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波
摘要:讲读课文以及自读课文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讲读课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明确教学内容,其中自读课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积累的阅读经验以及自身的学习中理清的学习思路,完成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随着社会对初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采取有效阅读策略逐渐提高自读课文的阅读效果,下面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策略以及教学实践做一个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策略;实践
在进行自读课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之一。学生在进行自读课文阅读中,教师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使学生能自行对文本进行阅读,保证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读课文阅读的重要价值,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以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自读阅读内容,但是在进行实际的自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自读课文阅读教学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在初中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将自读改变了讲读,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机会遭到了严重剥夺。同时教师在进行自主课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在进行自读课文的阅读过程中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使自读课文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了自习课程,从而难以充分发挥自读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很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快速提升,其中出现这两方面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自读课文阅读教学的正确认知,所以教师想要有效提升自读课文阅读教学效果,就需要再加强对自读课文阅读教学认知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1]。
二、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采用有趣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自读兴趣
在进行自读课文阅读教学中,良好的课程教学导入对增加自读阅读效果具有重要帮助,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通过加强对课文具体内容的研究工作,做到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图画、音乐、故事等不同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导入方式有效增加学生的自读阅读教学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保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课文阅读,这对充分发挥自主阅读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帮助[2]。
比如:教师在进行《列夫·托尔斯泰》这篇文章的自读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以及人物故事简介,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托尔斯泰的肖像以及结合課本内容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进行描述,使学生能通过肖像观察以及自主阅读能深刻体会到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从而深刻体会到作者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描写从而充分反衬出其精神之美,从而能充分体会到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以及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可以保证学生能做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读阅读,从而能充分发挥自读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二)从课文的重难点出发,降低学生的自读难度
在进行自读阅读教学中,虽然这一过程属于自学过程,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进行正确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快速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学生在进行自读阅读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时,学生很难独立对困难的问题进行解决,假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对学生的自读阅读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教师就需要对此加以重视,从而做到从自读课文的重难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难度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3]。
比如:教师在进行《一棵小桃树》这节课程的自读阅读教学中,其中课文第十三自然段的“风雨桃花”这部分内容属于这篇文章的重难点内容之一。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做到通过从对语言的锤炼以及句子文采以及语段感染力方面的深入分析,从而能实现对小桃树的成长过程进行鉴赏分析,保证学生在分析中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在经历沧桑之后的睿智和冷静,同时还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在对人生真谛做到充分感悟之后,在小桃树上寄予的无尽希望,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托物言志这一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
(三)对学生加强鼓励,保证学生能积极进行自主阅读
在学生的自读阅读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从而保证学生能积极进行自主阅读,其中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这种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通过合作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第二点就是鼓励学生能逐渐建立对自读阅读的自信心,有效促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4]。
比如:教师在进行《一棵小桃树》这节课程的自读阅读教学中,在这篇文章过程中作者对托物言志这种手法进行了强化运用,与同时通过对小桃树从出生到生长以及从迷茫到看到希望这一过程的详细描写,充分表现了当时青年一代的正式成长历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句子进行深刻解读,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句子分析,通过教师的鼓励以及学生的小组讨论可以逐渐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保证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小桃树寄予的特殊情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读课文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对自读阅读教学加以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保证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思维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主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东.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中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47-49.
[2]王瑞.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点拨方法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41-142.
[3]张以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策略及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1,(23):35-36.
[4]龚仁贤.初探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21,(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