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套路解读的井口,飞向深层领悟的天空

2022-05-23 22:26:59凌岚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品味语言生活经验

摘要: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是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仅停留在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些层面的分析很难跳出套路化解读文本的误区。只有通过品味小说语言、领悟思想内容、读懂小说写作技巧、用适当的理论知识解读文本,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小说。

关键词:小说解读;品味语言;看透技巧;挖掘真相;生活经验

小说是文学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鉴赏小说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中外小说、戏剧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是高中生努力的方向。但解读小说如果只停留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些传统要素层面就很难跳出套路化的误区。只有真正走进小说,用适当的理论知识解读文本,才能读出每一篇小说的独特性。

一、品味小说语言,领悟思想内容

汪曾祺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是和思想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可见小说语言的重要性。那么读小说应重点品味哪些语言呢?

首先,要品味准确的语言。“小说语言第一需要的是准确”。对于人物语言来说,个性化就是其准确的表现。关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中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对人物精神风貌形成具体的认知。例如,只有潦倒落魄的孔乙己才会向小孩子卖弄“茴”字的四种写法;只有粗中有细的鲁智深才能在发现镇关西断气之后说道“诈死”,然后扬长而去。由此可见,小说准确的语言能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其次,挖掘小说中暗藏的语言。如果写出来的对话称为“对白”,那么没有写出来的潜藏的对话就是“飞白”。我们读小说要善于读懂“飞白”。《祝福》中鲁四老爷语言不多,其口中两次出现的“可恶”“然而”却是暗藏深意的。当祥林嫂被婆家绑回去,鲁四老爷说道“可恶!然而”,此处他并不是认为抢人这件事情不合理才说绑祥林嫂的人“可恶”,在他看来,自己逃出来的媳妇被婆家绑回去是理所当然,只是抢了自己家的女佣十分“可恶”,祥林嫂违反三从四德自己从婆家逃出来“可恶”。从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的自私、毫无同情心,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盛赞黛玉美貌,说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其中蕴藏丰富内涵,夸赞黛玉的同时夸赞了“嫡亲的孙女”,更盛赞了“老祖宗”,可谓一石三鸟。王熙凤对黛玉说有什么要求“只管告诉我”,对林黛玉表示热心的同时彰显了其地位。这些都反映出王熙凤滴水不漏、八面玲珑的个性特征。

所谓对话,就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形成的交流,是由参与对话的人合作完成的。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有时候有的人物会“答非所问”,不符合“对话原则”,这样的对话也是要特别关注的。不符合“对话原则”的语言常常暗含微妙的深层原因,或许是人物有不愿意明言的隐情,或许是作者情節设计暗藏玄机。发现并揣摩这些语言有助于解读出小说的精微妙处。如《边城》中,当祖父夸赞顺顺“这一家人都好”,翠翠却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却不能理解翠翠其实希望他说说二佬。这样这段对话不能“完成”了,爷爷继续说的话引起了翠翠的不悦,最后翠翠“怏怏地走去了”。这段不符合“对话原则”的语言反映了彼此关爱的祖孙二人却不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这成为导致故事悲剧结局的因素之一。

二、看透小说技巧,挖出隐藏真相

小说是“藏”的艺术。作者用形象说话,不会直接跳出来告诉读者他要表达什么。我们读小说就要把作者“藏”的内容挖出来。小说的“藏”离不开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技巧如此重要是因为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表达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一篇小说叙述视角的选择体现着精心设计的技巧。小说展开情节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或瞒住小说中的一部分人物或瞒住读者。采用特定的叙述视角,使小说表面平静的叙述背后暗流涌动,喷发之时才更加壮阔、震撼人心,让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事视角在全知、非全知之间变换,这使得小说富有吸引力。李小二能看见两个“不尴尬”的人来到沧州,却不能具体知道他们在商议些什么。正是这“不知道”的局限性视角使小说具有神秘感,情节更具合理性。没有这“不知道”就没有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自心下慢了”,就没有林冲想在草料场“安度”刑期的意愿,也就写不出林冲的“忍”,写不出林冲在门后听见密谋的雪夜复仇。

