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苍山西坡 阴河仙人洞

2022-05-17 09:58:32杨木华
大理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仙人洞老石金盏

●杨木华 文/图

去仙人洞,其实是收到州庆放假消息后的临时决定。在联系了故友老石做向导之后,我邀约了苏师夫妇和李老师同行。为了避开脉地路的拥堵时段,我们一行五人两车就决定启程,到脉地街吃过早点再继续前行。新修的水泥路引领我们迅速抵达金盏河电站前池,接了老石我们直奔跨子河。在山脊驻车,步行向上一小段后开始横向进入山谷深处。路是平坦的大路,景是独特的秋景,我们说说笑笑很快就抵达了今天的第一个点:三叠水。

在三叠水主瀑布前,我选了一个好位置支起脚架开始拍摄。这个时节,一沟泉水清澈剔透,两岸枫叶次第金黄,而让人心惊胆战的山蚂蝗已经销声匿迹,可以专心拍摄不分心。三叠水我来过多次,宏观我俩来过两次,妻子也陪我来过一次,某个雨季和“植物大神”刷牙君来挑战过一次遇见蚂蟥的疯狂,每一次都流连忘返,可今天我只想速战速决。带他们几个在三组瀑布前留影后,我们回到三叠水瀑布前暖暖的阳光下吃午餐。我指着一谷阳光说:10点之后,阳光就会照到三叠瀑最高一叠的瀑流上,明暗反差太大,丝绢流水就无法拍摄。这一刻,大家终于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天不亮就出发前来的关键原因。

10分钟之后,我们启程直奔下一个点:仙人洞——这是我今天的重点目标,魅力无穷的三叠水纯属路过,不知妙曼的瀑流会不会觉得被冷落而遗憾。

我们先顺河谷向下游进发。那些小路久无人走,被荨麻占领了更多的空间。老石在前,拿根棍子开路。跟在后边的我们,偶尔与荨麻亲热一下,火辣辣的滋味从大腿向上升腾。但我们不能退却,为了心中的目标只能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后,老石选择了从半山坡绕道避开荨麻林,我们一行人才得以脱离苦海。

终于走上那条通向仙人洞的细瘦小路,有点担心的我回头问苏师他们:“没问题嘛?”因为,这段路和抵达三叠水的路,难度提升了不止三颗星。苏师缓缓地说:“没问题!”横向小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山脊,我们在山脊的平地上小憩。为了安全准确,老石打电话确认去往仙人洞的线路。昨晚他说自己去过,本来请他找个向导,他说要亲自陪我去。中年汉子老石是金盏本地人,认识他是我师范毕业在金盏小学教书时,那时他在金盏代课,我离开金盏后,他转到村上干了十多年村主任。直到昨晚,我才知道他如今在法院搞“诉前调解”,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他,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从金盏出发,走了30年又回到金盏,这里是我俩心灵的故乡。

老石多年前到过仙人洞,如今草木葳蕤,变得他都有点迷茫。在他电话确认路线正确后,我们立即启程。顺山脊向上一小段,然后横向进入背阴的山谷。这样的地方,树木都拼尽全力向高处生长,去争取更多的时光之暖。地表却有一些耐阴的草本植物,以深青的色泽,把每一寸山体覆盖。在阔叶林枝杈漏出一角天空的地方,我发现十丈之上是数百米高的绝壁悬崖。我手才一指,老石早已明白我要问什么,他说:“这个叫高岩子,怕有三几百米高,上边就是著名的锅圈岩!”锅圈岩!那个地方二十多年前我去过,是岩石中间空落后形成的圆弧形空洞,那个弧形岩石圈约五六米宽,我抵达的六月,弧圈上开满了杜鹃花。那年就听说下边有个仙人洞。我立即问老石:快到仙人洞了嘛?老石笑笑说:“不太远了!”

