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前预习在提高地理课堂效率中的作用

2022-05-18 23:31杨飞
民族文汇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前预习所学

杨飞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消极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教师的角色由“教授”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地理课堂前预习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就课前预习在提高地理课堂效率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前预习  地理  效率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正逐步发生着变化。他们已经不是那个主人,而是一个正在整理管道的城市设计师,一个负责指挥交通的警察,一个美妙的交响曲的指挥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师讲授新知识前,学生要先将所学的知识与经历应用于理解、理解、理解、形成初步印象;同时,通过对知识的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和困难,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就是我们在课堂上预习的重要性!

一、课前预习的意义

1.1激发学习动机,使学习目标明确

在老师讲授新知识前,学生要先将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应用于新知识,理解新知识,理解其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只要能将自己的领悟与自己的答案相吻合,那么,学生们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当学生思考、集中精力時,这种成就感是最大的激励因素。当然,预习是不会一蹴而就的。因为地理专业的特殊性,在预习的时候,出现一些看不懂的问题是很常见的,而那些看不懂的部分,就是课本上的重点,也是最难的部分。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1.2使学困生得到有效的转变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都是基础不扎实,复习的时间和任务也越来越多,这对学困生的心理和心理都是一种压力。如此反复,就会造成“越学越难”的怪圈。如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预习,一是将所学到的所需所学知识梳理清楚,为学习之途扫清障碍,上课时能够理解而非“听天书”,使学困生逐步树立了久违的自信;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节约一些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系统的复习。可见,在课堂上,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课前预习的方法

2.1课前预习与旧知识结合

在预习的时候要注意记笔记,重点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都要分别标注,或者将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的观点记录下来。主要是阅读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和经验。另外,地理课程中,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预习的时候发现以前的知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复习,把新知识的基础打牢,为学习新的知识扫清障碍,要在预习的时候搞清楚,巩固和记住以前的知识,为以后的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学生们在预习前要先对课文内容中的知识进行梳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把里面的重点词句、重点知识进行勾画。勾画完,把之前学过的知识和刚刚了解的新知识进行整合。新旧知识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把旧知识有了巩固,新知识理解了。课上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的听懂知识。

2.2课前预习结合例题

在预习的时候,务必要根据教材中的范例来做,因为每个课时的范例都很有代表性,教材里的“想想做做”和“练一练”都是和例题同时进行的模拟练习,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这样就能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学习中,再根据复习的过程总结出新的知识点,找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2.3课前预习的趣味性

哪怕是最基础的预习,在长时间的预习之后,也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不仅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逆反的情绪,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学业当成了累赘。因此,经常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预习作业采取学生喜欢的或现在很受欢迎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4预习正确使用批注

正确使用注释,熟练运用预习技巧。注释,是学生在预习中积极思维的直接反映,也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所以,在进行地理课程预习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批注预习,把预习中不懂的和想说的都记录下来。

例如:老师在讲解《人口的变化》这一章节时,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时,可以先去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把了解到的资料注释到相关知识旁边。课上老师在讲解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以更好更快的对知识进行掌握。批注也可以是自己不会的,可以快速的向老师提问,不会忘记。

2.5对预习结果给予鼓励

检查预习的结果,给予正面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检查作业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来促进他们的学习。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预习,以防止一些学生的懈怠。在预习作业的检查中,老师要以“鼓励、肯定、表扬”的态度,鼓励学生在预习时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下一次的预习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预习的效果得到改善。

结束语

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也可以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明确新课的重点、难点,还能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预习,需要老师的跟进和监督。有的学生预习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没有持久的意志力。当他们遇到障碍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熄灭,在预习中也会变得马马虎虎。所以,老师要多加指导,多督促,适时地鼓励学生建立自信与勇气,多花些时间与同学沟通,适时地给予鼓励。通过竞争机制,开展小组间的协作竞赛,小组间的相互检查、监督、启发、解答难题,更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邢慧敏.多样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新智慧,2019(25):90.

[2]孔令建.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下),2015(11):78.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前预习所学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非所学
非所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