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逄锦超
目前,我国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指导思想是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在树立良好的职业化培养模式时,应重点突出其教学实践要求。(资料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的参与,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要求,应以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切实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当地积极开展人才项目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推广作用。
首先,在众多农民工群体返乡时,其基本的人际关系网存在断裂的情况。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个人或家庭的意愿,并且在外出务工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农民工都亲身经历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化状态,这种情况导致农民工对城市产生陌生感,其返乡创业意识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也促进了大量农民工加入返乡创业的队伍中。针对此,当地应全力发挥出人才培养的意义,并以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工作能力。其次,由于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在当地若没有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信息化建设也无法顺利进行。在缺少人才培养力度时,导致当地农民无法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有效帮助农民致富。最后,由于目前乡村人才缺口主要因素是老龄化问题,其老龄化问题也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老龄化的存在导致农民无法学习新的农业科学技术,也缺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不能积极展开乡村振兴工作。
首先,农村科技人才在乡村发展中长期处于短缺的情况,过去农村科技人才短缺我们还是经过多方努力让其摆脱贫困,可是不在同一起跑线的乡村振兴并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因此,应面对农村科技人才短缺的实际问题。目前缺少的农村科技人才主要是缺少经过系统学习的科技人才。
其次,现在农村科技人才短缺,就会出现很多本来可控实际上失控的问题。有的地方农业生产出现问题,大家可能归结于天气原因,其实没有“人才”考虑是我们种植时间不合理、管理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过去几年河南小麦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倒春寒和干热风影响部分区域,当地农民基本就是归结于天气,其实是因为播种时间过早,没有及时浇水造成的。农业生产中有完全可以预防的事情,是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管控,如果当地有足够的农业科技人才,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因此,应真正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科技人才,才能解决农村发展的内生问题,并将传统农业向信息化、现代化农业转型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应真正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科技人才,才能解决农村发展的内生问题,并将传统农业向信息化、现代化农业转型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不断完善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为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指导思想是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在树立良好的职业化培养模式时,应重点突出其教学实践要求。首先,当地应积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办法,主要发挥人才培养系统的针对性与前瞻性,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在职学习制度,促进广大人员进行集中性学习,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其次,应在传统人才培养路径上进行调整,制定出符合现代化农村发展人才的主要培养内容,集中精力在技术、管理等发展领域培养,以此实现农村科技人才多领域培养路径,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全面提高乡村现代化教育质量与水平,以良好的培养为开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扶持力度。最后,当地农村职业学校应符合科技人才培养方向,建立良好的实习基地,并将实习基地服务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实践中让学员获取到相应的经验与能力。
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班,促进农民转型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农村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的各项目标,不断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鼓励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应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班。在培训班中采取实地教学的方式组织参训人员到实地进行科技学习,专业技术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栽培方式到防治病虫害各个方面详细讲解目前农业种植技术和种植经验。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当地应积极主动适应农民教育培训发展新变化,通过发挥“培训与实操”两大体系优势,将农民实践教育元素融入农民教育培训,将实践经验送进乡村,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于实践学习的新需求,为乡村文化振兴、农业科技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科技人员培养,带动当地农业产业链。在目前,应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引进培养、服务保障、激励考核机制,着力提升农技推广人才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当地应建立农业机械推广与建设补助项目,并按照培训基层农机人员提高当地农机服务水平。当地应积极选派出优秀的农业专业技术骨干,做好农机人员的包村联户工作,以种植大户开展科技帮扶,实现规模种植户技术指导全覆盖。其次,当地基层政府应重点针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育,以此快速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针对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培养。积极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满足乡村振兴对于科技人才的需要。
以科技志愿服务,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目前,应以科技志愿服务,发挥人才科技培训效果,并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满足三农科普需要和农业科技需求,通过组织各方面专家人才,通过面向基层开展产业对接、科技培训、科普报告、农技指导、技术咨询、扶贫开发、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多种类、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来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例如,在晋州市当地农村实用人才、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经济合作社成员共计百余人参加活动。在科技志愿服务的帮助下,可从品种改良与肥水管理技术培训,再到实地基地现场授课。采用面对面指导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详细讲解农作物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包括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技术等知识,不断让农民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也激发了农民参与到科技培训活动中的热情。
树立导向意识,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在当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时,应树立好需求导向意识,并将乡村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进而按照科技人才培养要求,以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人才等为类别,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乡土人才实际情况,挖掘出乡土人才实际组织结构,并择优筛选农技人才组建县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为后续培训提供基础,并让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加入到振兴乡村的队伍中来。同时,为发挥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当地应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并鼓励社会资本依托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等建设实训基地,依托信息、科技、品牌、资金等优势打造乡村人才孵化基地。鼓励社会资本为优秀农业农村人才提供奖励资助、技术支持、管理服务,促进农业农村人才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在目前应继续大力培养地方农业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帮扶长效机制,在推进我国全面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上继续努力。
以科技人员培养,带动当地农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