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5-21 11:41刘有升陈丽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刘有升 陈丽静

摘 要:我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大使命,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价值旨归、战略资源和发展蓝图三个维度来看,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部分高校已在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成绩,可从典型案例中获取打造特色地域“长板”、创新特色实践情境、实现特色辐射效应的经验启迪。在分析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从遵循“三因”规律、完善“三全育人”机制、塑造内外兼修风格三个方面入手,增强融入的目标向度、协同力度和空间维度。

关键词:优秀地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融入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2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147-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工作日显紧迫。目前,学者们从多个视角对优秀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比如,关于优秀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普遍认为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丰厚的教育内容和载体资源,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1];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尤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动力,要坚定更基础的文化自信[2]。关于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现状探寻,在肯定教育成效的基础上,认为受多元文化生态的影响[3],高校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的自主意识强度较弱、文化融合效果的实践检验深度较浅、融合过程中载体和媒介的实际运用广度较窄[4]。关于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究,主要是依托地域文化特色[5],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实现校地共生共荣;构筑网络平台,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的宣介等[6]。从总体上看,已有的学术成果为深化以文育人奠定坚实基础。立足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案例分析,并进行前瞻性思考,为深化融入破解难题、擘画新路径,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位的升华意义深远。

一、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地域文化的内涵在学术界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从客体角度认为,地域文化是与地理、社会、历史等因素密切相连,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特色文化[7];另一种从主体出发认为,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区,人类世代传承和创造的结果[8]。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具有独特地域烙印的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融合,优秀地域文化则是一地区文化积淀总和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凸显特色优势,汇聚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培植了革命文化,滋养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引实进虚”的以文化人的价值意蕴,还有“由虚入实”的以文育人的客观效果。

1.从价值旨归的深度看,是中国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关键环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9]一方面,优秀地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以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有利于其树牢正确的价值观,认清并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把为国担当的知、情、信、意、行统一起来,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在这个意义上,优秀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校与时俱进革新教育形式,以大学生耳濡目染的地域文化为内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热土爱得深沉,进而上升为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2.从战略资源的高度看,是中华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途径

当前,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场域,各国纷纷从文化中借力、在文化上发力[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浸润在地域文化之中,有其独特的地方优势,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一是文化选择。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过程,这要求教师通过深入学习、辩证选择,有针对性地将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逐步提高其认知度。二是文化继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立德树人的需要,更加致力于把地域特色文化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通过教育再内化为价值体系,进而使优秀地域文化得以保护并不断继承。三是文化创新。除了要有选择地继承文化,还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才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校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聚集地,注重不同文化的整合效应,能赋予优秀地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之真正“活”起来。

3.从发展蓝图的角度看,是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2]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把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反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3]高校用好盘活具有“三贴近”优势的地域文化資源,进行产学研用结合,可以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象牙塔”内的成果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因地制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当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要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感悟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过程中陶冶美丽心灵,使中华文化宝库中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进一步发掘与展示,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形象建设。

二、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刻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迸发出更深沉、更持久的发展力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教育,习近平更是多次强调文化育人,这为新形势下高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指引了方向。当前,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择取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红色文化、湖南英雄文化、广东侨乡文化分别融入西安交通大学、湘潭大学、暨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总结独特经验,为各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提供有益借鉴。

1.打造特色地域“长板”

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单一传统观念,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把“以文化人”作为对长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发展,追求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动态平衡。宣介地方特色文化,要讲清楚“自己的特色”、讲清楚“突出优势”、讲清楚“滋养”作用、讲清楚“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三个典型案例高校较好地做到了。首先,陕西红色文化具有完整性,是中国各个革命时期的鲜活展现,西迁精神是红色精神谱系的赓续,西安交通大学是一代代西迁人听党号令、筚路蓝缕的产物。2020年习近平到校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师生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贡献。学校把西迁精神融入课堂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活动,实现西迁精神传新人、赋新能,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扎根西部的人才。其次,湖南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如魏源、左宗棠、毛泽东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亲自倡办湘潭大学,并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习近平对湘潭大学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其“扎根伟人故里”,“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湘潭大学不负重托,打造了湘籍革命家群体的宣传矩阵、利用伟人故居进行大课堂的体验式教学,办学特色显著。最后,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侨乡文化独树一帜,浸润于“侨文化”的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2018年习近平到校考察时殷切嘱托要“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学校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追求“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不断擦亮“侨牌”,改革侨校特色育人模式。如定期请专家学者开展侨务专题系列讲座、携手侨乡潮州建立附属学校、形成三地五校区的立体办学格局等。