山中石洞

虽然穿行在巨型岩石山脚下,但森林茂密,小路平缓,走起来竟然是一种享受。当过一个山谷又抵达一座小山脊,我们停下歇口气时,老石又开始打电话确认线路。等他挂了电话我问:你又说去过,记不得了吗?他说:“时间太久远,有点记不清。熟悉路的几个今天都不在家,否则叫他们带路了。我带你们,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一路走,李老师开着手机定位轨迹,报的海拔才2500米,可进入山谷深处,某种担忧依旧缓缓生发。看看时间,才中午1点,我说:继续走,一定要抵达仙人洞!

起步向上一小段路后,我们又一次告别阳光进入了背阴山谷。入谷不久,老石竟然发现了一株绿兰长在路边,继续前行数十米后,路边竟然又有绿兰闪现。穿过一个溪流潺潺的山谷时,面对一个个小瀑布,不敢耽搁的我只能放弃拍摄继续前行。放弃的那刻,我仿佛听到了肩上背着的三脚架也一声轻叹……

在抵达第三个山脊时,精疲力尽的我们停下修整。老石继续打电话,确认了路线正确且不远。时间才两点,此刻放弃返回太遗憾。我和大家商量:按照户外原则,下午2点是返程的时间了,可走都走了这么远,放弃实在可惜,下一次再来的可能性太小太小。返程都是熟悉的线路,且大多是平路下坡路,没有来时的艰辛,天黑之前一定可以抵达公路。

我这样说,其实有自己的经验。某一次上山,因为迷恋怒放的野花,4点才开始返程,但线路熟悉,下山没有上山的艰难,速度也要快很多,于是在天黑之前准时抵达了驻车点。

今天才2点,3点时无论抵达与否都回撤。在我做出这个决定后,大家都支持。于是,按我的安排,补充了水和食物之后,我们把包都留在原地,轻装上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回想起来,这样的做法太危险,途中的任何差错将让我们万劫不复。)其实,一路来,我的包都是老石帮我背,我就背一个脚架而已,这是上山以来最轻松的一次了。

从这里起步,我就只背相机,连脚架也放下了。今天遇见的每一个小山脊,我们的前进方式竟然一模一样:先向上一小段,然后进入阴山谷,然后到小山脊,再向上。轻装入谷不久,突然发现脚下的小路竟然在一个悬崖绝壁间蜿蜒!

那一刻,走在前面的老石也慢了下来,几步一回头叮嘱:“抓稳,踩好,小心摔倒!”头上是高不见顶的悬崖,脚下一边是岩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我们行走的细细小路,就在宽不足两米的断崖上延伸。一路说说笑笑的我们,一下子全闭了嘴。每一步都稳稳地迈,每一步都牢牢抓身边的树与竹。这个时候不能摔倒,连趔趄都不能生发,绝壁之下将是毫无悬念的故事终结。这段悬空的断崖路其实也就三四十米,可给我们走了数千米的感觉。穿过断崖路后,走在前边的老石大声说:“到了,狗钻洞到了!”我们一群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我一直说仙人洞,怎么老石又说是“狗钻洞”了呢?

是我写错了?不,第一次介绍这个地方给我的人,是一位本地的老师,她雅称为仙人洞。本地人其实一直叫它狗钻洞。我问老石的时候,我也是说:“狗钻洞你去过没?”今天一路走来,我们说的也是狗钻洞。在数次犹豫退却又前行时,在走得气喘如狗时,我们也多次打趣发誓:今天一定要去狗钻洞,要像狗一样钻!

