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5-19 12:02李彬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彬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而这方面也是小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以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层次地领略语文的独特魅力,从而促进对语文的学习。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应该基于实践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一、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哪一阶段的语文教学,阅读都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效果,其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強的综合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对于语文学习和写作等方面,都能够提供更大程度的帮助。而且通过阅读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为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然而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讲,并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长此以往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优化教育方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来说,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这方面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文字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开展良好的阅读活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语文阅读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最后,在学生文化内涵等方面,能够不断丰富。对于阅读文本来说,包括了文化,而且在多元化的形式下,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促使学生的修养有所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文章很难理解,教师在帮助小学生挑选阅读文章的时候,最后以含有各种小故事的记叙文为主。这样可以帮助在小学生难以确定阅读目标时给予引导,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在校学生出现迷茫的时候多加鼓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阅读的内容,必要时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帮助小学生了解,比如,在阅读白雪公主的时候,文章通过白雪公主的第一视角,讲述了白雪公主是如何遭到继母的迫害,遇到七个小矮人的后如何生活,最后在王子的救助下苏醒过来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如白雪公主,王子,小矮人,继母,猎人等,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对故事内容进行演绎。通过这样的内容,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所讲的含义,让学生感到成就感,并以此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便会多选取这样的小故事,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孔明借箭》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体裁,在快速确定之后再开展细致的阅读理解工作。在分析文章体裁之前,教师需要先对学生普及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说明文、诗歌这几个文体的基本含义,并对这些文体的基本表现特征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在大体浏览文章第一遍时就作出判断,比如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讲述孔明巧借箭的故事,这时学生就需要根据小说的阅读理解技巧来抓住文章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从而能在理解主题时精准把握,避免出现阅读理解的偏差。而在学生的阅读技巧应用训练当中,教师除了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步骤,还应当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中总结出自己的阅读思路,做到基本理解方向正确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思维的拓展延伸。

(二)丰富阅读内容

由于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很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适当丰富阅读内容,增加学生在阅读中的新鲜感,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教师不应只局限于书本上的阅读,更要提升小学生对其他阅读方式的掌握。比如,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PPT或者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视频,在小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播放给学生,PPT或视频的内容要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这样可以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小学生五年级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课中,教师可以事先搜集好抗战时期的视频,介绍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同时,要有相关的视频或者PPT对狼牙山五壮士进行介绍,如五壮士的姓名、性格、职务等等,在课堂开展之前组织学生自行观看,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所讲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分享交流自己对五壮士的看法,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三)建设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良好的教学评价,来分析和引导学生各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学生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等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真真正正的主人,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上来看,要清楚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而在教师及时引导中,来明确教学评价机制,此机制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其话语上,要运用鼓励的话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一定程度上,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师的激励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教师在评价机制上,还要积极去完善,使其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好地实现,让学生在多种模式建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如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模式,在为学生设计情境中,将健全化阅读评价机制建立起来。

四、结语

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创造阅读情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选取正确的阅读目标,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阅读的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多加鼓励与肯定,合理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诺曼·E.格伦隆德,C.基思·沃.学业成就评测(第 9 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郑明江,高乃松.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是曲阳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10533的研究成果。3BD9B58A-8A22-4C29-8C69-F5BA7CEBC20D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