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骁 王玮琦
摘要:师范类高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典诗词鉴赏选修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古典诗词作品选》中收录了多首爱国题材的古典诗词,这些作品蕴含了以身报国之志、忧国忧民之心、山河沦陷之思等爱国情感教学元素。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采用诗词诵读、还原分析、多维阅读等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使辽诗”;“还原分析”;教学策略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文学创作的基本母题。《古典诗词作品选》中有多首古诗词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爱国情感教学元素,这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文化自信的绝佳载体。教师应注重解读分析这些教学元素并应用相关策略进行爱国情感教学,以期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古典诗词中爱国情感的多元体现
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教学元素呈多元化的结构。
(一)以身报国的赤子之志
爱国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国情感首先体现为勇于为维护祖国主权、领土完整奉献生命的以身报国之志。《古典诗词作品选》中有不少篇目就直接表现作者甘愿以身报国的热血情怀,流露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感情,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部分篇目则重在表现作者即使身陷囹圄,也不苟且偷安,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南安军》以及夏完淳的《别云间》等。苏颂“使辽诗”《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 》中的诗句“汉家飞将领熊罴, 死战燕山护我师”,在崇尚赞美杨家将的同时抒发了报国之志。古诗词中同样表现了女性的爱国情怀,如《木兰诗》刻画了一位代父出征、战功卓著的女英雄花木兰形象,秋瑾的诗作《失题》也抒发了女子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以天下为己任也是爱国情感的具体表现,典型作品不胜枚举,有屈原的《离骚》、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示儿》等等。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不仅写诗人的思乡情,还承载了诗人对百姓历经离乱的同情、对故园久未收复的忧虑和对战乱早日平息的盼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以落红自比,暗指自己辞官归家也会继续为国效力。一生忧国忧民,以凝重的诗笔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百姓疾苦、展现爱国爱家博大情怀的“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祈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三)山河沦陷的愤慨之思
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时,岌岌可危的国家、萧条离乱的生活常引发爱国志士的家国之思。“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种山河沦陷之思也使诗词成为了描绘苦难时代的画卷。如杜甫经典诗作《春望》,诗人见证唐王朝由繁华走向凋零,不禁感时伤世、忧思无限。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他经历靖康之难后仓猝逃往金陵时所作,其中强烈的亡国之痛和爱国精神感人至深。还有唐代诗人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等诗词,或感叹王朝没落的历史沧桑,或怀念旧时繁华、因今昔对比而痛苦更甚,或抒发救国图存的豪情,这些作品都是作者目睹家国衰败写出的泣血诗篇,抒发了愤慨之思。
二、落实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
落实古诗词的爱国情感教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并认真落实古典诗词鉴赏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要讲授古诗词基础知识,还要触动学生的情意、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在实践中探讨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教学策略。
(一)诗词诵读,以读涵情
古诗词最初的表现形式为配乐歌唱,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叶圣陶在《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正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余映潮也曾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指导有方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朗读之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教师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时,要把握古诗词字音、节奏、韵律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停连、语速、语气、重音、语调等诵读技巧,在诵读中引导学生读出古诗词的情感变化。
例如,教学苏颂的“使辽诗”《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 》,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使辽诗”的背景:
“使辽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现象。北宋(960年-1127年)虽然统一了大部分国土,但积贫积弱,与辽南北对峙一百余年,冲突、战争不断。直到1004年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后,北宋和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两国使节往来。北宋使节多为文人,加之北宋一直处于受欺压、遭凌辱、势力弱小的一方,面对频频失去的国土,他们倍感无能为力,忧虑、愤慨、报国就融入诗中以寄托情感,因而构成了北宋文学史上“使辽诗”这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然后教师设计以下几个朗读教学环节: 一读知诗意。此环节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力争读得字正腔圓,初步感知作品大意。
二读明诗韵。要读出诗的音乐美,读好诗的节奏。本诗节奏划分如下: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此环节中教师示范读,学生学读。学生学读时要读出这首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也要积极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战斗的场面。
三读悟诗情。在学生已经理解诗意、掌握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注意重音、语调,读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意象、赏析句子、品析人物形象、体味情感,感受这首诗的“雄”与“悲”,体会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最终被诗人爱国之情所打动。
有学者曾强调:“诗歌的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决定了诗歌教学应注重感悟体验、重二度创作、重感情朗读等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诵读,涵泳中品味诗句,学生能逐渐加深对诗词所蕴含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诗词诵读中反复受到作品爱国情感的感染。
(二)还原分析,以析悟意
