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禹,黄 伟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江苏朝乾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是城市居民在城市中共同使用的公共场所,在该公共场所中,人们可开展各式各样的交流、交往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一项公共资源,它与城市中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共同肩负着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便利的使命,因而,在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中,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旨在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适宜生活、活动的有利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凸显,乱拆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影响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城市建设人员应明确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并切实开展好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工作,让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可以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是城市公共生活、活动的焦点,可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别于其他空间形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时代性 不论是哪座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由此决定了每座城市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木构架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建筑特征,钢筋混凝土则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征。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其居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因此,唯有设计出良好的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2)主题性 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社交、文化、娱乐等各种主题,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作为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也具有一定的主题性。为表达不同的主题,设计者会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空间场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3)统一性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与人的情感体验是一个有机整体,空间场景中的各项要素都无法脱离这一整体。为实现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的整体统一性,必须建立起空间场景中各类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类型多种多样,依据其不同的功能,主要划分为商业性空间场景、纪念性空间场景等。其中,商业性空间场景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其与商业活动有着重要关联,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活动区域,表现出商业性、密集性、快捷性等特征,并可切实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游憩、社会交流等需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中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商业广场、商业街等商业空间形式,由于商业活动具有人流集中、人员密集等特征,因此要求商业性空间场景必须设置良好的疏散通道,从而保障大众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商业性空间场景还应拥有良好的商业氛围,如此方可吸引更多人群到此进行商业活动。纪念性空间场景旨在纪念发生于该座城市中的人物、事件,这一空间场景形式有着极强的主题性,通常处在城市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是纪念性广场,或是历史人物故居,或是历史事件发生地等。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首先应遵循实用性原则,有效明确所设计的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的具体类型、用途。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以城市居民为使用主体,所以,实用性原则即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切忌单纯强调视觉层面的感受,倘若丧失了其实用性,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的利用率便会大打折扣,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此,在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科学分析城市公共建筑空间的用途,使人们在公共空间场景中切实领略到城市规划建设带来的便利,满足城市居民的多元需求。
在开展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中,应注重贴合城市发展规律,遵循适应性原则,切实保证城市整体的适应性。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规模、人口数量均不尽相同,因而在进行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时,应结合城市实际承载能力,切忌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过度使用。比如,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中,道路交通设计应贴合城市实际发展需求,切忌太宽;在公共休闲空间场景设计方面,应结合城市经济水平及人口密集程度,尽可能做到少而精。另外,公共建筑的规模、高度也应与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相适应。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还应重视城市中原本的人文景观。人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在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中必须做好对城市中人文要素的挖掘提炼、开发保护工作。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人文资源,将这些资源与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升空间场景的内涵,还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城市商业性空间常见的设计手法有构成手法、移植手法以及异化手法等。其中,构成手法作为一种创造性手法,主要是通过遵循对立统一的原则对元素予以排列组合,进而为人们带来一种形式美感。构成手法尤为强调抽象的感官体验,人们从中获得的意义内涵往往因人而异。在如今的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中,构成手法得到了广泛推广,其不仅形式鲜明,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内涵丰富可做各种解读,尤为适宜商场接待消费者的空间需求。现代城市中应用这一设计手法的商业性空间场景不断增多,因而构成手法逐渐成为一种较为保守的设计手法。
移植手法主要是指利用既有的装饰元素,并基于对类型学原型的选择应用,实现对社会文化观念及设计人员自身情感的传递。值得一提的是,移植手法与自然的、社会的及建筑本身的类型原型存在着紧密联系。诸如地域元素、自然元素等与空间设计相融合均可称为移植手法,这一手法在现代建筑领域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在住宅、酒店、文化等类型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绝大多数现代商业性空间设计案例均采用移植手法,即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移植,营造出绿植中庭、日光中庭等效果,将诸如红灯笼等地域元素融入商业性空间的设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某商业中心中红灯笼地域元素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精神追求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崇尚个性、自由,这让一些经变形处理的空间场景极易赢得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异化手法应运而生。异化手法主要是指利用拓扑学依托变化图形与原图形在结构形态上的相互对应,并经由对可变要素进行扭曲、压缩、增减等处理,进而获得一种新的图示。这一新图示在结构形态方面依旧与原图示具有统一性,继承了原图示的某些形态特征。比如,大多数现代派的装饰采用了异化手法,通过对原型的简化处理,以形成一种新的形态,但因为其仍具备原型的相关特质,可调动受众感性印象中对历史原型的认知。因为异化手法可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空间场景形象,赢得人们的关注,所以美国Best Products Company连锁店也采用了这一设计手法,设计出别具一格的空间场景形象(见图2)。
图2 美国Best Products Company连锁店示意
在现今的商业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公共空间包括中庭、室内步行街及屋顶开放空间等类型。
1)中庭空间设计 由于处在商业建筑最下方的中庭往往对应的是城市交通的关键节点,因而在中庭出入口设计上应考虑其交通状况复杂的特殊性,可通过构建中庭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效衔接,实现对人们活动方向的合理引导。恰到好处的场景设计可让人更准确地辨别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在庞大的商业建筑体中。与此同时,在作为交通枢纽的中庭场景设计中,应开展好商场形象的宣传工作,通过推进VI设计与空间场景设计的有机融合,可收获可观的宣传效果。另外,由于中庭有着较开阔的空间面积,加之人流密集,因而其是商业建筑中最有利于设计主题景观及最能发挥空间场景作用的一环。大型商业性空间所容纳的城市人流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段容纳的人流不尽相同。平日,商业建筑中的人流可能屈指可数,但在节假日、商场活动周期,商场往往人流涌动。针对这一情况,中庭空间设计必须保证其充裕性,确保商场高峰时间段的人流顺畅通行。
2)室内步行街空间设计 步行街是基于传统集市空间发展形成的,因而在商业建筑室内步行街空间设计中,通过营造一种颇具地方特色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意向场景,往往能够赢得人们的青睐。另外,大型商业性空间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室内步行街凭借其较为开阔的空间和极佳的视野,再加上旁边商铺相互围合所营造的聚合效果,无疑为商业表演、商业展览提供了理想的场地。比如,重庆北城天街中经常开展各种商业活动,组织者往往在室内步行街上临时设计各种空间场景,以适应不同的商业活动需求。此类临时场景在商业空间中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凭借人们对这一空间场景下商业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较高,往往也能获得可观的设计效果,因此该种“非常态”的空间场景也是大型商业性空间场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屋顶开放空间设计 通常而言,商业建筑屋顶如同山顶,可供人们技能型观景,因而商业建筑屋顶空间场景普遍表现出开阔、较为独立等特征。对于楼层偏低的城市公共建筑而言,可将屋顶空间设计成城市广场,这一处理手段通常决定了屋顶空间与室内空间之间的联系。而对于城市商业建筑,则通常会将屋顶开放空间设计成二层部分的入口空间,同时设计成城市广场。这一处理手段大多是从建筑空间组织角度入手,通过对屋顶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城市人流导向楼层平面,有助于提升四周商铺的商业价值。比如,宁波市天一广场某商业中心,通过设计楼梯建立起一层屋顶与地面广场的有效连接,进而让屋顶转变成广场竖直方向上的延续。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设计的重视,让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能够更好地包容生活,让生活更充分地融入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