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远 张洁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扎根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结构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外在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顺利“进入现场”开展参与观察需要有基本的知识储备、恰当的入场方式和良好的信任关系。在“深入现场”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需要“将心比心”,使自己和研究对象达到“视域融合”,并通过深度访谈达到移情理解。这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悬置”态度保持客观性,而且要在理解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世界的一般规律,从而“跳出现场”达到超脱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理论提炼需要在理论资源与经验事实之间“穿梭融合”,在理论建构与经验研究共同作用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观察法;扎根生活;田野调查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10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53-0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设立以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讨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张耀灿教授指出:“要提倡、鼓励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跟踪调查,因为这是最有价值的应用研究,它需要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而这种研究往往能创造新经验,揭示新规律,形成新流派。”[1]孙其昂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要运用理论思辨法,又要学习应用其他方法,如实证研究、质性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成熟的研究范式,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增强实践品格从而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参与观察法作为田野调查最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深入理解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建构理论,这种“从实求知”的理论建构逻辑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契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法理解社会世界,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扎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理论建构与经验研究的共同作用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
一、审视参与观察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契合性
参与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群体或场所之中,与研究对象长时间的密切接触中体会、理解他们行为和思想的研究活动。最早提出参与观察法的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亲身参与观察特罗布里安群岛的土著生活,详尽地分析了“库拉圈”的交换制度。此后,参与观察逐渐成为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质性研究的核心技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观察法强调从局内人的角度发现、接近和揭示人们日常生活的互动及意义,遵循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意义的理解,而不是从现有的理论概念出发。因此,参与观察法不仅特别适合于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的研究和旨在进行理论阐释的研究,而且所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有助于检验现行理论和产生新的理论。[3]
参与观察法在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在研究方式上参与观察法具有情境性的特点。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进入到丰富、生动的自然情境下,在与研究对象面对面地交往中,体验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社会情境对其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人民群众的行为和思想往往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这种研究方式不仅能够深入到研究对象的意义世界,而且可以对当地的社会情境有感性的认知。其次,在研究逻辑上参与观察法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特点。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过程,了解社会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掌握事件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从而对社会事件做全面和综合的理解,这为获得社会现实的整体性图像提供了可能。此外,在研究过程上参与观察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参与观察法是一种灵活而开放的研究过程,要求研究者秉持“发现的逻辑”,在现场经验和观察中对研究问题和假设进行修正和确定,以从现场中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随时随地调整研究计划。参与观察通常是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到实地寻求资料和“理论性的解答”。[4]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而发问,可以根据现实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观察的内容、对象和范围。
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探寻社会现象的运行逻辑,不仅是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所遵循的研究逻辑。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就是参与观察法的佳作,他深入到工人居住区和工厂,在二十一个月内从亲身的观察和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欲求、痛苦和快乐,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工人道德堕落的根源。[5]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以参与观察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在与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强调不能单靠书面报告,要“亲自出马”、深入地从事社会经济的实地考察研究,提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6]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研究方法与参与观察“面向事实本身”的研究方法异曲同工。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为基于参与观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变化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扎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但是,当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书斋式探讨为主,“悬浮”于社会实践之上,给人一种“坐而论道”、“高谈阔论”的“走空感”。[7]目前,在为数不多的田野调查研究中,虽然有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来分析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但较少使用田野调查最为强调的参与观察的方法。[8]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通过参与观察扎根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将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与自下而上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入参与观察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化基本原理、范畴和概念等基础性理论研究,也需要深入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经验性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法进入不同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提炼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入参与观察法,是社会结构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出的外在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为了社会、更需回到社会,这就需要更宽的视野和更深的思维,这是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出的必然要求。[9]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社会结构转型,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成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们进行解释与分析,而且需要加以归纳、提炼和理论化,从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二、“进入现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如何进入实地调研
