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熟悉的歌谣又在耳边响起,此时千家万户的人们都在愉快地为新年做准备。大人们兴高采烈地置办年货,孩子们憧憬着穿新衣收压岁钱,浓浓的年味气息一下子就扑面而来。漂泊在各地的游子也要急匆匆地往家赶,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和亲友团聚更让人幸福的了,更让人魂牵梦绕的还是那一顿回味悠长的年夜饭。
做年夜饭的食材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大约从一入腊月开始,有时候更早,父亲就开始忙活了。我家附近有五个集市,每五天循环成集一次。那时候农村人都不外出打工,农闲季节里有的是时间。大家几乎每个集市都去逛一番,一是挑选自己喜欢的年货,二是比较一下哪个集市的东西便宜。农村人靠着一亩三分地,赚钱着实不容易,能省一分是一分。但是年货的行情并没有规律,有时早买的便宜,有时晚买的便宜。
有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天气突然暖和起来了,天天像春天一般温暖。那时候农村很少家里有电冰箱的,因为担心买的肉短时间里吃不了会坏掉,每家买的肉就少了很多,结果大年三十那天很多商家还积压着很多肉,最后只好以便宜一半的价格处理了。
父亲购买年货也是一样的仔细。有一些年货,比如山药、萝卜、地瓜等,它们的保质期比较长。父亲会在入冬时就准备好了,因为那时候最便宜。父亲先在院子一角挖好一个土坑,又从河沟里拉回来一些沙土,把山药、萝卜、地瓜整齐地摆在坑里,摆一层就盖一层沙土,一般要摆十层左右,还要在中间竖直插一把玉米秸,用来透气。最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麦秸用来保暖。经过这样的存放,即便到春节扒出来也是新鲜的。
有些蔬菜如果买的早了会枯萎变黄,如葱、芹菜等。父亲会在厨房的一角放一个大筐子,先铺上一层湿润的沙土,把葱、芹菜等立在里面,再撒上一些沙土埋到根部以上大约一半的位置。有水分的滋润,也能保存很长时间。
买来的鸡鸭鱼肉存放的方法更有意思。冬天下大雪的时候,父亲就带领我们把院子里的雪都清扫到院子一角的阴凉处,堆成一个雪台子,差不多有一人高。父亲用铁锹挖一个大洞,然后把这些鸡鸭鱼肉用绳子拴好塞进去,最后用破棉被盖住。这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柜,能持续到春节不融化。什么时候吃它们,把绳子往外一拉就行。
大约过了小年开始,父亲就开始做年货了。我们一般是先做年馍花糕。前一天父亲把豇豆、红薯、枣洗干净,去除杂质,用温水浸泡,这是做“团子”的馅料。母亲把萝卜绞成丝剁碎,把粉条虾米用温水泡开也剁碎,这是做包子的馅料。父亲又把面粉加入酵母,加入温水,揉制成大面团,放进一个大筐里,又搬到一个床上,用被子盖严实了,让面团发酵膨胀。
第二天五更天,父亲和母亲就起床了。先看看面团膨胀得如何,如果不够大,就放一个热水袋进去,提高面团的温度,发酵会快一些。
母亲烧火,父亲把豇豆、红薯、枣放进大锅,再加上水、白糖,把它们煮至糯软,搅拌均匀,盛在一个大盆里。又把萝卜丝、粉条、虾皮炒熟,也盛在一个大盆里。然后简单吃一点早饭,就开始做年馍花糕了。
我的主要任务是烧火,通过计算时间判断一锅馍是否蒸熟。父亲把面团挖出一捧来,在案板上使劲揉搓,然后拉成一个长条,又切成小段,用擀面杖擀成圆片。母亲则把面片填入红薯馅料,收口成型,一个团子就做好了。等数量差不多的時候,父亲就把它们摆放在锅里的箅子上大火蒸。
为了能早一秒吃到这喷香的团子,我把火烧得特别旺。等蒸笼里的热气冒出来的时候,馍香味就飘满了灶前灶后。团子终于出锅了,我咽着口水接过父亲递过来的团子,虽然有点热,一口下去,豇豆红薯大枣混合的香味就入侵了身体每一个细胞。一个不过瘾,再来一个,往往第一锅团子会被大家吃下去一半。在那个生活不易的年代里,能吃上这一口馍馍是一种何等的幸福啊。
包子的做法和团子大致是一样的。只不过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两种口味,可以满足一家人不同的吃法。
除了团子和包子,父亲还要做一些花糕。花糕的形状有很多。把小面团搓成条状,圈住一个红枣,用菜刀在上面切上花纹,一个个呈放射状一圈圈粘在一个圆形的面托上,这也是最常见的花糕。也有做成燕子形状的,有做成龙凤形状的,也有做成春字形状和福字形状的,最有意思的是做一只小猪,在猪的屁股里塞入一枚洗干净的硬币,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大约腊月二十六七时,父亲开始炸丸子,炸鱼,炸素鸡,炸黄面肉。母亲把一大桶油倒入锅中,大火烧沸。父亲把调制好的松软面团用手挤成一个个小团丢在油锅里,面团周围马上会冒出许多小气泡,等气泡变少,面团外围颜色渐渐变成焦黄色,就代表差不多熟了。母亲用笊篱把丸子捞出,放在一个盆子里。每一年父亲都会炸一大盆的丸子,在过年的时候,蒸热吃,或者和粉条海带一起炖着吃,都是异常的美味。
