人文关怀感知3.79±0.53 4.01±0.52 2.572<0.05 3.87±0.35 4.22±0.25 7.122<0.05

2.2 培训前后护士共情能力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共情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 2。

表2 培训前后护士共情能力比较(±s,分)

表2 培训前后护士共情能力比较(±s,分)

时间情感护理总分培训前培训后tP观点采择5.20±0.22 5.34±0.42 2.480<0.05 5.22±0.23 5.61±0.58 5.491<0.05换位思考5.31±0.39 5.60±0.53 3.919<0.05 5.24±0.23 5.52±0.29 6.482<0.05

2.3 培训前后护士护理职业态度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护理职业态度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 3。

表3 培训前后护士护理职业态度比较(±s,分)

表3 培训前后护士护理职业态度比较(±s,分)

时间护理职业态度总分培训前培训后tP护理职业认知3.70±0.56 3.96±0.59 2.858<0.05 3.96±0.56 4.15±0.58 2.118<0.05职业意图4.05±0.59 4.30±0.64 2.484<0.05 3.90±0.48 4.14±0.43 3.178<0.05

3 讨论

3.1 课程思政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

护理的本质是一种人文主义行为,人文关怀是“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的灵魂,人文关怀是护理人员必备的品质,也是衡量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研究表明[5],新入职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人文关怀意识不强,将思政元素贯穿规范化培训始终是凸显国家意识形态育人战略,培养其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12]。本研究在厘清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与思政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将思政理念、人文精神与专业学科紧密融合。基础培训阶段,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思政内容融入人文关怀理论培训课程,让护士掌握更多的人文关怀知识和医学思想,提高了人文认知水平、坚定了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技术本身没有感情,但技术的应用却充满着温度、伦理和道德[13],因此在专科轮转培训阶段充分挖掘专业的思政元素,准确把握切入点,将思政教育融入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统一。首先,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护理行为、读书周及人文关怀活动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增强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意识;其次,人文护理查房、陪护体验和“我是患者”就医体验都能让护士在实践中产生思想共鸣,切实体会到患者的身心照护需求,促进其人文关怀感知和人文关怀理念的形成[14]。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提示课程思政实现了专业知识、思政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提高。

3.2 课程思政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共情能力

共情又叫同感、同理心,护士共情能力是指护士洞悉患者观点、感受及情感的能力。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利于护士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与患者之间的共情反应可为患者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增强患者信心[15]。研究显示[4],共情能力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常被忽视,医学生对患者的心理关注不多,新入职护士共情能力也普遍不强[16]。共情作为认知属性的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得以提高。本研究中的体验活动和人文护理查房实践能帮助新入职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感受和身心照护需求,提高其站在患者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这也有助于护士急患者之所急,做出更加合理的临床判断,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护理关怀。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共情能力量表中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得分均比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

3.3 课程思政提升了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护理人员积极从事本职工作的重要决定因素,积极的职业态度有助于完成由护生到临床护士的成功转型[17]。史瑞芬[18]认为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实现护理学专业的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培养目标。本研究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实施课程思政,为期2年的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护士护理职业态度量表中护理职业认知、护理职业态度、职业意图3个维度得分均比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首先在基础培训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中国”战略思想融入伦理学课程,让新入职护士切实认识到护士是国家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护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专业价值,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院训诵读活动能让新入职护士理解医院的精神和灵魂,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19];“我与护理前辈同行”活动能使护士从护理前辈的职业成长经历讲述中体会榜样导师职业品质的现实意义,从而获得积极的职业情感,增强其职业使命感[20]。其次在专科轮转阶段,将医学先辈奉献事例与专业紧密结合,有助于树立其积极的职业理想。例如通过将顾方舟的医学贡献和科学精神案例融入专业课程,引导护士领会案例中隐藏的职业精神内涵,激发其秉承先辈甘于奉献之志;在管道护理讲解中介绍张红医生和肖占祥医生在飞机上自制导尿装置为患者导尿的现实案例,引发护士对“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这一职业精神的思考。再其次,观看“爱国主义”“医者仁心”题材的电影等活动,能触动新入职护士的心灵,为培养其爱国情怀和仁爱之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猜你喜欢
新入共情关怀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新入职生物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成因调查分析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