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爱
摘要:目前,新农村经济管理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在农村建设当中,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形势的背景下,经济建设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想要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大环境下,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三农工作是目前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落实好能够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优化各个惠农政策,也是未来最主要的工作目标。基于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思考;对策
所有的产业发展,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经济管理,农业属于我国传统产业之一,需要依靠国家有关政策,根据社会实际条件贯彻落实具体的经济管理方式,利用宏观的方式指引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需要站在微观的角度上,进行指导农业发展的不同要素,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规范化的制度。
1 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划分。针对狭义来说,农业经济管理是在当地市场经济定律、认为特点以及环境条件基础上的农业经济管理行为,不同于广义管理的是,狭义农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特点性,在调配、发展、整合以及计划特定的农村区域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利用产业化方式和信息化方式推动更新生产管理方式。针对广义来说,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发展在地区经济指导方针、建设新农村背景下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基础上的管理行为。
2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也逐渐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变成现代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在农业管理工作当中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并且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生产方式,利用机器设备替代人工,利用精加工农产品的方式进行销售。随着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农业经济的重视,提升农业产品安全质量的观念,并且还有利于人民群众形成保护环境以及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和国民形象。我国农业经济也不断的普及信息化,在各个类型的农业经济当中都已经引用了信息化农业方式,提升了农村生产力,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逐渐的调整了农业经营模式。各个地区的政府也相对应的颁布了管理措施和惠农政策,在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在新背景下不断加大投入三农事业的力度,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的进程。但是根据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上看,政府的各个惠农政策方针,虽然具备一定的保护体系和支撑,但是缺少一定的执行力度,无法在工作上落实有关的基础设施体制。产生的这些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技术的水平,从而对农业生产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我国长时间的生产工作方式依旧停止在传统小农式工作水平上面,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断创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因此,想要保证农业生产制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发展策略。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意识比较守旧
国民经济最主要的一个组成之一就是农业经济,国家领导非常注重农业经济,并且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也制定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政策和方针。但是在执行农业经济管理的团队当中,还没有充分的重视这个工作,都单单以国家指导原则开展管理工作,并没有展现出地区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因地制宜,制定相对应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式和战略目的。除此之外,一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旧秉承计划经济的观念,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环境的要求[1]。
4.2 管理制度需要创新
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循最主要的制度就是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限制和指导管理行为。但是,缺少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目前的管理职务无法满足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依旧具有传统以及陈旧的管理制度,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管理发挥实际效用。现代农业经济需要和市场共同进步,缺少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进行发展、调配以及整合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不但无法全方位地循环利用系统,管理工作人员也无法有序地展开管理工作,从而无法有效地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管理水平。
4.3 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管理方式是管理制度的前提,利用科学的方式执行制度,可以展现出管理人员的思维逻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但是,依然具有管理模式非常弱后的情况。使用传统管理方式运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记录的时候使用纸笔,同时进行管理数据,缺乏共享数据资源信息的平台,传递信息、储存信息、运输信息以及共享信息并没有达到最合适的状况。就算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配置了相对应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但是并没有改变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相对应的硬件也成了闲置资产,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
4.4 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依旧处于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团队缺乏一定的专业化素养,管理团队的组织构架比较偏向老年化,这一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思维相对来说非常的滯后,更新思维的速度非常的缓慢。与此同时,因为被知识构架的限制,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市场经济运行的敏锐度,无法科学合理并且正确的辨别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盲目管理的现象。没有站在客观定律的角度上正确地提供经济发展的政策,造成农业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损失,对农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5 管理人员执行力差
管理农业经济发展不但需要感召宏观经济发展的思维来引导,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经济发展的客观定律,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的指导建议。但是,一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依旧具有自身高尚的思想,并没有深入到基层当中,仅仅是依赖理论政策进行发展农业经济,严重的缺乏实践指导,执行政策的能力相对来说非常有限,管理也只是表面功夫,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无法有效地管理农村经济。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5.1 重视管理职能改变思想