父亲把五花肉剁碎,加入鸡蛋面粉佐料,倒入少许水搅拌,然后用两手拍打成一个巴掌大的圆饼,放入油锅炸熟,这就是素鸡饼子。把切丝的五花肉用鸡蛋液拌了,再裹上面粉,在油锅里炸至微黄,这就是黄面肉。趁着热油锅,父亲还会把剁好的鸡块,收拾干净的鱼放入油锅里炸熟,这些都是过年待客的佳品。
除了油腻的荤类年味,还要蒸甜米。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泡上几个小时下锅,等水开就捞出,再放入洗干净的葡萄干和红枣片,如果再加入山药片味道更好,分别盛放在一个个碗里,大约半碗即可。在碗中央用手指钻一个小洞,倒入刚刚煮米剩下的汤水,大约没过米一指甲盖的高度即可。蒸甜米费工夫,仅是烧火蒸熟就要几个小时。父亲在大火蒸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封火把甜米焖上一夜,待第二天糯米就会松软可口。那一股清香味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一般春节前一天,父亲才会煮肉。把猪肉从雪洞里取出来,先烧一锅热水,把一大块肉放入水中解冻泡软,洗去血迹杂物,用夹子仔细地拔掉肉皮上的毛。父亲用一把锋利的刀细细地把肉皮刮一遍,然后把骨头和肉分离,分割成巴掌大小的小块,放入锅中煮,半熟时捞出。用蜂蜜或糖水涂抹均匀,入油锅炸出焦红色,再切成小块,放入八角、肉桂、陈皮、花椒、葱、姜、蒜、酱油、盐等,小火慢炖,收紧汤汁,口感黏稠时盛入家中专用的肉盆里慢慢享用。
随着三三两两的鞭炮声,除夕踩着欢快的脚步款款而至。天色还没有暗下来,母亲就开始张罗了。第一颗星星跃上树梢时,先前准备好的食材翻腾在母亲的手中,化作了各色美食欢欢喜喜地上了桌子。父亲母亲坐在圆桌里首,我们分列两边,欢声笑语被我们一家人围在了中间。家中那只黄狗也照例乖乖地盘坐在门口,等待分享年夜饭。父亲很高兴,他用自己粗壮的双手托起了家的希望。母亲也高兴,她把善良和疼爱缝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衣角上。最开心的还是我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穿上了新衣服,还有长辈给的压岁钱。每个人的幸福洋溢在酒杯里,交织在筷子间。欢声笑语伴着年夜饭的香味从东家窜到西家。整个村庄灯火通明,芳香四溢。
时光荏苒,才几十年的光景,年夜饭的情景已大不相同。如今超市的货架上,一年四季都堆满了各色蔬菜、鸡鸭鱼肉。家里的双开门大冰箱经常被塞得满满的。即便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蔬菜水果,此时也变成了家常便饭。每个寻常的日子里,想吃什么都能实现,再也不用等到春节,只不过已没有了小时候那种特殊的味道。这些年,除夕夜去大饭店家庭聚会又成了新风尚。在富丽堂皇的酒店,欢乐的气氛此起彼伏,大红灯笼映照着每一张幸福洋溢的脸。
丰盛的年夜饭是对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年的一个犒赏,无论过去的日子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水,又或者经历了哪些伤心与坎坷,这一刻,在打扫一新的院落里,点燃虔诚的烛火,用一桌子的美味温暖每个亲人的心。充满欢声笑语的年夜饭又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展望与希冀,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大家诉说着新年的打算,未来的方向。
鞭炮声声年味浓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地近了,隐隐约约听到了鞭炮的声音,似乎闻到了鞭炮炸响后的硝烟味。这种味道能让我沉醉在儿时的梦里,弥漫的烟雾中一个个紧张与快乐并存的脸庞将我一次又一次拉回曾经难忘的岁月。
刚一放寒假,村子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世界。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每一处都是我们的吵闹声,冰冷的空气也因我们的欢声笑语温暖了几分。去池塘上滑冰,或者是甩陀螺,又或者去四奶奶家的院子里捉迷藏。要不就是单腿站立,两手抱住另一只脚,与对手顶撞。力气小的就会被撞得人仰马翻……
