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明 王憬忆
摘 要: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具有共性。从管理学科借鉴该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诉求。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构建属于本学科的案例研究范式,在研究过程中矫正研究误区,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展案例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因研究对象的难测量性、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研究内容的隐蔽性对案例研究的品质、理论、伦理提出了挑战。将案例研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契合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对象,也要守正自身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案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09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47-06
案例研究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它是深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尤其是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情境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时。[1]与调查法、实验法、历史研究方式等其他方法相比,案例研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着重于典型事例的研究,研究内容深入全面,具有灵活、多样和综合的性质。[2]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管理理论创建的重要研究方法,[3]近年来案例研究方法被广泛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等12个领域研究,并形成丰硕成果。作为社会科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将其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中是结合中国特色进行的一个有益尝试。
一、 案例研究:从管理学到思想政治教育学
1.必要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亟待案例研究的补充。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偏重于厘清学术概念、明辨问题本源,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理论的凝练化、抽象化。较单一的理论构建方法限制了理论的深度和科学性的要求。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發展和边界的延伸,呼唤通过更多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构建,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意识形态问题。案例研究一方面通过叙述和描绘有趣的、值得仔细分析的一系列过程、事件、个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现实关怀,走出囿于理论分析的狭小天地;另一方面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经过归纳分析和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构建,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案例研究是融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案例研究方法论等不同学科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系统。通过对逻辑自洽性和内容解释力的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更广,从而构建的理论角度更新、层次更深。两者融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现实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学科,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亟待案例研究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于社会实践,但不是对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提炼,而是包括如何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中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外化于人的行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对外化为行动的关注仍然较少,导致其难以为指导行动提供可操作性的支持,成为“无用”和“不用”的教条化理论。与此相对应,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面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者储备的理论知识也较难进行落地生根、指导实践。案例研究关注现实,通过不同渠道深入调研挖掘信息,并对不同来源信息进行“三角验证”[4]。案例研究的分析过程和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了解复杂的思想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理论的阐释,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回归现实的进路。同时,通过案例研究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出发的意识,自觉肩负传播好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解决好中国现实问题的使命担当,建构具有实践性和能动性的学科知识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要超越仅注重理论总结、概念演绎的小循环,基于真实案例的科学研究、知识应用,优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架构、话语方式和组织形式,遵循从实践到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循环。
2.可能性
第一,研究原则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构“实践-认识-实践”认知规律的依据,与案例研究的原则具有一致性。案例研究强调对现象真实性的忠实、对生活世界的尊重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重视[5]。作为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过程以深入实际或现场撰写的田野笔记为起点,目的在于将现实的细节通过有条理的方式把握并汇总。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形成理论,从而再将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的形成原则与其一致,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有助于认知规律的形成。
第二,研究对象的相通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追求“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6]。这为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案例思维方式提供了本体论依据。但因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人,还包含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7]案例研究以个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研究,通常假定研究对象按照方案行事、做决定或施加影响。[8]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具有相通性,为从个体到群体(组织)的思想观念、价值品质形成规律研究增添了许多有益的佐证。