只停留在诗词字面的分析不是真正的文本分析,学者孙绍振强调:“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矛盾还原分析法是孙教授根据西方现象学理论总结出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文本分析的对象应是文本中的矛盾,发现矛盾正是运用矛盾还原分析法的前提和关键。古诗词内部往往隐含着矛盾,这种隐性矛盾冲突形成诗词的张力,也正是这种情感的矛盾对撞使诗词的情感意蕴更加深邃。
古诗词中的矛盾往往是情感矛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矛盾还原分析法来分析解读文本、还原情感矛盾,感悟作者真正情感。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点明陆游此刻的凄凉处境和状态,这时出现了一重矛盾:为什么他在如此恶劣的处境中却“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道出诗人的心理活动,此时又出现了第二重矛盾:为什么他如此渴望上阵杀敌却没有亲自上战场?这两重矛盾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是分析解读诗歌的关键。用矛盾还原分析法还原矛盾,尤其要注意把文本还原到历史语境中。教师可以补充相关背景知识,通过知人论世学生便能明白陆游为什么受尽打压还要坚持抗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首句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作此词时不过38岁,正值壮年,何来“老”态?显然这是文本中的一重矛盾,解读词作自然可以从“老夫不老”“老夫何老”两方面入手。苏轼因上书陈述新法弊病与新旧两党不和,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后出任密州知州,处境的改变导致他心态发生变化,“老夫”实为自嘲。即使境遇不佳,他也依旧心系边塞,鬓发微白也照样渴望一展宏图,击退侵扰边境的敌军。学生结合历史语境再读本词,更能体会苏轼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的精神以及他炽热的爱国热情。
古诗词中的隐性情感矛盾使诗词充满张力,给读者留下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感意蕴空间。教师采用矛盾还原分析法对古诗词进行精读分析,不断引导学生从作品表面的文辞形式走进深层的情感内容,学生能深入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感并与之形成共鸣。
(三)多维阅读,以拓促思
多维阅读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它从单一文本的阅读指向多个文本的阅读,构建开放的学习空间。进行群诗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纵向对比,或是将古诗词与诗人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进行横向对比,还可以与同主题的其他诗人作品进行多维比较。
例如,在教学《春望》一诗时,引导学生将它与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望岳》《壮游》、安史之乱时期的作品《忆昔》《月夜》《述怀》、初唐诗人卢照邻反映大唐盛世的《长安古意》组成群诗多维阅读,设计“漫游名山,望眼天下”“望官十年,安史乱起”“山河破败,凝望家国”“魂牵梦萦,回望故园”“家书难至,望月怀妻”“白发老叟,我望圣心”六个环节,以“望”字聚焦整个教学。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35岁之前是他的读书游历时期。创作《望岳》《壮游》时的杜甫其生命状态是蓬勃向上、意气风发的,年轻的他拥有傲视一切、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而安史之乱后,诗人的诗歌开始与百姓紧密相连,充溢着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
师范类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古诗词赏析能力有待提高,其在学习《春望》时能读出杜甫对国家破碎的忧虑、对百姓流离的同情,却很难把他前期的诗歌联系在一起在比较中感悟其爱国之情。教学时可以选取杜甫不同时期的作品以及其他诗人同一题材的诗歌与《春望》组成群诗多维阅读,在一个广泛的阅读场中引导学生联系、比较、求同存异。学生通过学习《望岳》《壮游》能体会杜甫年轻时的踌躇满志,通过补充学习《忆昔》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能看到昔日大唐王朝的盛世繁华,深入理解杜甫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内心的痛苦。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时,可以补充《月夜》《述怀》,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杜妻的形象,体会战乱时期家书难至、亲人杳无音讯的无奈和忧伤。
结合宏大的时代背景学习这组诗,学生能从杜甫的个人经历深入认识诗人创作主观情感变化的原因,在比较阅读中厘清他处于不同境况下的情感走向,在群诗阅读中仿佛置身历史的洪流与他感同身受,最后不断增强个体情感体验,深刻体会杜甫伟大的忧国忧民情怀。
举一反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辛弃疾的三首词(《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组合成群开展多维阅读。这三首词作于辛弃疾人生的不同阶段,第一首是词人34岁青壮年时期所作,后两首则是他中晚年时期的作品。引导学生在“白发”和“年少”的对比中感受辛弃疾热血报国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怅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南安军》同辛弃疾的这三首作品串联起来,组合成南宋爱国主题群诗多维阅读鉴赏。学生在这一类同主题诗词的拓展学习中能多角度地感受南宋文人的爱国情感,产生深厚的情感体验,促进深层思考。
以单篇带多篇、从课内走向课外的群诗多维阅读教学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与单篇诗歌阅读教学相比,群诗阅读教学更能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学习形成系列化,他们在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后,也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习惯,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最终提升核心素养。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感的历史底蕴,《古典诗词作品选》的古诗词就是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立足文本,渗透爱国情感的教育,合理运用诗词诵读、还原分析、多维阅读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情感,在情感的还原分析中感悟深意,在群诗多维鉴赏中加强情感体验、发展思维。教学中结合理工类学生的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学生就能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丰厚人文底蕴,进而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參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郑英.教育,向美而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辽驿路文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HB19ZW004;本文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师范类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2002325015012;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基金项目“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JQ202006】
作者简介:王骁(1990— ),女,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处讲师,主研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王玮琦(1985— ),女,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编辑,主研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