抵达才发现,那个图片上见过千万遍的小巧洞,我们不得不钻;这里有一座全是岩壁的石山,想要翻越比登天还难,不知何故底部断出一个不规则石洞,从洞中过轻而易举。那洞无需狗爬一样钻:洞高一米五左右,一低头就可以进。洞长不过两米,几步就到山脊的另一侧。我给大家录穿洞视频时,才发现大失所望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可他们不知道,我要抵达的,并不只是狗钻洞。我要去的是与洞近在咫尺的一个瀑布。我若说那瀑布,没有人知道,可我一说狗钻洞,就人人知晓!出洞不过二三十米,小山谷里一道绝世的风景,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果真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洞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洞内,纯属世外桃源,不,不是世外桃源而是最理想的“神仙居所”。

清澈的小溪流,从高高的断崖上飞泄而下,回环曲折数十米后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在整个崖壁形成的断面上一冲,坠入一个小小的窝潭,然后又从十多米高的岩壁上哗啦啦铺展下来,惹眼的瀑流就在那里,吸引着我一步步靠近。

苍山西坡溪流瀑布

但我不想急躁靠近。我站在山坡上,找了一个能把近处的瀑布和数十米外的高耸岩壁与飞瀑一起收入镜头的位置,开始用手机拍摄。看见瀑布的那一刻,一种遗憾缓缓升腾:背了一天的脚架,在最后一段路被我留下了,此刻一定孤独寂寞哀叹被抛弃。一个孤零零的相机,实在无法完成慢门拍摄。于是,我就用手机的专业模式拍摄。

现在的手机,大多有专业模式,可以拍出丝绢流水效果。在三叠水时,向导老石见我手机拍的图片超出他的想象,于是我教他用专业模式拍摄:把ISO调到最低,自动模式下快门速度随之低,一拍就出大片。唯一需要的是手稳,最好找个依托处,拍出的流水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在三叠水,老石第一次使用专业模式拍摄,第一次拍出他喜欢的图片。更多时候,我也仅仅用手机帮同伴拍摄,因为相机慢门需要的二三十秒的曝光稳定时间,普通人不容易做到,人只要一动,图片上人像就虚化了。而手机的曝光时间,最多一两秒,他们都坚持得很好。

我把手绕过一棵凸尖杜鹃的主干,把手机靠拢树干,开启专业模式拍摄。虽然晴天正午,但这里没有一丝阳光,手机的快门能够在1秒左右,丝绢流水的效果基本达成。拍完,我走到水边,靠近最低处的瀑布拍摄。老石竟然也一直在我身边,拿手机对着瀑布拍了又拍,而和我一起来的同伴,都在溪水边休息。

我却不能休息。因为,这个地方,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我们穿过浅浅的洞,遇见这里的瀑布,我向上一指对老石说:我要到那上面去,你探路!

老石把手机一收,一步跨过小溪,探查向上的线路。

我知道,一定可以上去。四月间,我从朋友圈见到这里的视频,那时水瘦弱得不到今天的十分之一,从高高的崖壁上散下来,低处的石崖间,开着幽蓝的大叶蓝花报春,最先惹我眼眸的是大叶蓝花报春。那花我只在飙水岩见过,属于漾濞特有物种,每年花开时节我都前往探望。这报春叶大花幽蓝,只开在瀑布附近水气丰盈的场所,除了飙水岩,我第一次看到苍山西坡有这花的存在。那时就埋下了抵达一次的期待。可俗务缠身的我,一直困在凡尘,无法前来膜拜这花。今天终于抵达这仙境,我一定要去看看!

身手矫健的老石,几分钟就爬完三十多米高的陡崖。我沿着他探出的路,把相机往身后一背,借着草木的力量,一步一步向上爬,也很快抵达了上一个层台。

一抬头,一股清澈的山泉从两座石山之间飞泄而下,向下十多米后冲在崖壁上,再散成两三米宽的白练缓缓坠入瀑潭。上段崖壁太陡峭,且微微向外倾斜,自然没有树木扎根,连野草苔藓都没有存在过的痕迹。下段崖壁一个“V”字形弯折向外倾斜,各种草木纷纷涌向流水附近,靠近谷底的地方草木茂盛。隔着小溪,看不见大叶蓝花报春的生长情态,也许这个季节它已经枯萎隐藏,要等待春天的到来才华丽现身。

