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关系,共生共长
——我们和“小可爱”的故事

2022-05-18 06:32浦静娴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22年16期
关键词:小可爱小鸡宝宝

文/浦静娴 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孵蛋行动,建立亲密关系

在主题活动“妈咪宝贝”中,孩子们进行了护蛋行动。他们总会问:“我们保护的蛋宝宝什么时候能孵出小鸡?”于是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班上孵过小鸡的哈尼说:“受精蛋放在孵化箱里可以孵出小鸡。”孩子和老师一起查找了资料,并请哈尼妈妈帮助购买了6枚受精蛋。

孩子们每天都会围在孵化箱旁边打着手电筒照一照蛋宝宝,还在日历上贴小红点记录孵蛋的天数。

孵蛋第23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回到班级,听到了孵化箱里有“叽叽叽叽”的声音,打开一看,一只小鸡出生了!孩子们纷纷给小鸡起名字。投票表决后,小鸡有了自己的名字——“小可爱”。

分析:班上迎来第一只孵化的小鸡宝宝,从孵化蛋宝宝开始的,孩子们满怀期盼地耐心观察,记录孵化过程,体验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即“我——它”的关系,将孩子们与小鸡建立“亲密关系”,感受生命神奇的力量。孩子们体验生命孕育的全部过程,更能完整地感受生命的奥秘和神奇。

“我——它”向“我们——它们”关系的转变

(一)“小可爱”吃什么

嘟嘟:和我们一样喝奶。

梓芯:小可爱可以吃我们的剩菜剩饭,我奶奶就是这样做的。

苗苗:它是不是先要喝点水?

孩子缺乏饲养初生小鸡的经验,回家向家人询问后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小鸡的食物,集中在班上。孩子们经过保健室,看到幼儿园有小朋友的食谱,于是孩子们想尝试学着保健老师的样子给小鸡制订食谱,看一看小鸡爱吃什么,吃了之后便便会是什么样的,是白色还是绿色。

(二)“小可爱”搬新家

小可爱一天天长大了,孵化箱有些拥挤,所以孩子们决定给它搬新家。孩子们考虑到小鸡要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便到幼儿园附近的水果店找来了废旧保温的泡沫箱,并在区域活动时为新家装饰,让小可爱的家温馨而舒适。

孩子记录小可爱发生的变化,发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法。

问题一:小鸡很孤单,没有朋友怎么办?

解决方法:给小鸡做玩具和陪它玩游戏。

问题二:小鸡总会打翻水盆导致没水喝怎么办?

解决方法:迁移饲养小仓鼠的经验,将水杯插上吸管后倒置。

问题三:小鸡扑腾扑腾想“飞”出来怎么办?

解决方法:带着小鸡去散步。

分析:小鸡的出生带给了孩子们极大的惊喜,孩子们感受着“生”的喜悦,同时也开启了照顾它的历程。孩子在饲养的过程中会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迁移已有经验。从孵蛋观察者向喂养者角色的转变,也促使关系变化为我们(幼儿、教师、家长)——它们(小鸡、食物、食谱)。

(三)“小可爱”离开,平衡生死关系

五一放假,谁来照顾小可爱呢?诺诺小朋友主动要求将小鸡带回去养,可是5月3日一早小鸡意外“走了”。诺诺和爸爸妈妈在小区找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把小鸡埋葬了,她和妈妈在草地上挖了一个泥坑,然后在上面放了一些柔软的枝条,她想让小可爱睡得舒服一些。

假期后孩子们发现小鸡的家空了,诺诺告诉大家小鸡“走了”,孩子们一起看了埋葬小可爱的视频,不少孩子都哭了。大家很想念小可爱,于是诺诺就用油泥捏了一个小可爱,想念它的时候就看看。

分析:庄重的葬礼仪式让孩子们对每一个生命产生敬畏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不易,帮助孩子体悟到万物皆有生存权,应给予与人类生命一样的重视与尊重,这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活动。孩子在此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对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第二次孵化,编织新关系

小可爱离开后,孩子们对小可爱很想念,所有孩子都想再孵一次蛋宝宝。再次孵化前大家讨论:小可爱为什么会“没了”?

