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燕珊
摘要:每个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个体,在进入社会之前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技能,如阅读理解和沟通交流等能力。而语文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是进行语文素养教育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新时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特点,并适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加入技术手段辅助,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程序和环节,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自主意识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基础教育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作为国家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在此时期学生的是非观念、判断和执行能力刚开始建立。小学语文凭借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远,而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之中正是进一步优化和改良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也不断延展,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更适合当代青少年、教学效率更高的新型教育方式。
一、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缺乏创新性
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注重机械式的知识输出,而忽视了学生对其吸收和消化的效果。让学生丧失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了语文只是单纯的背诵性学科的刻板印象,忽视了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要义。众多教师仍然将填鸭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单纯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再者,由于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的基础性学科,根据不同的能力训练,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打造不同类型的课堂氛围。如针对写作能力的训练,应设置单独的作文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写作的兴趣,并针对不同文章类型进行系统的写作技巧指导。但目前而言,小学语文课程设计仍缺乏多样性,而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是建立创新性的教学观念。
2、授课方式单一且重复性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我控制和管束能力较弱,尤其在学习内容较为分散的语文课堂上,常出现学生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其注意力。但目前我国较多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授课方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语文课堂流程多以课文阅读、分段讲解、情感总结以及课外提升为主。领读、讲解、提问、听写、练习是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单纯的重复性学习,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导致學生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状态的同时,还会对学校的教学成果产生消极影响。
二、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1、引入视频、音频等营造气氛,吸引学生关注
大多数文化课程一般需要教师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课前导读,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快速进入上课状态。相较来说语文教学更加需要这一过程,尤其是在教学中有需要学生进行情感体会的内容时,更应该在课程之初就奠定一个基本的课堂基调,使学生有一个情绪逐渐过渡的准备过程。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黄继光》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现邀请学生观看一段抗战时期的视频或播放一段慷慨激烈的抗战音乐,让学生带着一种悲烈情感进行课文阅读,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文章传达出的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
2、通过可视化内容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如若遇到课文中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难以体会的情感,则需要教师进行详细板书,将复杂的语言描述拆解成简单直白的关系线条。但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可视化的动态课件,为学生清晰地展示课文的具体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以及其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课文通过简朴的语言讲述了纳米微粒的大小以及纳米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但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述无法让学生对纳米技术有更深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画表达相比较语言描绘更加清晰易懂,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纳米技术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3、借助网络进行课后知识拓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教育类的软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手机全面普及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此类教学软件进行课后巩固提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安排自主进行线上课堂检测,教师可以远程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针对相关重点问题进行线上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在APP上进行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并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的知识分享,这不仅可以加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培养起良性竞争的意识,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思想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结束语: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正好契合了小学生跳跃的思维和多变的情绪,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动画、视频、音乐等,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高效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和情感表达。但是在充分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之后,也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弊端。小学生还处在自律性缺乏的年纪,过多使用带有视觉或听觉刺激的教学手段往往会使学生陷入简单易懂音画陷阱中,对复杂的文字和数据教学产生抵触心理。信息技术的引入是把双刃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分寸,发挥其最大优势而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园园.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9):179-180.
[2]牛世军.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9):27.
[3]李玺珍.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2):55-56.
[4]邱立珍.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整合策略[J].情感读本,2019,(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