2.创新特色实践情境

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改革,高校将静态的地方特色文化要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统筹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其实质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在实践中获得一致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高校应以地方博物馆、革命遗址遗迹、民俗文化活动等为教育载体,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情境式、体验式、活动式教学,实现知行统一。三个典型案例高校创设的特色实践情境,可为相应措施的采取提供具体参考。首先,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博物馆以实物和多媒体集中展现了波澜壮阔的西迁史,疫情期间还建设了网上展馆。博物馆巧抓契机,成为讲好西迁故事和弘扬西迁精神的主要阵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成为陕西红色文化的呈现窗口。其次,湖南大学将英雄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大批模范群体,有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杨怀保,“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王达佳,舍身救火英雄夏形义烈士……同时,“模范群体现象”在校内形成“雪球效应”,廣大师生自觉学习典型榜样,营造出“榜样引领崇高事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侨乡是饱含教育资源的生动课堂,暨南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实践团队赴“侨”地开展寻根之旅,团队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让学生在“做”中传承和弘扬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侨商精神,感悟家国情怀。通过发挥“侨”地的“桥”之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润物细无声”。

3.实现特色辐射效应

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不同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可能各有侧重,总的说来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高校已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学理念,使优秀地域文化走出校门、走遍全国、走向世界。三个典型案例高校在这方面纷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首先,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加盟,有效提升了陕西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4]。其次,湖南人杰地灵,湘籍的革命群体构成了英雄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湖南英雄文化有利于加强青年的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湘潭大学继承经世致用的湖湘人精神,自觉承担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推动产学研用结合,致力于建设好、发展好英雄们的家乡,培育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最后,暨南大学积极落实习近平对该校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指示,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着力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旨在破解以文育人过程中存在的“有理传不开”的现实困境,为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能力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剖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对优秀地域文化的重视仍然有待加强,深化融入现状不尽人意,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值得重点关注。

1.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域文化边缘化。一些高校为了获得更多优质生源,侧重加大对学校物质方面的投入。有的高校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地域”被贴上“封闭”“肤浅”等负面标签,转而“舍近求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使得优秀地域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入,最终导致地方资源不能物尽其用。多数教师忙于教学科研任务和教务管理工作,难以抽身去深入了解地域文化,课堂内容重复利用已开发的教育元素,对其它文化形态的结合应用呈现部分空白的状态,这明显降低了地域文化的应用效益。当然,高校中不乏有比较透彻研究地域文化的学者,但其成果往往学术性大于指导性。

第二,融合趋向同质化。目前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或脱离地域文化,偏重于政治思想说教;或盲目地植入地域文化,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浅层化。虽然部分高校文化活动能够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但整体来看,大部分活动还是比较雷同,放之四海而皆准,难以体现高校自身的特点。高校组织的部分地方特色文化实践也不免流于形式,育人初衷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此外,高等教育职称评定中长期存在科研导向的事实牵引,部分前沿热点课题成为反复研究重点,致使人才趋同化、项目同质化,学者研究地域文化的积极性被挫伤,进而限制了优秀地域文化在全社会的宣传覆盖面。

第三,辐射作用局限化。高校本应发挥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职能,对地域文化和地方发展产生辐射作用。但目前高校对地域文化多为简单的需求式应用,或者是专业的学术研究,不具备普适性,进行一般的推广宣传受到了阻碍。此外,囿于文化融合媒介陈旧、宣传形式单一,各高校有关地域文化的成功案例往往局限于校园官网的宣传,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无疑大打折扣。

2.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第一,多元价值观冲击。文化的深层蕴涵实际上是价值观。由于现代互联网的便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关系、鱼龙混杂的外来文化和中国地域文化的关系相互交织,这难免滋生一些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对我国高校产生了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个别高校片面强调物质文化,使教育“产业化”,对隐性的社会实践中的优秀地域文化精神营养汲取力度不大,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出现“走过场”现象。当然,这也给高校师生的地域文化价值取向带来了冲击,甚至出现个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文化自信动摇。

第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在财政机制上,尽管我国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专项经费分配比例不协调,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的人才培育、项目激励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财力支持,导致部分高校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评价机制上,“唯职称”“唯论文”的现象仍然存在,与地域文化有关成果的发表存在院校歧视和内容歧视,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教师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自觉和科研方向的选择。

第三,文化建设较封闭。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打造高校特色文化品牌,是扩大高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部分高校残留传统封闭的“文化怀旧”心理,“文化强校”意识仍薄弱,这对精神文化交往产生阻隔,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形式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加之部分高校文化传承传播主要还是通过旧方式因袭,创新性不足,导致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收效式微。因此,要推动高校特色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开放性的文化建设有待提升,在构建区域文明共同体和面向世界彰显文化自信方面有待加强。

四、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擘画

任何一所高校的办学模式和专业特色,均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可以从不同角度探索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应然性路径,力求实现地域文化发展和高校立德树人更为密切的融合。

1.把握融入的目标向度:坚持“三因”规律

破解多元价值观冲击,使地域文化从边缘走进关注视野,首先要明确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目标和方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5],“三因”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自觉遵循。首先,“因事而化”的“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際情况、学生的思想实际水平。我们要培养出具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人,让教育对象坚定“四个自信”,关键是意识到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坚定文化自信。“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化解优秀地域文化育人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要使以文化人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就要挖掘、整合贴近生活的地域文化元素,运用“浸润式”教学语言。教师通过自身对优秀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用生动鲜活的现实话语去唤醒学生的内在情感共鸣,实现教育活动由“抽象世界”转向“微观叙事”,让“天下事”和“地方事”都真正成为学生关心的事。

