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前认知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路径探寻

2022-05-19 05:33:31胡江海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初中物理

胡江海

摘要:在学生前认知视角下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打破知识与生活的壁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文章基于学生前认知视角,分享了几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路径,提出教师可以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引入物理概念,并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物理概念,最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物理概念,以供参考。

关键词:前认知;初中物理;教学路径

一直以来,如何开展物理概念教学都是初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其实,学生自出生以后,一直在凭借各种感官和感觉探索周边的环境和实物,在多种现象刺激下形成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前认知就是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观念和看法,从前认知视角开展物理概念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物理概念

基于学生前认知视角组织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活动中,并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其中的物理现象,有助于教师自然地引入新课课题,为物理概念的探究与讲解埋下伏笔。教师可以在生活中通过手机随时拍摄生活现象,并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剪辑视频,从而借助多样化的生活视频创设情境,如视频中展示出校园周边车辆行驶的过程、小狗奔跑的过程、篮球学生手中“飞”到篮筐中的过程后,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入“机械运动”这一物理概念的;视频中展示出校内搬动桌椅的情境、汽车鸣笛的现象、学生自习期间他人大声争吵等生活片段后,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情境引入“噪声”这一物理概念。这些内容都与初中生的生活关联紧密,可以快速使其融入到生活情境中。除拍摄视频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语言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创设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在相同情境中对不同物理现象的观看和看法,进而引入情境中的物理概念[1]。为提升情境创设效果,教师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创设环节,使其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深入探究新课知识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物理概念

基于学生前认知视角讲解知识期间,教师必须意识到,很多学生都存在对某一现象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认知错误的问题。鉴于此,为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物理现象,更好地探究物理概念,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前,教师要合理划分讨论中,并引导各组利用课前时间临时调换座位,从而确保课堂讨论有序、有效[2]。学生讨论期间,教师也要积极予以关注,当其出现讨论深度不足或讨论话题偏离主题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享更多生活案例等方式,推动各组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讲解“温度”这一物理概念时,很多小组都会提出“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进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温度测量工具中,提出“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温度”、“用手触摸也可以感知温度”等观点,虽然学生的观点没有错误,但明显出现了讨论内容偏离主题的情况,依然无法理解“温度”这一物理概念。此时,教师就需要适当干预各组的讨论。最后,教师也要引导各组及时记录讨论成果,引导各组推选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三、教师细致讲解,建立物理概念

学生生活期间,往往会就累很多物理相关的生活经验,这些都属于学生的前认知。但这些认知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一些错误的认知可能在学生讨论期间得到纠正,也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快速转变思维,成为建立物理概念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设计物理概念详细讲解环节,从而使学生出于对教师的信任感,乐于转变思考角度,正确认识物理概念。为提升知识详讲环节的开展效果,教师可以开发微课视频,结合生活现象或实验视频生动地讲解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知识[3]。这种知识讲解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地呈现在微课视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微课视频放映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动态,通过微表情判断其是否认可视頻中的内容,当发现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微课内容时,教师可以请其参与视频内容总结工作,使其保持学习动机;当发现有学生作出质疑的表情后,教师要在视频播放完成后请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教师则需要发挥专业素养,快速帮助其解决困惑。

四、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物理概念

为帮助学生巩固物理概念,教师可以在系统讲解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其将前认知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期间,教师要避免使用传统的通过试卷要求学生巩固知识的练习模式,从而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引入物理概念期间分享的创设情境所用生活性视频或故事,引导学生重新回顾相关内容,进而结合所学物理概念判断其中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请学生结合物理概念,分享更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还可以请学生扮演“出题者”,结合生活经历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作出回答。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积极、深度地进行思考,巩固所学物理概念,不仅可以在今后的考试中快速思考出正确答案,还可以有效培养其物理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简言之,虽然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室正,但学生对很多初中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理解。基于前认知视角开展物理概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快速抓住本质,初步构建物理概念,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提升其物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姚蕊,荣争辉,夏欢,蔡武德. 探寻具身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以光的折射概念教学为例[J]. 科技风,2021(16):32-34.

[2]郑宏志.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01.

[3]陈懋. 基于理性思维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 物理教师,2020,41(05):37-39+42.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初中物理
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
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18:26:04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黄钟(2016年3期)2016-12-26 12:45:20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基于能力本位、探索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