1.知识储备
在实地调研之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需要在明确研究主题和选好研究对象之后,储备相关基本知识。首先,研究者需要熟悉地掌握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现有成果。虽然参与观察法秉持灵活而开放的研究逻辑,要求研究者从具体的现实出发建构理论,但是熟悉现有成果可以帮助研究者提前了解该学术领域发展的阶段以及研究主题的相关基本知识,进而在实地研究中发现与现有研究不一样的“社会事实”。其次,研究者需要了解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地方性知识。研究者需要收集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相关的基本情况、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背景材料,了解当地的人员关系、权力结构、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等地方性知识。宏观社会环境往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響个体的行动,塑造个体的生命历程。研究者还需要收集被研究地区的地方志、历史文化等文献资料进行阅读,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社会环境,从而熟悉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用他们习惯的语言进行互动。这些知识储备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顺利地进入到实地调研过程中。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选择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进行参与观察,不仅需要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已有研究成果了然于胸,还需要提前了解所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状况、社区居民状况和社区发展历史等基本情况,这样进入现场才能有的放矢。
2.入场方式
“如何入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能否顺利开展参与观察的首要环节。研究者可以通过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许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渐深入。[10]这种“入场方式”的优点是可以相对便捷的进入现场,收集到相对较多政府部门的资料。研究者也可以通过亲友、熟人等关系,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入。这种“入场方式”的优点是研究者可以相对较快地取得信任,尽量缩短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扩大与对方的“共通性”。在实践过程中,两种“入场方式”可以相结合,取长补短。“如何入场”主要根据研究主题的性质和研究人员的情况而定,可以在研究过程中灵活变动,总的原则是不要引起研究对象的疑虑和反感。
3.信任关系
进入现场后,建立友善和信任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获取可靠资料的重要基础。首先,在入场的初期,要“少说话,多倾听,多观察”。研究者不要快言快语,要仔细倾听研究对象的日常交谈,仔细观察现场所发生的事情。研究者尽量不要引起研究对象的“注意”,要努力了解当地的文化,并获得研究对象的接受。获得接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一种不同亚文化的过程。其次,努力取得“关键人物”的信任。“关键人物”指的是实地研究中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生活世界中的人,他可以帮助研究者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此外,“时间”通常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必要条件。参与观察是反复多次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很多时候研究者需要长时间的互动之后,才能真正被研究对象所接纳和认同,从而建立“朋友关系”。
三、“深入现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如何达到移情理解
1.“将心比心”
在“深入现场”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做到移情理解,首先要设身处地关注研究对象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用自己主观心态体会和感受研究对象的主观心态。参与观察是双向性的互动过程,是人心之间的互动。研究者在参与观察研究对象的同时,研究对象也在注意着作为研究者的我们。“将心比心”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提醒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要保持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仅要对研究对象保持同情的理解,而且要对研究对象保持尊重的态度。如果遇到与自己常识不符合的现象,那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研究对象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田野调查不是一个运用理性获得新奇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研究者的身心自我成长的过程,也可以看作一个研究者自我教育的过程。[11]“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基本的范畴之一,但日常生活中人们社会行动背后的“思想”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总是运用这些‘意在言外’的规则进行交流、调控和协商,而且还在不断地制造着这种‘不言而喻’的默契的规则”[12]。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沉浸式”地体验和观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2.“视域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做到移情理解,需要使自己和研究对象达到“视域融合”,在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在“视域融合”过程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不仅分享了一种时间共同体,而且也分享了一种空间共同体。双方卷入到共同的意识流中,在其中“共同成长”,从而彼此可以相互理解。在参与观察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移情理解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参与观察不再只是对一个固定不变的“客观事实”的了解,而是一个双方彼此互动、相互构成、共同理解的过程。[13]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意义并不是客观地存在于被研究的对象那里,而是存在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之中。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辩证对话中,双方通过互为主体的互动而达到一种生成性的理解。因此,参与观察的过程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共同赋予意义的过程。
3.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参与观察中必须要具备的技能。研究者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研究对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外显行为,通过访谈可以深入研究对象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观察和访谈的配合有助于研究者达到移情理解。