多多:那天天气太热,小鸡热坏了。

小宝:换了地方睡觉不习惯。

泥巴:小鸡可能生病拉肚子了。

第二次孵蛋开始了,我们准备了15枚受精蛋,期待第二次孵化成功。

(一)喜忧参半,小鸡经历“难产”

经过了21天的等待,班上又听到了小鸡的叫声,令大家惊喜的是这次有3只小鸡出生了。但是孩子们发现有一只小鸡出壳困难,他们围在一起给未出壳的小鸡加油,鼓劲!在孩子和老师的“助产”下,小鸡钻出了蛋壳。当天下午,小鸡们因为天气闷热而奄奄一息,经过杨老师的“心肺复苏”,有两只存活了,孩子们倍加珍惜和爱护。

(二)总结经验,优化喂养方法

总结了第一次饲养经验后,孩子们决定这样做:

第一步:改善小鸡的营养食谱。原来喂养都是玉米、小米之类的,小鸡吃多了容易不舒服,在询问养过鸡的老师后,增加了蔬菜和瓜果皮。

第二步:分组轮流照顾小鸡。每天早上组员为小鸡喂水、喂食、查看温度感应器,不能让小鸡太热或太冷。

第三步:为小可爱制作营养餐。

营养餐从哪里来?

嗝嗝:我们可以去菜场买,幼儿园后门口就有菜场?

西西:不行,我们又没有钱,怎么买?

嘟嘟:为什么要买呢,我们可以去菜园地里找,那里有很多菜。

哈尼:对啊对啊,我们班种了苋菜、芹菜和西瓜,可以给小鸡吃这个。

孩子们一起到菜地择芹菜和苋菜,摘西瓜,为小鸡宝宝们制作营养餐。

分析:当小鸡出壳困难时,引发了孩子们对于生命不易的关注,有孩子说到原来小鸡出生很不容易,就像妈妈生我们一样也要努力很久。师幼共同总结经验,让孩子从行为层面提升到思维层面,思考上一次小鸡喂养的问题,从而改进方法。

【教师反思】

一、建立亲密关系,巧妙运用可获的资源

当幼儿追问“鸡蛋什么时候可以孵出小鸡”时,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抛出问题:“是否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化小鸡?”引发幼儿的思考。利用身边可获得的资源,制造新关系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开启了两次孵蛋行动。当幼儿亲自参与照顾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时,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对自然的关怀和保护,建立起亲密关系。

当小鸡缺少食物时,教师创造条件、把握机会,挖掘和开发班级资源,引导幼儿建立饲养活动与种植活动的关系,利用菜地的植物喂养小鸡。同时也为幼儿接触动物以及感知动物、植物与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支持。

二、生发复杂关系,引发有意义的生命探究

小鸡出生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此生发了更为复杂的关系。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让幼儿获得了适宜的挑战,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在自己努力中获得了相应的新经验。幼儿会对生命的成长过程充满好奇,他们会精心呵护、仔细观察,会关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对生命充满感情,倾注热情。

从一个小可爱的离去到更多小可爱们的到来,就像是一个生命的轮回,有诞生也有逝去。由动物慢慢联系到人的生死,进而更深层次的探寻生命的意义,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在饲养活动中感受生命的珍贵与不易,是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

三、平衡多种关系,树立初步的生态观念

幼儿教育要基于当下,指向未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再次敲响了“善待自然”的生态警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两次孵化蛋宝宝和喂养的经历,给幼儿提供机会,让幼儿发现动物与植物之间天然的依存关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埋藏下生态观的种子。

编织关系,共生共长。“共生”即与幼儿共同生活,共同生发新经验,共同感受生命。“共长”即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生长新经验,共同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小可爱小鸡宝宝
北京“小可爱”
闪电小鸡
你是我的小可爱
小可爱
小鸡想飞
不想当画家的小可爱不是一本好笔记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