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玉米、大豆、生猪等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目前,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的3%左右,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的0.1%。已经形成了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种业基地。特别是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正在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南繁硅谷”。总体上,我国种子供应有保障、风险可控。但是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种业振兴被作为“十四五”农业育种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只有加快启动实施种源技术攻关,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传统育种与生物育种共同推进,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才能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保障中国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