成功的小说都是善于“藏”的。海明威提出小说的“冰山理论”。作家写出来的是“冰山的八分之一”,读者就要善于发掘出“隐藏的八分之七”。《林黛玉进贾府》中,从林黛玉看到的贾府陈设看出贾府的显赫奢华,从贾府中人们行走坐卧的规矩看出侯门深似海的隐情。

小说传递的情感也常常是“藏”在文本内容中的。作者以隐忍和节制的方式传递感情,感情在经过耐心的酝酿和铺垫之后才有爆发之势或自然流露而出。读者需要透过作品的种种表象感悟小说的深层感情。小说的感情常常藏在刻意渲染的环境之中、层层铺垫的情节之中、富有韵味的场景之中,甚至精心安排的线索、看似不经意的语言都可以藏着作者的感情。

例如,《祝福》结尾处描绘祝福的场景,似乎“温馨”的场面却是祥林嫂悲惨死去的背景,其中的强烈反差流露出作者的深切同情和深沉思考。孙犁的《荷花淀》描写妇女们探夫途中发生的一个敌我交战场面,描写惊险战争的同时不忘描绘荷花淀的美景,优美的环境展现了小说的诗意,流露出作者对白洋淀人民勇于对敌作战保卫家园的赞美之情。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小说阅读部分节选的是老舍的《有声电影》,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漫画式的图景,人物妍媸毕现,读者忍俊不禁,自然而然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之意。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山羊兹拉特》将情感作为叙事的核心,脉脉含情地叙述在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慰藉,经过暴风雪后山羊兹拉特与主人之间感情的加深与默契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情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但作者又把情感隐含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之中。“藏”正是作者的匠心,会心的读者读懂作者的匠心就能更好地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调动生活经验,理解“虚”中之“实”

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理解小说离不开心灵的感悟,离不开置身情境地理解。小说虽是虚构的艺术,但其依托的是真实的背景。真实是虚构的源泉。小说的虚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每一位出色的小说家都在为寻找虚构的真实而努力。例如,小说《断背山》的作者安妮·普鲁克斯曾和一位羊倌谈话,以便确定其在小说中描写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是否可以有一对白人牧童看护牧群。作者认为事实的真实是很重要的。小说是创造一种假设的生活,但这种假设的生活是在真实的条件下发生的。

读小说就要透过虚构的情节理解时代的真实。例如,蒲松龄的《促织》中,孩子的灵魂化为促织是富有神话色彩的虚构,但贪官污吏在“此物故非西产”的情况下“欲媚”上官,逼得百姓家破人亡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在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小说《理水》中,鲁迅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笔法以传说为基础,着眼历史,观照现实,讽刺当时官员懒惰无为、思想顽固的社会现象,借古代英雄大禹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激励国民的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

科幻小说的虚构也离不开真实。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按照科幻的逻辑想象地球经历第六次生物灭绝之后,开启了“微纪元”时代。“微纪元”的人们以今天人类几亿分之一的微小形体延续着人类文明,这虽然是一种幻想,但他是基于科学预言的。“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开始风化。“其间有一些小小丘陵”等细节是符合我们已掌握的物理学和地理学知识的,也是符合科学真实的。小说是作家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因而小说中建构的虚幻世界有其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文学是“人学”,以人性的认知解读作品,以生活的经验揣度人物就能走进人物内心,领会文章精髓。《老人与海》写桑迪亚哥拖着大马林鱼在鲨鱼的强势进攻下,时而满怀信心地顽强作战,时而又自我怀疑。读者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设身处地的想象接连数日孤独的海上航行,一波又一波强大敌人的威胁,孤身作战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理解作者表达的矛盾心理,进而理解作品虚构故事中的真实存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漫画式地刻画了别里科夫的保守封闭,他甚至辖制着全城。这种情况虽然是漫画式的夸张,但生活中也有保守的人、保守的思想,读者联系自己的社会认知就会理解为什么作者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

小说的类型、风格流派多种多样,解读小说的途径也不尽相同,靈活运用上述方法,多读、多思、不断实践,定能在文学的瀚海里自由徜徉,激起会心的浪花。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研究”的成果内容,课题编号为2004186】

作者简介:凌岚(1973— ),女,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阅读教学中的效能提高等。

猜你喜欢
品味语言生活经验
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现实中的素材和情景落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让心灵与文本对话
学生生活经验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品味语言,让阅读教学更具魅力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8:34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1:24
从生活数学到数学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4:20:48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