第三,研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研究所涉及内容的丰富性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主客体的识别、矛盾关系的厘清、思想层面的测度等都需要强大的现实依据和情境支撑。案例研究者通过建立在大量的、丰富的、真实的研究内容上对研究问题细化聚焦,为开展基于案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肥沃的土壤。案例研究中的定性分析与理论思辨方法一致是开展案例研究的基础,定量分析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摆脱“坐而论道”的飘渺感。遵从案例研究中规范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有助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边界,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也为案例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原材料。
二、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的范式
1.研究问题的甄别与形成
案例研究最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注的是思想观念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讨论的就是“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非常适合通过案例研究进行开放的设计和归纳演绎,利用意想不到的视角探索不同寻常的情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高质量的研究问题要以寻找现有理论缺口为动因,具备重要、新颖、有趣、范围适当和可实施的特征。[9]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在甄别研究问题时,首先,需着眼于解决明显的,以及在文献或实践中没有解决或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其次,要利用自己的真知灼见与开创性目光聚焦于范围适当的研究问题;再次,利用有趣的问题来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最后,研究问题需要具有实践意义,结论具有可操作性,为思想政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案例研究遵循以往研究问题产生的规律,但更具复杂性和非线性。首先,研究问题一般来源于对实践的关注和热点的捕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对时效性的需求,从近期的热点和当下的困惑进行切入是研究问题形成的第一步也是重要切入点;其次,好的研究问题需要扎实的文献综述。文献作为案例研究者识别研究机会的重要来源,需要研究者提纲挈领地从高水平综述性文章或标杆文章切入,展开扎实的文献综述工作;最后,研究问题的形成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交互。确定研究问题一方面来源于理论驱动,研究者基于现有文献的鸿沟提出研究问题;另一方面,以现象驱动,通过对现实情境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但大多情况下,研究问题更容易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田野调研和文献研读的交互过程中。综合来说,确定问题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现实聚焦、思辨批判、反复对比三重合力共同作用,也是在多维合力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张力。
2.研究方法的选择
(1)基于研究问题的方法选择 每种研究方法都可以服务于三个目的——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将案例研究方法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应如此,不仅能成为一种解释性策略,也适合用于描述或验证某一命题。在同一个案例研究中可能会用到某一种方法,也可能使用多种方法。描述性案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能让研究者对案例进行深入了解,并获得丰富资料。[10]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强调个案的典型性和极端性,选择带有鲜明特征的描述性案例尤为重要。描述性案例研究的难点在于分析特殊的社会情境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者必须厘清主题覆盖的范围、取舍细节的详细。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当新的热点出现时,已有的文献不能解释或回答所要研究的问题,需要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进行理论构建。在探索性研究中,需要研究者以定性归纳为主,通过直接观察社会现象的自然形态并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将案例故事转化成理论元素。解释性案例研究注重因果推理,每项案例都寻求解释一系列事件如何以及为何发生,[11]研究方法难度最大,但对提升思政领域研究的科学性意义最大,对思政工作的指导性也最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解释性案例研究可以借鉴实验研究的方法,寻找和检验竞争性解释。如果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伪竞争性解释,最初的解释和讨论科学性也会更强。
(2)基于理论构建的方法选择 进行理论构建是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步骤。归纳式和演绎式也是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两种主要方法。归纳式理论构建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强调案例的特殊性或代表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从观察生活中寻找建立普遍性原则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给定事件的秩序,做到透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概括出理论命题;相反,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从“为什么”推演到“是否”。[1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就在于在通过案例本身挖掘出“整体关系”的轮廓,在理论构建阶段探求体制机制模式。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哪一个在现实中言之有理。[13]
(3)基于时间维度的方法选择 针对研究问题的不同,对案例数据收集分为横截面和纵向两种。横向案例是对同一时间点的现象进行观察,常用于描述性案例和探索性案例。[14]纵向案例对同一现象进行多个不同时间点上的研究,揭示所要分析现象或问题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5]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横向研究聚焦于分析和比较属于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或具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等特征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思想和行为特征。纵向案例有助于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社会中的思想政治现象进行调查,收集该社会现象在当时的资料,将这些资料结合起来分析,以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联系。
3.案例数量的确定
(1)单案例与多案例
在通过案例构建理论的研究中,案例的数量不是区分案例研究好坏的标准,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才是构建优质案例研究的一般范式。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各有优势,适用情境也不相同。选择案例数量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讲更好的故事”或“建更好的理论”,而在于是否有更多的信息可以从增加的案例中获得。
“讲好故事”是案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步。单案例研究只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社会现象、一个社会个体特征,能将案例故事最大化限度的还原,是多案例或其他实证研究无法做到的。[16]首先,单案例对案例要求极高,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更多运用于与研究现象高度相关的代表案例,如青少年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出现的极端思想问题,究其生成逻辑与纠偏;其次,单案例研究需要选取有启发性的思政现象。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启发性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和理论的更新;最后,单案例的研究方法能在纵向案例中发挥优势,精准揭示案例是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适用于分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现象。
