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中的应用

2022-05-21 03:31:30曾霓郭辰睿李琳张延张兰方杨英汪振娟罗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执业医学生导图

曾霓 郭辰睿 李琳 张延 张兰方 杨英 汪振娟 罗丽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作为中国医学界的入学考试,是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医生工作的必要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试。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1],目前我国仍存在执业医师过关率较低的情况。因此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与提高执业医师过关率的课程改革[2-5]。相比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思维导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可视化教学工具,可以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它们由简单的元素组成,如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数以千计的文字组合成一个图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并在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思维导图方法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对执业医师考试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更快更好的掌握执业医师考试所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点,从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过关率。

1 学习医学知识存在的问题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的重点是临床基本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和标准程序的实施和案例分析;而综合笔试内容均为选择题,题量大,考核知识范围广,医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医学各学科知识要点。由于人体是一个整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疾病都是相互交融的,与各个系统密切相关[6]。而如何提高“教”与“学”仍然目前老师与学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首先,任何疾病的临床发展过程,包括从病因、诊断及治疗,所有内容都涵盖一系列基础和临床医学学科,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内外科学。因此医学内容涵盖面广,对学生掌握该知识体系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其次学生不仅需在短时间内对在医学院校中5年内所学的多个医学科目相联系起来,还需在临床工作中熟记各种医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这对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医学生仍在死记硬背,这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是无效的,而且很多医学生反应面对这些海量的知识点,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可以使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方便同学们归纳总结,便于记忆,提高学生的临床推理和论证能力。多媒体教学是视听的结合,目前是大部分医学课程的主要形式[7]。然而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信息量较大,学生难以完整地理解课堂所有的知识点,不能鼓励创造性思维。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效提高教学质量[8-9],努力提高执业医师通过率[10-13]。

2 思维导图的在医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mind map),也称心智图或脑图,是英国科学家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提高记忆的方法。它利用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以及记忆、阅读和思考的规律,释放人类记忆和创造力的潜能。使用图形技术展示一个主题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在记忆中存储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的关联,可以通过手动、计算机软件和其他方法完成,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有X Mind、Mind Manager、Free Mind和Mind ZEN,这种软件的特点是易于使用、安装方便。这种色彩斑斓、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且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快速而简单,首先选择一个好的中心主题,然后根据内容逐步添加子主题,利用线条、符号、图像、扩展、字体和其他链接完成知识点。近年来,思维导图模式已被应用于医学基础与临床多学科的教学。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梳理和压缩,将大量的文字及知识要点可视化,突出课堂内容的中心和层次,学生可以清晰了解整个知识框架,并与课堂上的知识相关联;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临床教师构建授课内容,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方向和目的,通过授课的同时让学生熟悉整个知识构建体系。帮助医学生们轻松掌握知识要点,培养临床推理能力。目前已在医学免疫学、康复、肿瘤学、内科学等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14-17]。

3 思维导图在执业医师考试复习中的应用

执业医师考试包含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个系统知识点,其内容繁多,学生学习负担重,我们在这里运用思维导图将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做了归纳总结,如图1所示。这与思维导图的基本表达方式相一致。每种疾病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的疾病有重叠或重合,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在教学时进行总结和换位思考,这也是思维导图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不依赖大量的文字,而是以图解的方式展示关于某一主题的所有信息,从而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主题不同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的过程中,因从而帮助医学生更好的构建整个医疗知识体系,提升复习效率。

图1 利用思维导图对执业医师考试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于刚接触临床学科的医学生来说,仅通过枯燥的文字描述,教师很难向他们传授足够的临床知识,导致年轻的住院医师缺乏诊断思维。由于医学生刚进入临床,缺乏从书本知识到临床病例分析的经验,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起点,因此老师在讲解各个科疾病的时候,可以将各个大类疾病的病史特征、初步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策略,通过建立一个初步的框架,医学生可以更快地开始思考过程,这也是高级医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有效途径。有一项研究利用计算机思维导图软件对传统PBL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分析[18],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以知识树的形式动态、直观地组织整个病例讨论,这种可视化的方式减轻了医学生的负担,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刻意模拟真实的临床思维过程,提出假设,检验或否定假设,然后调整诊断和治疗决策,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因此在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考试的形式和特点,授课教师可采用科学高效的授课形式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要要注重系统性的梳理、临床思维的贯穿和相关内容的融合贯通,加深对需要掌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注重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前准备及课堂教学,根据绘制原则,采用简洁易懂的文字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效果,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映及知识的变更,不断的更新思维导图的内容。

4 总结

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医学生来说,执业医师考试是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所必经的第一道关卡。对于住院医师而言,目标是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临床知识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而帮助学生提高执业医师过关率,全面掌握临床诊疗思路是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应思考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归纳总结发散式的方法,帮助医学生构建完整的临床知识体系[8,19-20],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医学上对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掌握相关临床知识要点,从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过关率。

猜你喜欢
执业医学生导图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2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8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0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2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