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洗手行为状况及改善建议

2022-05-23 04:17张帆梁超洋林晓茵
求知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调查研究

张帆 梁超洋 林晓茵

摘 要:特殊儿童能正确洗手不仅能够为自身预防疾病,保证健康,还是其自理能力的体现。为了解特殊儿童的洗手情况,文章采用自编问卷《特殊儿童洗手现状调查问卷》对300名特殊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市区内的特殊儿童,其洗手能力优于居住在农村的特殊儿童;其他类型的特殊儿童,其洗手能力优于自闭症儿童;特殊儿童整体的洗手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低年级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了解“七步洗手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教师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特殊儿童洗手现状调查研究——以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编号2020-05)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特殊儿童;洗手;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张帆(1987—),女,广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

梁超洋(1991—),男,廣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林晓茵(1977—),女,广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讲师,本科学历。

勤洗手是防范病毒和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群体,特别是特殊儿童群体,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意义重大。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因其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残疾)[1]。相较之普通儿童,特殊儿童对洗手行为及观念的接受程度和洗手行为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譬如不主动洗手、不用洗手液、冲水不充分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特殊儿童群体洗手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提出应对措施,其意义不容小觑。

多数关于儿童洗手行为的研究聚焦于普通幼儿或儿童,如张利峰等人的《家庭参与式洗手行为干预在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控中效果分析》[2],陈亮等人的《东莞市常平镇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效果评价》[3],符霞的《深圳市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效果评价》[4]。然而,针对特殊儿童洗手行为的研究付之阙如。本文以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尝试在该领域进行探索。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般来说,14周岁以下的人被称为儿童,而本文的“儿童”概念参照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标准,特指18周岁以下的人。特殊人群在18周岁以下时,心智接近于儿童。截至2021年7月,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共有学生666人。本次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随机抽取特殊儿童发放问卷。《特殊儿童洗手现状调查问卷》乃笔者自编,由调查学生家长如实填写。这一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数量为277份,回收率为92.3%。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及其家庭基本信息、洗手能力现状、洗手习惯及态度和其他情况。首先,学生及其家庭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障碍类型、户籍所在地和居住环境等项;其次,洗手能力现状包括洗手相关知识、洗手时间、洗手工具、洗手频率和洗手后是否擦干等项;第三,洗手习惯及态度,共有10题,每题1分,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正确洗手的意识越强;最后,其他情况包括影响洗手的因素和洗手相关知识来源的调查。

调查数据通过录入Excel进行清洗和计算,运用spss25.0对得分情况进行差异性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方差分析,P<0.05 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变量在回归模型中各变量对洗手习惯的影响,P<0.05时变量在回归模型中显著。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基本情况

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277名特殊儿童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下,为有效样本。其中,男性182人,女性95人,分别占比65.7%和34.3%。就年级分布来看,小学阶段168人,占比60.6%;初中阶段70人,占比25.3%;高中阶段39人,占比14.1%。障碍类型、户籍所在地和居住环境的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

(二)洗手习惯及态度

表2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特殊儿童的洗手能力在“性别”“年级”和“障碍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居住环境”和“户籍所在地”两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居住在市区内的特殊儿童的洗手能力优于居住在郊区的特殊儿童,居住在郊区的特殊儿童的洗手能力又优于居住在农村的特殊儿童。

(三)洗手能力现状

用Logistic方法回归,变量及其赋值如表3所示,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以上结果显示:以“是否会用七步洗手法”为因变量,将自闭症儿童作为参考组,智力障碍类型的儿童会用七步洗手法的概率增加(OR=1.824, 95%CI:1.021~3.258*);听力障碍类型的儿童会用七步洗手法概率增加(OR=5.661,95%CI: 1.848~17.336*);其他类型儿童会用七步洗手法概率增加(OR=3.852,95%CI:1.4~10.602*)。以“是否会使用洁手用品洗手”作为因变量,将自闭症儿童作为参考组,听力障碍儿童会使用洁手用品洗手的概率增加(OR=5.953,95%CI:1.535~23.086*)。以市区内居住的特殊儿童作为参考组,农村居住的特殊儿童使用洁手用品洗手的概率减小(OR=0.373, 95%CI:0.205~0.679*)。以“洗完手是否会擦干”为因变量,以中山市户籍的特殊儿童作为参考组,非中山市户籍的特殊儿童洗完手擦干的概率增加(OR=2.119,95%CI:1.062~4.228*);以“是否会独立把手洗干净”为因变量,以自闭症儿童作为参考组,听力障碍类型的儿童会独立把手洗干净的概率增加(OR=19.614,95%CI:2.477~155.301*)。

(四)特殊儿童洗手行为习惯得分情况

在277份问卷中,有51份得到满分(10分),占样本总数的18.41%;有55份得到9分,占样本总数的19.86%;有51份得分为5分或5分以下。

(五)影响特殊儿童洗手行为的原因

影响特殊儿童洗手行为的原因包括:儿童主动洗手观念欠缺(占30.18%),洗手池位置偏远(占14.52%),洗手池太高(占13.82%),因为儿童自身原因不方便洗手(占11.98%),洗手池太拥挤(占9.68%),洗手池损坏(占9.45%),家中大人没有教过孩子如何洗手(占7.60%),家里经常停水(占2.76%)。

(六)特殊儿童了解洗手相關知识的主要渠道

调查显示,特殊儿童了解如何洗手等洗手相关知识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学校老师的教育(占30.35%),通过电视进行学习(占26.42%),通过手机学习(占18.55%)。

(七)研究的信度

通过克隆巴赫α系数探究问卷内部的一致性,研究得出该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34(>0.7),说明本文采用的问卷信度良好。

三、改善建议

通过对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判,本文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下改善建议。

第一,农村区域特殊儿童洗手能力亟须提升。农村区域儿童的洗手能力受到环境方面的制约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区域儿童在洗手过程中不常使用洗手液,经济情况或许是其中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还是洗手观念的接受和改变。

第二,自闭类型特殊儿童洗手能力有待提升。自闭症儿童在运用洗手液洗手和独立把手洗干净两方面得分较低,调查中听力障碍儿童的洗手能力达到了自闭症儿童的5.6倍。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困难。

第三,特殊儿童整体的洗手能力同样需要提升。在特殊儿童洗手行为习惯得分方面,18.41%的研究对象得到10分,20.57%的研究对象得分等于或低于5分。特殊儿童整体的洗手习惯及行为态度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主动洗手意识缺乏、洗手时间不够、不使用洗手液、洗手频率不足、不掌握七步洗手法和不主动擦干等,故教师应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洗手教学。

第四,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特殊儿童洗手教学。通过调查结论可知,特殊儿童了解洗手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教师教育,在家里教孩子如何洗手的家长仅有8.18%,因此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洗手教学中,实现家校共育。

[参考文献]

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张利峰,秦秀群,张凝凝,等.家庭参与式洗手行为干预在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控中效果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37(08):1277-1281.

陈亮,陈爱兰,何娟,等.东莞市常平镇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效果评价[J].华南预防医学, 华南预防医学. 2021,47(02):179-183+187.

符霞.深圳市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效果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调查研究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