然而,情景丰富的细节描绘易产生认知偏差。案例研究的目标不能局限于案例的故事性,也要着眼于多案例背后的概念逻辑。多案例研究遵循理论抽样的原则,通过复制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以识别出被分析案例单元的相似性和异质性。多案例研究通过对比探寻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过程、要素以及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亟需深入探讨的话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开展多案例研究有助于构建更普适的理论。
(2)整体案例与嵌套案例 整体案例是指仅考察某一组织或项目的整体性质,而嵌套案例是指在一个研究中存在一个或多个不同次级的分析单位共存的研究方法。[17]采用整体案例或嵌套案例,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现象或问题的性质。嵌套案例要求研究者对所关注的核心现象在单个组织中的多个分析层次上,并对各分析层次的每一个研究节点进行调查。人的行为有许多生成机制,次级分析单位能够帮助研究者拓展研究范围并对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整体案例要求研究者更多关注主要分析单位。研究者在开始研究之前,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对分析单位进行详细界定,善用辩证法中的“两点论”与“重点论”,以确保所选案例与研究问题的关联性。
4.研究开展的过程
对于研究过程的梳理有助于研究者进行规范方法的应用,在参考艾森哈特对案例研究步骤界定的基础上,[18]借鉴关于案例研究的三阶段分法,[19]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的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研究者进入现场搜集资料前进行的准备,主要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界定分析单元、选择案例行动范式等。特别要关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的选择,如通过三角验证,强化研究基础证据的综合。[20]充分的准备、周详的思考能有效提高案例研究的质量。执行阶段。研究者在执行阶段进行案例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证据的分析,如有需要还要进行案例资料与假设的链接。案例研究的资料主要有六种证据来源。[21]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同问题,案例资料的主要来源也会不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问题的特殊性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研究者主观性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在厘清所有资料后应严格遵循研究步骤和方法,跳出个人认知和偏见,基于客观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执行阶段对方法的严格遵循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掌握浮现的证据和特征,提供多维论据,提高案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对话阶段。对话阶段需要与矛盾和相似的文献进行对话,是构建内部效度的有效手段。研究者在熟悉思政领域相关话题的文献后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新的动向,不断强化理论水平。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要求研究者对案例进行追踪研究,做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22]对话阶段的目的在于理论或概念契合案例,完善研究成果。
5.研究误区
(1)从复制到创新 从1989年艾森哈特于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上发表的经典文章“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至今,案例研究方法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已有三十余年。虽然近年来案例研究的一些技巧在不断更新,但直到今天艾森哈特当年对“如何开展案例研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她于2021年发表的文章《What is the Eisenhardt Method,really?》里所提及的案例研究范式也与当年基本相同。因此,将案例方法借鉴和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时一定要注意对研究方法基本范式的遵守,包括设计周密的研究方案,客观地收集、呈现和分析数据等,不能想当然的增加或删减步骤。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其特殊性,变量具有难测量性,这就需要对研究方法中的具体技巧进行学科化构建。如在原先的“三角验证”中增加“行为观察”进行“四方验证”、通过“迭代验证”以确保搜集资料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2)教学性与研究性的区别
在案例研究方法中,“案例”既是内容,也是工具和方法,强调的是研究性。而经常与之混淆的教学型案例是作为一种举例说明,强调的是说明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转化的逻辑,将课内课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课堂内外的共建共治。[23]教学案例的数据可以被操纵用于教学目的。而案例研究的过程包含一整套成熟的程序,必须遵循正式的方法步骤,包括前文所述的准备、执行、对话三个阶段,所有的研究方法与实证材料都是相联系的[24]。在案例研究需要研究者真实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资料,任何资料都要经得起审核,信度检验也扮演审核者的角色,以降低、减少研究中的错误和偏见。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案例分析也不是案例研究,而仅是案例研究的一个部分,是在严谨的研究设计框架下对所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或支撑研究结论的过程。
(3)定性与定量的融合 通常情况下,案例研究主要通过访谈、文档资料、观察等方式收集定性数据,被误读为是定性研究的可互换概念。[25]但实际在案例研究中,也可以通过文本分析或结构性内容分析的方法,识别、提取和编码关键词、主题、某种陈述或故事性描述,转换成定量数据的形式。案例研究可以只使用定性数据或只使用定量数据,也可以两者同时使用,产生协同效应。[26]定量数据有助于研究者察觉隐藏的关系,避免被定性数据生动形象的表象迷惑;定性数据擅长揭示由定量数据揭示的关系背后的基本逻辑、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案例研究可以基于定量研究的数据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再通过定性研究解释说明这些关系,成为定性与定量的融合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展案例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展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虽然案例研究在管理学已有较成熟的应用,但最开始使用时也遇到了诸多质疑和挑战,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发展完善起来的。将管理学中较为成熟的案例研究方法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相关研究,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1.研究对象的难测量性是案例研究的品质挑战
案例研究的品质评定适用于社会研究常用的四种检验:建构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和信度。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难测量性是案例研究的品质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27]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不应割裂人与人思想之间的联系,人的思想、观念、品德是一种难以捕捉的精神性或观念性的事实,往往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在表征(语言和行为)才能得以表达与呈现。而在这样从思想到外在表征的过程中还受到主动性和隐蔽性的限制。案例研究虽然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也会运用扎根、田野等多种方法深入案例中搜集各种数据,但由于以往研究中缺乏对思想层面相关概念进行可测量的探索,且变量的测度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隐蔽性,案例调研搜集数据难度较大且质量不够稳定,这会对案例研究的建构效度和信度带来较大影响。同时,由于依托于个体或群体的细节研究,会较大程度上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且人的思想形成是长期受外界多来源因素的影响,对案例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带来一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实践效果都需要通过人来体现,研究对象更为复杂,变量也更多,研究对象测量难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针對研究对象难测量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变量的澄清,特别是一些常用变量,要形成有代表性的测量方式或量表。同时在借鉴心理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通过“外在表征测量思想”的范式。
