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理论》中的中国案例

2022-05-20 16:17:54侯冠宇
书屋 2022年5期
关键词:五铢钱希克斯经济史

侯冠宇

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期间,我有幸读到约翰·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书中所举部分中国案例并非准确。諸如他在第五章中引用特罗森的观点时说:“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制度是唯一有别于希腊祖先的这一惯例的重大例外。中国的货币制度是在同样漫长的时期中发展起来的……它似乎从一开始显然就不建立在贵金属的基础上,从而很可能没有经过以‘价值贮藏功能为主的阶段。中国的货币直接过渡成为支付手段,因而中国人比西方人较多地接受纸币;中国人最早采用纸币并不仅仅因为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希克斯指出,西方货币是最早具有“价值贮藏”职能的货币。他一方面肯定中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并使用纸币的国家,另一方面认为中国的货币并没有履行“价值贮藏”的职能,这一观点值得思考、商榷。

回顾中国货币发展史,从先秦直到晚清,铜作为官方币材,与金、银通常并行流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中国从春秋时期就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秦朝方孔圆钱、汉“五铢钱”、六朝五铢钱、隋“开皇五铢”、唐“开元通宝”、明银、清铜,中国货币体系经历了漫长的贵金属阶段,并非如希克斯所说“从一开始显然就不建立在贵金属的基础上”。

追溯至明朝初年,统治者在立国建制的过程中,从出台宝钞至摒弃宝钞,从尊重市场到以法令挤压市场,诸多措施形成极具刚性的“洪武货币秩序”。中国古代经济是实物经济,从明清以降转型的过程是传统的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型的过程。晚明时期的货币制度变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承上启下的转折阶段。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钞法的制度创新带有稳定性差的先天缺陷,铜钱与纸钞在封闭系统内循环流通。晚明以后中国的货币制度由封闭转向开放,白银内流作为引线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白银货币化开辟了银钱并行的制度变迁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官方与民间贸易也是十分发达的,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五铢钱希克斯经济史
西汉五铢有多少待解之谜
中国收藏(2023年3期)2023-03-13 03:20:54
读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一种跨国比较视野》
近代史学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6:04
特朗普“最亲密”助手哭着请辞
环球时报(2018-03-02)2018-03-02 05:23:39
“汉龟二体五铢钱”正名
敦煌研究(2018年6期)2018-02-24 05:08:30
特朗普“美女助手”袒护“家暴男”挨批
环球时报(2018-02-13)2018-02-13 05:26:20
制造认知冲突,优化经济史教学——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为例
热脸
新民周刊(2017年34期)2017-08-30 06:35:35
补足中国经济史教材短板,有效备考全国卷——以人民版必修Ⅱ为例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中国钱币(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扶风吕宅村汉墓出土的五铢钱
大众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