在开始访谈前,研究者需要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设计一个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并不是固定的,它可以在实际访谈过程中进行调整。研究者需要提前详细地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增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语言,从而建立起融洽的访谈关系。同时,访谈时间和地点的确定要让受访者感到轻松和安全。访谈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和情境的影响,舒适、安静的访谈环境和恰当的访谈时间能够让受访者感受到尊重,这也影响研究者收集到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开始访谈过程中,访谈人员要礼貌提问、耐心倾听、适时追问和仔细记录,这考验访谈人员的人际交往、表达沟通、随机应变的能力。访谈的成功不仅需要“将心比心”,而且需要“视域融合”,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移情理解。
四、“跳出现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如何保持超脱理解
1.“悬置”态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要“悬置”自己的态度,避免先入为主,防止以自身的判断代替研究对象的观点。在参与观察前,研究者往往会对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做文献回顾和理论准备,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假设和理论视角。但是,在进入田野调查中,研究者要警惕“概念先行”,防止以自己的研究假设和理论视角来寻找材料和裁剪复杂的生活世界,切勿以自己对于事件的观点来取代研究对象的观点。在参与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身份、价值倾向、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对研究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省。研究者需要“悬置”自己的研究假设和理论视角,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全方位地感知研究对象的生活。自然科学家分析事物较少会考虑背后行动者的内在关联以及研究事物在不同行动主体中的价值。与自然科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思想活动领域,在研究过程中保持“客观性”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里的“客观性”不是把研究者变成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也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发挥研究者的主观洞察力,从而达到“力求客观,绝不冷漠”的研究立场。
2.探究规律
在“悬置”自己态度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以主动感知的态度,在理解研究对象意义脉络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世界的一般规律。普通人对社会世界的构造,就是一级构造(first order constrcuct),而社会科学家的构造则是对社会行动者构造的构造,属于二级构造(second order constrcut)。[14]换句话说,一级构造是行动者从主观出发对于自身行动的建构,而社会科学的构造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所用之建构的建构,所以二级构造必然包含行动者的主观意义。生活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和事实,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与生活世界的行动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行动者对于自己生活世界所发生的事件有一套日常生活的解释,这是普通人对社会世界的理解。在参与观察中,研究者不应该是简单地收集资料,而是要主动感知研究对象对于日常生活的理解。这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明白研究对象语言表达的表面意义,而且要领会研究对象语言表达背后的意涵,还要对研究对象语言表达的整体情境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因此,参与观察的过程就是探究行动意义的过程。社会科学研究者需要在理解普通人对社会世界的解释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和建构关于社会世界的一般规律。正因如此,舒茨才说:“社会世界的科学论题都是针对一般的或特定的主观意义脉络去构作客观的意义脉络。”[15]
五、结语:在理论资源与经验观察之间“穿梭融合”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参与观察最终目的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将参与观察获得的资料进行理论提炼。理论提炼是研究者将实地参与观察所得到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关于社会世界本质知识的过程。参与观察的理论提炼过程遵循理论建构逻辑,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演化发展的过程(如图1)。首先,在相对笼统的理论背景下对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有个大致的想法。接着,在实地中收集资料以确定将要重点研究的题目,分析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行动的意义,依靠研究对象对其“文化”的阐释来界定研究方向。然后,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和访谈收集相关的经验资料,对于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和概括得出初步研究结论。最后,对经验现象反复出现的内在特征进行提炼,探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关联,形成一些概念和范畴的理论阐述。理论提炼不是一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线性链条,而是一个在理论资源与经验观察之间“来回穿梭”,逐渐达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像“拧螺丝”一样反复调校结构逐步修正与完善,从而建构出一般性的理论。理论资源与经验观察在研究过程中呈现出“互构关系”[16],存在着一个相互对话、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经验观察为理论建构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理论提炼赋予经验资料以意义,使经验资料具有深刻性。通过经验资料和理论提炼之间的相互融合,理论变得更加“接地气”,资料所展现的内容也变得更加有深度。
图1 研究过程的逻辑关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接各种错综复杂的挑战,中国经历的社会变迁和取得的历史成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独特之处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法,扎根到丰富多彩的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挖掘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关于社会世界的本质知识。只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相结合,才能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知识生产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9.
[2]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2.
[3] [美]乔金森.参与观察法[M].张小山,龙筱红,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5.
[4]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4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4.
[6] 毛澤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9.
[7] 叶方兴.寻找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记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口述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1):41-47.
[8] 杨威,魏逍.思想政治教育学应注重田野调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1):48-53.
[9] 代玉启.基于社会实验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1):36-40.
[10]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3.
[11] 周飞舟.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21(12):37-54.
[12]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6.
[1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0.
[14] [奥]阿尔佛雷德·舒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9.
[15] [奥]阿尔佛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游淙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6-317.
[16] 钱志远,孙其昂.横纵联合:“互构型”社区治理体系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8(5):87-95.
[责任编辑:孙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