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吕建中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路的探索的文章,此为下半部分。在上期,吕博士讲述了视光领域的工作者爱心奉献,给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西畴县带去清晰和光明的心路,而这一部分呈现的是西畴人民自强不息,开山辟路,追求通往幸福和光明之路的故事。西畴之路,也深深鼓舞了视光工作者从中获得力量,坚持在视光之路上砥砺前行。
西畴地处祖国东南边陲,曾是北回归线上“黄金十字带”的高原喀斯特绿洲,后因气候变化,加之乱砍滥伐,人口剧增,生态植被锐减、石漠化蔓延,形成了缺水少土的石旮旯地貌,人均耕地仅0.78亩。在1506平方公里内,75.4%为岩溶面积,99.9%是石漠山区,群山裸露、怪石嶙峋。因陡峭破碎、满目荒凉,西畴一度被国外地质专家认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
由于离越南边境只有20余公里,上个世纪50年代,在援越抗法中,这里是战略物资积聚的前沿;60年代,这里成为了军事要地的前哨;在随后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西畴则变成了参战部队和后勤保障的指挥枢纽。一切为了前线,西畴人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付出了近40年的巨大牺牲,也由此错过了始于80年代蓬蓬勃勃的改革开放浪潮。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落伍的经济状态,西畴人没有迁徙,相反,他们决定留在故土,靠一双双手,开辟道路,恢复植被,改造环境,重新建设起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家乡。
“要致富,先修路”,西畴人从修路开始,自己动手,自己筹资,拉开了改变命运的伟大壮举的序幕。
不埋怨、不抛舍、不放弃,是西畴人的精神底蕴。刘家塘村“凿洞人”,14条硬汉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挖出了一条出行、排洪的共用通道;肖家塘村“4愚公”以愚公移山的决心,践行着“路是可以修出来的,家园是需要有人守护的”的承诺;木吉村的村民,从石头缝里把土抠出来,一筐一筐地背到平整出来的山坡上,修成一道道梯田,开垦出了140平方公里的“保土、保水、保肥”三保台地……
绿化植被,重建生态,西畴人在实践中摸索出“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这一改造石漠化地貌、改善生存条件的经验,开山造坡,聚土成田,引种引养三七、石斛、金线鲃、柑橘、杨梅、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创立“一县一业”的经济格局,借助开发乌骨鸡产业推动城镇一体化进程。
昔日的西畴,背负着“老三光”的恶名(土地流失光、树木全死光、姑娘全跑光),今天的西畴则创造了辉煌的“新三光”(光彩夺目、光荣脱贫、光明前景)。石岭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20年7月,云南省委印发《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的决定》,号召全省人民向西畴人民学习。如今,西畴已成为山青水净、地绿天蓝、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家园,让人不禁想起《七律·到韶山》中那句著名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由依视路视力基金会携手西畴县教育体育局和“点亮眼睛”公益组织发起的 “睛彩瞳年 点亮西畴”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于2021年12月20~23日在西畴举办。在活动圆满结束后,志愿者们参观了西畴博物馆,探寻“西畴精神”之源。
在西畴博物馆的一面墙上,留下了那些为西畴开山修路的英雄们朴实的话语:
郑清宽:我的简历就是一个从农民到书记的简历。我的人生就是在扶贫战线奋斗了一辈子的人生。
谢成芬:石头硬,但命比石头更硬。
无名者:付出半辈子光阴,换来家乡一片绿荫。
谢成芬,是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名普通妇女。在西畴,她被称为“拼命三娘”,是一个连最硬的石头听到名字都要抖三抖的女人:上世纪90年代,谢成芬从偏僻的外乡嫁到贫困的海子坝村,与丈夫一道起早贪黑地操劳,贷款1万元搞养殖,3年挣了8万元,盖起了全村最好的房子,也获得了村民的信服和拥戴,成了村里第一位女当家;责任在肩,全心全力,带着17户村民的3400元集资款和联名申请书,她一趟趟跑电网部门,磨出了村民们苦苦期盼的电灯、电力,又带着大家在山地里种下了1100亩核桃树,户均种植10亩以上,解决了收入来源。
志愿者参观西畴博物馆
2008年,谢成芬和17户村民商量之后,开始了开山修路的大义。在石漠化地区作业是无比艰难的,而就在路面硬化工程进行得热火朝天时,谢成芬却患上了乳腺癌,且到了中晚期。为了继续修路,她放弃了手术治疗方案,带着大包小包的药回到了现场,一边修路,一边治病。与时间赛跑,向命运挑战,谢成芬隐瞒病情,带领着村民日夜奋斗,苦干3年,贯通了8公里水泥路,打开了海子坝村通往山外的通途。村里的老人跟在修路的队伍后面,每当路向前延伸一段,就在新铺就的路上来回走着,在这一辈子也不曾走过的路上,感受着脚下的坚实,像小孩子一样欣喜。2016年12月,当谢成芬去医院复查时,惊奇地发现癌细胞竟然完全钙化。医生们无不惊叹这一生命的奇迹,谢成芬则欣喜地说:原来苦干修路也是最好的抗癌药。
在西畴博物馆,志愿者们听谢成芬本人讲述了这个生动感人的修路故事。当故事讲完时,现场一片寂静,大家沉浸在她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里,“苦干修路也是最好的抗癌药”这一掷地有声、铁骨铮铮的话语久久盘旋在耳边。我走近谢成芬,握着她的手,向她致敬。这是一双粗糙而有力的手,向我传递着一股乐观和坚韧的力量。这股力量,让我感到振奋,也让我觉得我们是有着同样信念的同道者。从视光之路,到西畴之路,这是一条有志者不断开拓的路,这条路,靠的是信念、希望和年复一年聚沙成塔的坚持。
在石漠化吞噬和生存困境面前,西畴人自强不息,向命运挑战,向贫困宣战,信念如山,意志如磐,托起了一处倔强的精神高地,点亮了一片明亮的希望之光,在石漠上谱写了壮美史诗。
“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句普普通通出自农民口中的大实话,造就了“西畴精神”的内核。这些年里,西畴人累计修建了3000公里的进村通外道路,这是西畴人的生存之路,也是西畴人的希望之路。这些年里,依视路视力基金会与全各国各地的医生们、专家们、行业内伙伴们和公益组织,累计到达全国 27个省区、61个城市、为255万儿童青少年筛查了视力,为21万个孩子免费验配了近视矫正眼镜,视光之路,铺就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之路,也是助力他们发展的未来之路。
在结束这篇随笔时,我又翻开了“睛彩瞳年 点亮西畴”志愿者手册。在志愿者手册中,关爱情怀、专业精神、使命信念,在一行行文字、一幅幅照片中,跃然而出,温暖而充满了力量。
坚守使命,坚持公益,坚信美好,需要系统化设计,以及执行的公益战略、公益运行、公益生态。依视路视力基金会多年探索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条具备了“专业性、持续性、开放性、参与性”特征的视光之路,把视光科学知识、视光技术产品、视光服务流程、视光工作技能,系统地开发和应用起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精耕细作,以开放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将政府、学校、医院、科研、企业、商家、媒体以及员工志愿者都融合进来,形成了高效率的社会化、社区化参与。这一战略公益模式,为凝聚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提供了公益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