其次,“因时而进”的“时”是高校学生身处的时代。“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时代是思想之母,优秀地域文化是时代的思想结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教育与时俱进,利用其生活渗透属性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反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可以赋予优秀地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校尤其要巧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契机,引导学生从党在地方探索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而言,在实践组织上,要充分调动高校团委、二级学院、学生社团等组织者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践需求,精心规划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方式上,要推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组织学生寻访地域文化名人、开展文化基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参与地方文化事务等,打破时空限制,使实践育人常态化。在实践反馈上,要制定灵活多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不仅能够为文化实践活动的查缺补漏提供指导,还能够对学生起反馈激励的作用,充分调动其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生发弘扬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因势而新”的“势”是社会发展大势。当前,国家间的文化较量愈演愈烈。互联网作为文化生产传播的重要载体,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最大变量。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3%。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作为“网络原住民”,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偏移。网内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网外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网络思想问题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化的解决方案。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通过“互联网+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例如,校园网平台销售地域文化文创产品,学生在消费时潜在地接受其背后的独特价值内核,从而使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得以延伸;投资开发介绍地方英雄人物和民风民俗、智慧导览地方文化胜地的掌上APP,实现互联网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提升以文化人的亲和力。

2.提升融入的协同力度:完善“三全育人”机制

为实现不同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绽放异彩,有必要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以提升融入的协同性。“三全育人”就是强调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育人过程的衔接性和育人方位的覆盖性,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17]。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要求高校坚持把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作为目标指向。做好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关键在广大育人主体范畴中的教师。马克思提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8]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提高地域文化的学习能力和传承意识,通过扎实学识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无论课堂内外还是线上线下,实现时时将地域文化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再者,为了使特色文化育人有源头活水,要引育地域文化人才,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利用顶层设计和政策倾斜引导,如健全和完善地域文化师资培训机制、地域文化专项经费使用机制和文化育人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鼓励教师立足本土进行考察研究,系列产出关于地域文化的科研成果,夯实特色办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要求高校统筹各领域、各环节的育人力量。前提是各育人场域要避免“各自为战”,共筑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地方政府应结合地区优秀地域文化资源与国家宏观层面的文化育人要求进行对标,形成地方特色育人方案,为微观层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19]。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历史积淀和办学传统,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建设凸显地域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环境,多样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用立德树人成效检验一切工作。社会服务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在形成某种稳定的特色文化形态后,要充分发挥辐射源作用,为地方企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总之,“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子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关系优化,实现校内校外多方位耦合,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拓展融入的空间维度:塑造内外兼修风格

提升文化建设的开放性,高校应拓展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空间,塑造内外兼修的风格,从区域内外和国内外两个层面着手,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从区域的立场出发,要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地方政府要大力助推高校以地方特色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实现校地的共生共荣。但是,高校追求特色、讲究差异,并不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而是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目标。再者,高校利用地域文化建设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要产生联动效应,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交流,使高校真正担当起“兴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已有一批高校被教育部列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这表明其在以文化人方面取得了实绩,故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报告会等活动形式进行集中探讨学习,将一批可规模化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促进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准确定位、综合施策。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20]“培养什么人”决定了“如何培养人”。其一,坚持政治性。世界文化相互激荡,对中国地域文化来说既是发展,也是挑战。“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大学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主要源泉。”[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地域文化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警惕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二,注重开放性。高校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在助推文化“内兴”的基础上,还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条件的高校要初步构建立体式大外宣格局,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发声;通过国际合作成立文化联盟和研究基地等。以文载道,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2]。

参考文献

[1][3] 阚亚薇,双传学.高校思想政教育的文化担当[J].江苏高教,2020(11):88,91.

[2] 祝和军.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文化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20(7):26-30.

[4][5] 吴秋凤,黄冠兰.黑龙江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80,83.

[6] 刘福来,李东斌.地方高校地域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16(1):157-160.

[7] 唐永进.繁荣地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J].天府新论,2004(5):143-145.

[8] 虞和平.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域文化研究,2019(1):1-2.

[9]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10] 習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11] 沈壮海.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2):5-13+2.

[12]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2).

[13][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47.

[14] 曹继军,张哲浩,唐芊尔.西迁精神:书写知识报国的光荣与梦想[N].光明日报,2021-02-03(7).

[15]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17] 尚磊,王习胜,吴玉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律初论[J].思想教育研究,2020(9):41-46.

[19] 赵耀,王建新.论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共同体”的内涵与建构——基于利益趋同、价值共同和行动协同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1-24.

[20]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21] [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2.

[2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1).

[责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技术文化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