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鞭炮。鞭炮属性刚烈,恰好符合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古时候人们燃放鞭炮是为驱除鬼怪,演变到现在,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迎接喜庆,驱除晦气。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宋代王安石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已是中华民族过年时不可缺失的一种仪式。
每到岁末,农家人辛苦了一年,此时手里已然宽裕了许多。经不住孩子的纠缠,大人们也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用不了多久,这些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就会变成村庄上代销点里的鞭炮。鞭炮实际上是两种,细小的叫鞭,粗大的叫炮,爆炸威力和声音都不一样。鞭炮买回来肯定是要放掉的。把鞭炮头朝上放在空地上,划着一根火柴,慢慢地靠近引线,然后迅速收回胳膊,以防鞭炮爆炸伤到手。但往往因为紧张,火柴的火焰还没有碰到引线就把手收回来了,发现没有点燃引线,就再来一次。有时候反复几次才行,胆子小的不免会被大家嘲笑一番。
当然有胆子大的,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鞭炮頂部,把引线弯向根部,用大拇指甲使劲掐在引线上,剩下的两个手指夹住火柴盒。左手取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上划燃,去点燃引线,等引线燃烧接近掐着引线的指甲盖时,迅速向上方扔出,鞭炮就会在空中爆炸,引来大家一阵羡慕。胆子小的始终不敢这样做,他们就去奶奶的香炉上取一根香来。用长长的香去点燃鞭炮,就不用担心炸到手了。没有香也有其他办法,用一根木棍伸进做饭的锅底,把前头烧红了,就可以去点燃鞭炮了,再大的炮都不怕。胆子练起来了,我们就不满足这简单的玩法了。
有一天虎子从家里拿出来一个铁质罐头盒子,把我们招过来看好戏。虎子把一个炮放在地上,然后把罐头盒子反扣在炮上,露出引线。虎子点燃引线,撒腿就跑,刚回过头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后,盒子腾空而起,高高地蹿入天空又落下来。这个玩法着实让我们兴奋,可是那个年代不是谁家都可以吃到罐头的,即便有也被大人们改造成放盐放油的容器了。少年的模仿能力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二龙在粪坑边上捡到一个破旧的陶瓷瓦盆,小伙伴看他表演。在我们的期待中,瓦盆被炸成了无数碎片。二龙很失望,我们都哈哈大笑。
农村孩子野得很,上天入地,无所畏惧。我们会把点燃的鞭炮扔在小水坑里,结果炸得每个人一身泥水。也会在厚厚的冰上钻一个小洞,把鞭炮塞进去,鞭炮会在冰下炸出一团烟雾。
零花钱买到的鞭炮终究有限。玩不了多久,就手中空空了。那时候供销社里的火药一块钱一斤,引线五角钱一卷。于是虎子就想到了亲自制造鞭炮。虎子撺掇我们把家里的旧书废纸集中起来。我们在虎子的指挥下,先把旧书纸割成鞭炮高度的纸条,再用一根细一点的筷子卷纸条,等差不多像鞭炮粗细时用面粉糊把纸筒粘牢,然后用泥巴堵住一头。晒干之后,在纸筒中灌入火药粉,插入一段引线,最后用碎纸屑把筒口塞牢。
第一支鞭炮终于“问世”,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到院子里,由虎子亲自点燃。在期待的眼神中,一声巨响让小伙伴们跳了起来。随后我们各自动手,制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鞭炮。后来东庄的小伙伴听说了,也来学习。那些日子,好不热闹。
除夕的晚上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大家不再放鞭炮了,专心致志准备捡炮筒。因为种种原因,燃放的鞭炮中总有一些不能正常燃爆,我们称之为哑炮。还有的鞭炮因为两头堵塞不够紧实,火药被点燃后会喷出来,而不能爆炸,最后变成废炮筒。
天刚刚黑下来,大家捡炮筒的袋子就准备好了。袋子是各种各样的,有用自己的书包的,有用化肥袋子的,有用父亲的公文包的,也有的啥都不带,就装进自己上衣的口袋里,不过这样有风险。有一次二龙和我们一起去二章爷家捡炮筒,等我们回到门外显摆自己的成果时,发现二龙的口袋在冒烟。原来二龙捡的炮筒有一个火还没有灭就被他塞进口袋里了。
