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诗意,李万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照海穴又名阴跷穴,漏阴穴,出自《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据古代文献记载,其穴治疗范围广泛。照海穴主治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1]
照海穴的“照”,明也。 《针灸穴名释义》:“照海者,深水之中,雷龙之火,明照四海,及于周身,不遗微小也。”《经穴解》:“穴名照海者,以此穴又折而上,俯视涌泉、水泉,有海之象焉,而穴居其上,有以上照下之义,故名曰照海。”[2]
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山陷处。在胫骨后肌腱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
简单取穴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见图1)。
照海穴在足拇趾外展肌上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照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在小腿深筋膜的下面,内踝的周围,由内踝前后动脉、跗内侧动脉、跟内侧文和足底内侧动脉的分支组成内踝网,营养内踝周围的结构。层次解剖:皮肤一皮下组织一胫骨后肌腱。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后下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
照海穴有滋补肾阴、益肾气、填肾精,安神、利咽、调经、调和阴阳、通经活络功效。
常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癫痫狂、咽喉肿痛,五心烦热、心肾不交。尿道炎、肾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照海穴配列缺穴、天突穴、太冲穴、廉泉穴治咽喉病症;
照海穴配神门穴、风池穴、三阴交穴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
照海穴配外关穴、列缺穴、足临泣穴,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照海穴配中极穴、三阴交、膈腧穴,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备急千金要方》:“水泉,照海主不孕,阴暴出,淋漏,脉不来而多闷心下痛。”“照海主阴挺下血,阴中肿,或痒,镜春汁若葵汁。”
《孔穴命名的浅说》:“照海,照为光明所及,其穴治眼疾,海为百川之所会,善治目疾之广似海。”
《针灸甲乙经》:“善惊悲不乐,如堕坠,汗不出,面尘黑,病饮不欲食,照海主之。”[3]
足跟痛,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可用蜂针疗法选穴,《简易针灸疗法》 曰:“足及踝痛,跗阳、中封、解溪、太冲、昆仑、太溪、照海、申脉。”
颈源性眩晕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颈椎横突孔病变,直接或间接压迫椎动脉,使脑内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眩晕症状,轻者仅感头昏沉、眼花,重者视物旋转动摇,因而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申脉穴为阳跷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照海穴为阴跷脉与足少阴肾经之交会,根据《灵枢·脉度》中记载:“(阴) 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六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4]脑为髓之海,蜂针刺激跷脉穴使气血上充于头,髓海充足,清窍得以濡养;阳跷脉可调节一身之阳气,阴跷脉调节一身之阴气,阳亢平之,阴虚补之,一阴一阳,二穴相配,泻补兼施,调节阴阳平衡,眩晕自止。蜂针配合颈夹脊穴可助阳调血,使气血得养,上充于脑。从现代医学来看,颈夹脊穴又可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度,促使局部血流速度加快和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其供血。[5]
失眠症,又称为“不寐”。用照海穴可以起到滋阴潜阳的作用,符合中医“上病下取”的原则,无论病因虚实,一概治之。[6]蜂针疗法可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等穴位。
尿潴留在中医学范畴当中属于癃闭的范畴,其症状为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常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
照海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娇脉《灵枢·热病篇》有“疲,取之阴娇,之说,此阴娇即指照海穴,惜今人未加留意,而多取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然终不如此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临床治疗中,如遇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先拔除导尿管,然后再蜂针刺照海,并嘱其多喝白开水,以利尿液的产生,而便于观察疗效。配穴三阴交、照海穴、足三里穴。也可以配合用蜂蜡疗,外敷关元、中极等腹部穴位。
有研究[7]针刺照海穴,且留针可以显著的增加枕区波波幅,并且具有显著的后遗效应。针刺产生的各种感觉传入冲动在进入脊髓后,通过特异及非特异两套投射系统传至大脑皮层。
有现代研究证明点压照海、肾腧穴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研究证明点压照海、肾腧穴可以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减轻运动性疲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