我对着飞瀑从平台外侧走向内侧,边走边停下用手机的慢门拍,且用了全屏模式拍摄!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全屏模式。日常拍摄中,我不喜欢全屏模式,那样的图虽然占满了手机的屏幕,但只要导去电脑上一看,那丰腴的图就成为瘦瘦的一个条幅,让人不堪忍受。可今天却不得不用全屏。只为,这个崖壁太高了,站在崖壁之下,横拍只能拍到一段,竖构图只能取到瀑布部分,最关键的瀑布顶上的石崖无法入镜,若用超广角拍摄则形变太大。崖顶上,自然是几亿年的流水冲击,活生生把整体的岩石冲出一道深沟,越冲越深,如今深达数十米——深沟边的一棵高大楸树,树冠竟然没有伸出去。此刻我用全屏,才勉强把瀑布和顶上的两座对峙的石崖收入镜头。

我脚下是一个狭长的平台,大小不过十多平方。面对瀑流,可无法使用相机的遗憾一直在心中萦绕。我只拍了十多分钟,但在下边溪水畔等待的人开始催了。我知道,一身大汗热气升腾的我们,在这个溪谷一停下,几分钟就冷起来了。一百万个不愿意,但只能离开。

即将下平台时,我后背的相机滑到胸前。摸了摸相机,我不该让它也寂寞遗憾。于是,我转身匍匐在地,把镜头以仰视的角度,用一秒的曝光时间拍摄了几张瀑布图。虽然丝绢流水的效果不如人意,但得以看见神仙居所的相机应该了无遗憾了。

爬下断崖,我们立即踏上返程之路。穿过仙人洞后,我突然发现相机的遮光罩不见了。可自从放下包轻松上阵时,我就这样背着相机,什么时候掉了根本没有察觉,寻找自然无从谈起。很快抵达我们放包的地方,看看时间,四点还不到几分。我们小憩一会,开始安心返程。归途没有再走过三叠水的老路,我们抄近路从第一个小山脊下山,抵达村落然后再向上回返驻车点。在大路边一户人家小憩时,男主人竟然是我多年联系不上的初中老同学。看看我拍的图,他说仙人洞后的瀑布,有名字,叫阴河(这地名取得名副其实),瀑布顶上有一个凹陷的地形,名叫大厩——很多年前父辈打猎,被猎狗追急了的野猪老熊跳进去就出不来,如同被关在厩里的动物坐以待毙。而瀑布北侧平台上,有一个洞,才是真正的仙人洞……听到这里,一种透骨的遗憾突然生发——那个洞,我见到了,大约三米高的椭圆形洞口,可忙着拍水的我竟然忽视了洞的神秘,忘了上去看看。原来,我钻的真是“狗洞”,真正的仙人洞,还等着下一次的探访……

老同学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可惜夕阳西下,加了微信拉入班级群后我们立即踏上归途,沿着公路走了两公里多的上坡路,一个个走得差点崩溃。在山脊的驻车点,我们驻足回首,拍摄下今天抵达的秘境位置:巍然屹立的五台峰下,那魅力无穷的三叠水,那高岩子下的仙人洞,洞旁的阴河……

阴河仙人洞,是苍山西坡最神秘的神仙居所,如果有缘,下次我们同行,一起走入那个神秘之地……

猜你喜欢
仙人洞老石金盏
仙人洞村
微波超声协同提取金盏菊皂苷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侧金盏
《庐山仙人洞》粉彩瓷瓶
景德镇陶瓷(2021年1期)2021-03-24 05:47:22
夜半巨响
金盏银盘鬼针草
河北画报(2020年19期)2020-06-16 13:36:22
丝瓜花开
大理文化(2020年3期)2020-06-11 00:41:51
称呼
游仙人洞
半山有洞曰来仙
贵阳文史(2017年3期)2017-11-24 1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