2.研究问题的敏感性是案例选取的理论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于人的全生命周期,饱含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管是思想观念、政治观点还是道德品质,相关的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而案例研究所选取的个案要求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在进行案例选择时一般会关注特殊情况。极端个案为案例研究提供机会,对其进行调查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改进这些问题,而且能够促进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特殊情况和极端性的要求又放大了敏感性,如何兼顾案例选择的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理论挑战。在个案的选择中分为正向案例和负向案例。一般来说正向案例更易选择,调研过程也更容易开展。而负向案例的选择和调研过程对研究者都具有较大挑战。如何将抽象的研究问题分解为具体的、不带评价性和导向性的访谈提纲十分关键。在基于人类事物或行为的相关研究中,访谈是案例研究资料的重要来源,[28]但受访者会感到隐私受到侵犯而拒绝回答,或由于社会赞许性而给出不诚实回答。[29]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针对敏感性的研究问题需要案例研究者具备更专业的提问技巧,以增加受访者真实回答的意愿,遵循案例研究中描述性理论构建原则。兼具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访谈方法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的关键要素。
3.研究内容的隐蔽性是研究过程的伦理挑战
学界对于“自愿参与”和“对参与者无害”的研究伦理规范越来越正式化,形成“知情同意”的共同理念。[3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展案例研究,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案例研究内容和所需的分析数据大多时候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简单问答就可得出,而需要长期深入案例的组织或个人层面,通过有“技巧”的方式,获得可能被个案有意或无意隐藏的内容。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既遵循研究的伦理又获得有效性数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的一大挑战。同时,由于案例研究需要在研究和论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例证,对案例资料需要较为详细的描述,在面对较为隐蔽的研究内容时有可能涉及泄密和超出匿名的范畴。如研究对象可能在例证或分析中找到自己的数据,被冠以不爱国、信仰不虔诚等负面研究结论,间接威胁其重塑自我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案例研究既要把握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展现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又要保护研究内容的隐蔽性,努力寻求两者的最佳平衡。伦理挑战呼吁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建立起学科的伦理标准。
将案例研究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要守正研究方法原有的范式,也要契合新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特点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真理感召力、思想吸引力和逻辑引领力的学科。开展案例研究既不能“闭门造车”,只专注于构建理论和文献梳理,忽略了对实际的关注,也不能完全束缚于参照理论,形成案例验证理论的学术误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构建理论和实践应用上都有了很大进展。新时代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更多的创新,这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研究方法并无高低之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都要遵循特定的逻辑,也有其优势和劣势。将案例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质性材料的归纳总结和定量数据的实证分析融合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从定性到定量、从纯理论思辨到科学性建立的有益发展。
参考文献
[1][17][21][28] 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19,67,127-142,136.
[2][5] 李志,潘丽霞.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296-297,291.
[3][18] K-M Eisenhardt.“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532-550,532-550.
[4] M-G Pratt,Kaplan S,Whittington R.Editorial essay:The tumult over transparency:Decoupling transparency from replication in establishing trustworthy qualitative research.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2019:1-19.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
[7]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83-188.
[8][10][11][24] 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59,60,101-102,59.
[9] J-A Colquitt,George G.Publishing in AMJ-part1:Topic choi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enal,2011:432-435.
[12][13][14][30]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20-21,71-73,96,30.
[15] 姚明明,吴晓波,石涌江,等.技术追赶视角下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一个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4(10):149-162.
[16] 李亮,刘洋,冯永春.管理案例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48.
[19]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6-216.
[20] 陈春花,刘祯.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综述[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2):175-182.
[22] 李志,潘丽霞.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313.
[23] 戴艳军,汪晶晶,段中卫.赓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6):16-21.
[25] Robert-K Yin.The case study crisis:Some answer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1:58-65.
[26] 凯瑟琳·艾森哈特.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8.
[27] 陈万柏,张耀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8.
[29] 宋穎潇.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的实证研究与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9.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