除了袋子,有条件的还可以带着手电筒。那时候农村没有电灯,半夜时分院子里一片漆黑。想在爆炸后的鞭炮碎纸屑中找到炮筒,只能靠手摸。如果用手电筒肯定方便,能多捡很多炮筒。
除夕半夜时分,大人们早早地起床,烧香磕头,下饺子,然后把我们喊起来吃年夜饭。其实我们的心思都在捡炮筒上,哪里顾得上吃饺子?胡乱吃了几个,拿上袋子,直奔出门。
大街上黑咕隆咚的,鞭炮的烟雾弥漫,空气中全是硝烟的味道。农村放鞭炮通常把鞭炮用一根长过屋顶的杆子举在院子中央。根据鞭炮的火光和声音,很容易判断谁家在放鞭炮。一阵小跑,钻进最近的一家。
此时鞭炮火光闪耀,我们不敢靠前,站在大門口捂住耳朵。当看到最后一个鞭炮落下来,便饿虎扑食般冲了过去,在地上寻找炮筒。如果主人家的鞭炮受了潮,就一定会有许多不能爆炸的哑炮,我们就捡了便宜,一次能捡十几个甚至更多。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摸了半天也只捡一两个。因为村庄里大多人家都在半夜十二点开始放鞭炮,所以从一家捡了炮筒以后,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这样差不多能持续到早晨。有的人家怕冷,又或者懒,天亮了才下饺子放鞭炮。
经过一夜的奔波,每个小伙伴都是大获全胜。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能捡几百个炮筒。谁能想象得到,一个小孩子身体里竟然藏着那么多的力气!
天亮之后,村里的大人们忙着去给街坊邻居家的长辈拜年,又或者站到大街上拉家常。一年之中,也只有这一天是农人们最轻松、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因为从“年关”过来了,换了新年,以前所有的辛苦、困难、悲伤、痛苦,所有的悲欢离合都丢在了旧年。
我们小孩子顾不得这些,我们要带着战利品去炫耀,比谁的炮多,谁的炮大。如果谁捡到用彩色纸卷制的炮筒,那一定会让大家羡慕一阵子。
捡来的炮筒有很多的玩法。把娘纳鞋底的粗棉线截一段,再挑出若干废炮筒,拦腰把它们串在一起,然后在腰上围一圈,扮作战士的子弹匣;又或者用棉线把废炮筒首尾穿起来,挂在脖子上做项链;也可以用来赌:在一面墙前一米的地方划一条线,人站在线外,把手中的废炮筒使劲扔向墙面。谁的炮筒弹出落地的位置远就算赢。这也是春节后这段日子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游戏。
哑炮里面有火药,不能拿来玩。我们一般是把它们剥开,取出里面的火药集中在一个瓶子里。有了火药,就可以有许多应用了。把一张纸剪成几个小块,在每一块纸上放一点火药,然后像包西药片一样包好,放在一块砖头上,拿一把锤子用力去砸纸包,会发出鞭炮一样的声音。也可以从废弃的地排车轮上拆一根辐条,在前端四分之一处折成九十度,螺帽旋出一半,口朝上填入火药,再用一根铁钉塞住口,然后口朝下用力敲击,同样会像放鞭炮一样。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会用自行车链条和粗钢丝制造火枪,外观真的像一把手枪。在枪膛里装入弹药,举起火枪,扣动扳机,一声巨响,玩火枪的真神气。后来我们也学会了制造火枪,还在枪把上拴了红布条,每天村东村西地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红军。
这鞭炮放了一年又一年,每一次都给人一股力量,激励着我奋发,催促我进步。每一个响声都代表了生活的提升,它是一支进行曲,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它是一曲交响乐,弹奏出共同富裕的幸福音。
现在党和政府倡导过绿色年、环保年、文明年,许多地方都开始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但是鞭炮仍是许多人抹不去的记忆。你可以和我一样,带着儿时对鞭炮的记忆,享受每一个浓浓的年味,享受今天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魏军,山东省曹县人。散文作品《故乡没有冬季》《一罐咸菜》发表在《山东散文》,散文《二爷的旱烟袋》荣获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二等奖。另有诗歌、小说发表在《牡丹晚报》《鲁西南文学》及网络媒体。
(责任编辑 陈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