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萌经济”逐渐占领零售、社交平台等各类场景,以萌萌的外形设计来影响消费行为,从而驱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既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消费力。
为什么人们会心甘情愿为“萌”买单?萌经济又是如何刺激消费的?
人类大脑中有四种化学物质——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它们可以驱动情感,给予大脑奖励。比如,好听的音乐会激发人的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愉悦的感觉,越享受就越沉浸其中;玩游戏亦是如此,开发者在设计游戏产品时,就像“黑”进了人的奖励系统,通过运用大脑奖励系统,刺激消费。迪士尼的设计和运营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归属感的社区,遍布各种萌物,激发消费欲望,最后人们在观赏、游玩、与萌物合照留影后,带着米老鼠耳朵、帽子心满意足地离开。
商家通过营造萌萌的消费场景、研发产品,刺激人分泌多巴胺,从而在大脑中产生快乐感,刺激消费,用“萌物”拉动经济。
脸蛋粉嫩的婴儿、毛茸茸的小狗、满眼无辜的小奶猫……这些都是与“可爱”紧密关联的要素。人们对“萌萌哒”事物的喜爱,近乎一种本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萌是触发人们正面情绪的开关,可以让人拥有安全感,放松戒备、激发快感,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得到治愈。生物学上的演化性适应让人类天然亲近可爱形象,即“幼体滞留”——喜欢一切有幼体特征(大眼睛、大头)的东西是人的天性。“萌经济”下的萌系商品,其实就是对可爱的延伸,对于生活在环境压力大、生活方式较快的人群来说可以降低和减少心理防御,刺激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增加愉悦感,以此满足消费者情感上的诉求。
在商业世界中,体验感、新鲜感越来越重要,可能会出现更多像游戏、潮玩、萌经济等通过奖励大脑而来的产业。
拥有“萌”元素的商品,虽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却能够让他们赶上潮流,获得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他们愿意为潮流、好玩和个性买单,也愿意为品牌溢价和附加值买单。在《卡通形象营销学》一书中,作者宋磊通过实验证明,卡通形象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带有萌萌的动物卡通形象的零食,与没有卡通形象的相比,消费者购买前者的意愿至少增加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