简单来说,农村经济管理是以社会经济环境、市场条件以及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作为根据的管理模式。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根据当地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并在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明确农村经济未来的發展目的,最主要的是需要进行协调组织、控制、计划以及决策生产过程中总生产资料的交换、消费、分配以及生产等各个环节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信息化要求。促使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国民经济当中农业经济占据特殊的地位,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具有管理农业经济工作,执行相关的职能,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农业经济的义务和责任。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强调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重要程度,利用下乡检查和开会等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忠诚度,利用学习和培训等模式,改变管理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建立创新、系统以及全方位的管理观念,充分明确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能岗位,能够让其更加具有细节化和具体化[3]。
5.2 建立健全新型发展制度
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创建建设制度,对于目前出现的实际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做好所有权归属以及等级土地的前提工作,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新的流转土地制度系统,不断促使改革制度,特别是需要严格管理控制项目管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不断推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角度,以保证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如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发展农村资源生产的集约化管理方式,指引农民自觉进行标准化的市场运行,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作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推动作用,能够汇聚资金和集中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基层农业生产中充分地发挥出农业技术的作用。政府需要不断发展农学组织合作,能够和可以规模化和系统化的运行[4]。
5.3 调整和优化创新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人员需要重视创新和调整产业的构架,注重管理生产水平以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在以往的管理农业环节,管理工作人员都非常注重管理作物的工作,由于作物和农民的实际支出和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优化产业的构架,需要秉持着体系化、多元化以及全面化的发展原则,地方政府需要依靠当地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指引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农产品,创建具有一定的地区特点的行业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除此之外,农产品经营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打造农产品的价值,最大程度上保证后期经济效益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建设加工价值链的力度,经营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推动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建立具有以一定优势的产业发展构架,只有这样才可以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充分地发挥出经济的引导作用。
5.4 提升产业金融模式和水平
在农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建设基础设施设备的力度,对于建设基础设施设备以及金融产业模式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建设的力度,制定有关的措施保障农业经济的运行前提。除此之外,针对智能化操作和机械化操作水平,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农产品机械工作能够得到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经济构架。对于一部分机械工作难度比较高的情况,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技术方面的工作,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系统。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而农业经济需要有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结合科学技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管理监控整个过程。在有需要的时候,需要利用电子信息平台有效优化信息化农业经济,能够按照数据进行共享资源,充分了解市场的实际要求,有效提高管理农业经济的水平[5]。
5.5 加强建设专业管理队伍
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无法离开工作人员的支撑,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实效益。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需要管理落实有关的制度,需要严格进行培训和审核工作人员,着重转变相关工作服人员的传统管理观念,满足时代不断发展的需求,建立高质量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利用有效的激励措施有效吸引农业专业人才,步入基层农村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让人才利用自己专业的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定的支撑。除了政府的援助以外,也不能缺少社会各界的支撑,需要在储备人才、技术方面以及资金方面给予相对应的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农业经济管理步入新阶梯。比如,一部分的高校具有相关的优势,例如学科和专业的优势,所以,需要创建和一部分乡镇和企业互相沟通交流的机会,需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且不断创建实习基地,最大程度上保证时间学习的效果。这不但和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与建设新农村实际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5.6 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
只有科学合理地匹配人力资源,遵守客观定律,跟随时代发展的角度,改变经济管理的模式,能够不断促进农业经济产业构架的转型与提升,才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方面,产业化管理的发展方式,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创建产业链,这要求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好企业、农民以及市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出售、生产以及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持续性。第二方面,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式。相关政府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发展,通过创建信息资源平台,能够实现共享资源、利用资源以及分配要素,从而达到数字化处理信息的管理模式。
5.7 加强执行力和利益协调制度
第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面对基层,需要在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客观定律才可以正确的做出决策,引导当地的经济发展。地区性指导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需要不断加强执行方针和政策的能力。第二方面,需要做好协调农民利益制度,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从根本上保护好农民的根本效益,利用科学的方式处理农民出现的经济纠纷,能够顺畅农民诉求利益的渠道,不断提升农民的技术能力以及现代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6]。
6 结语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化并且长期的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与市场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国家政策方针有着紧密地联系,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市场系统下更好的规划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邹雪梅,陈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新举措[J].农家参谋,2021(35):99-100.
[2] 马正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的路径探讨[J].中国市场,2021(36):36-37.
[3] 毛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22):55-57.
[4] 孙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1(36):20-21.
[5] 刘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完善策略[J].河北农机,2021(17):167-168.
[6] 顾国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之我见[J].新农业,2021(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