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印象

2022-05-17 09:58朱金贤
大理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洱海大理

●朱金贤

风花雪月的大理,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要数崇圣寺和洱海。

最好的旅行,永远是从心开始。很多时候,一个人为某个地方感动,是刹那间灵与魂的交融,像人性与神性的碰撞,突然产生了一抹光,照亮混沌的心灵。遇见崇圣寺,便是这样的感觉,仿佛心灵的梗阻一下被冲开,多了一丝彻悟的欢喜。

刚下车,极目所见皆是温暖的色调,比阳光更热烈。红壁高墙、红砖青瓦,古朴典雅、大气简约。崇圣寺,依偎在苍山青翠的怀抱里,穿越历史的风尘款款走来。

走进寺院,不自觉地多了一丝敬畏,敬畏那气势宏伟、庄严秀丽的建筑,敬畏那于无声处注入心灵的佛音。正是天朗气清的早晨,和煦的阳光从山间铺洒下来,地上逐渐漫溢出金子般的颜色,让佛的圣地生出缕缕光辉。走过护法殿、弥勒殿、观音殿,眼前涌现出浓郁的佛教文化,耳畔吹拂着沧桑壮阔的历史遗风。在这里,宏大和细节相互渗透,历史和现实彼此交融,光阴在无知觉的流逝中沉淀出佛性的哲思。缓缓穿越水榭幽径,走过亭台楼阁,我在众生纷扰中想象远去的时光,便多了一份清净怡然。

如果说低处的怀抱是柔软的,那高处的守护则是坚毅的。面对眼前的三塔,无论用心还是眼睛,都只能仰视。千百年来,三塔用佛一般的智慧,守护着沧海桑田,注视着芸芸众生,撑起大理文脉的盛世。通往三塔的路,青石板铺地,两侧绿树成荫,花草相依,奇石遍布。青灰色的台阶上,阳光下金色的三塔巍然矗立,透出穿越历史的光亮。

离三塔不远处,有一水潭,奇石环绕,树木葱郁。山、树、塔、人的倒影在水中相依,随着微风轻轻摇晃。那一瞬间,我竟有种时空错乱的恍惚,感觉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化为这佛教圣地的一个影子。

坦率地说,对于佛教文化,我并不了解,也无信仰。我甚至觉得,一个人心怀慈悲,待众生以和善,信与不信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来崇圣寺,亦不为寻找什么,但遇见了,内心总如春风吹过难免荡起涟漪。记得那天,恰逢一场盛大的佛教活动在崇圣寺举行。有幸见证的人,是有福的。很多人,来了崇圣寺十次、百次,寻寻觅觅,也没机会遇上这样盛大的佛事。我想起三塔中大的那座塔的名字——千寻,瞬间心弦被拨动。世间之事,皆是随遇而安,否则找寻千次也是枉然。那么,我遇见这场盛事,一切刚刚好。于是,我怀一颗佛心,去体悟一段别样的旅程。脚步尚在远处,已闻诵经声、乐器的敲击声在空中回荡。我循着声音,来到大雄宝殿前,只见行人驻足,飞鸟停滞。尘世里燃起香火,青烟混入缭绕的梵音,每个人恍若置身于空灵之境,赴一程心灵的朝圣。

众多纷扰的脚步,归于同一种虔诚的姿态。众生平等,礼佛的人、求佛的人抑或佛学大师,坦露出人性最初的谦卑和善,如雨水洗净的大地上的草木。大殿里,有人身披袈裟双手合十诵经,有人微闭双眼跪在佛前静思。大殿外有人手持棍棒,有人敲击木鱼,有人默数佛珠,一切仪式,皆是聆听或守护。

佛曰:渡人先渡己。这场佛事,听说是一名企业家邀请高僧所作,渡劫、渡人或是另有所求,将在此刻为人心刻下不朽的烙印。佛音袅袅,沁入企业家的心里,也飘进旁人的耳朵乃至透入泥土里的虫蚁尘埃。企业家或许没有想到,这场渡一个人的佛事,也在不经意间感化万物。我突然意识到,心境澄明,众生无别,每一个人无论角色贵贱,都应该去做一些事,利己或利人,皆有其价值。

无风焦躁的正午,太阳悬在中天像一枚火球。企业家从大殿里走出来。与此同时,一个孤独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一个身着土黄色僧服的人向大殿从容走来,三步一拜,九步一叩,一遍遍重复着同一个姿势。我看到他的鞋子早已磨破,头顶亮晶晶的汗珠发出珍珠般的光,但眼神里平静如水。在周遭起伏的喧嚣中,他的世界波澜不惊,这一场虔诚的修行,需要摒弃多少身外之物?

听导游说,每年都有很多苦行僧来崇圣寺修行,少则十几天,多则半年,他们总是虔诚无语如大山般静默。我知道,苦行是对他们餐风露宿的概括,也是礼敬。世事纷纭,万般皆苦,又有多少人能够沉下来修行?

我慢慢看清苦行僧的脸,泥土一样的颜色,而他头顶的天空,广袤如大海,透着幽蓝而深邃的纯净,让我感到羞惭。苦行僧从我身旁走过时,我仿佛听到了他的心跳声和脚掌的抓地声,而企业家已渐渐缩小,成为我视野里的一个点。同一个时空里,他们修行的方式看上去如此遥远,一个热烈,一个沉默。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从内心深处感悟两个人的声音,又觉得他们离得如此之近。我无法评判,谁的心更接近于佛心。或许他们都是在渡己时寻求渡人的机缘,在他们身上,我游历的此行得到了同样的震撼和感化。

我想,这世间的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片海,不管有心或是无意,都在机缘巧合处泽润芸芸众生。

刚踏上去大理的旅途,我就开始想象洱海的样子。这高原的明珠,总是牵动太多人的思绪。这不是我独有的情结,事实上,去洱海,是每个到大理旅行的人都无法摆脱的渴盼,像种在前世的记忆,冥冥中有一种由不得选择的魅力。

洱海水畔 清水澈/摄

云贵高原,群山险峻绵延,水乃稀缺之物。一汪湖水,足以荡起柔情的水波,在人们心中幻化成海。洱海,作为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泊,恍若一面挂在群山缝隙中的镜子,照出秀丽山川,也照映高原人的内心。如果说,大理是一个温婉美丽的女子,洱海则是她身体上最柔软丰盈的腰肢。风起时,她摇曳着千娇百媚的姿态,让人醉在其间忘了归途。风停时,需要在软软的水里寻找自己澄明的心。

洱海,形若人耳,似倾听或拥抱。静卧苍山脚下,她如温婉的小家碧玉。山川归一,上善若水,汇成洱海的灵性。山与海,仁与智,融进大理的魂魄,让这座城市多了些睿智和灵动。

岁月积淀,留给洱海太多的铺陈。洱海之源,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苍山十八溪,万花、灵泉、隐仙……每一条河流和溪水,在时空里获得灵性。水悄然流动,滋润万物放射出清冽的光,点化古人的才情博思。那些让人惊羡的名字,像遗落在凡间的精灵,是天地灵气在洱海的汇聚。我相信今日少有人能准确说出其含义,甚至连记得名字也无比艰难。

洱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幅黑白的山水画,素雅中蕴含色彩,阴郁中不失灵动。去洱海那天,正逢细雨霏霏。烟雨朦胧中的洱海,更充满一种神秘、朦胧的美。近处,蜿蜒的海滨路、靠港的渔船、美丽的寨子;稍远的地方,一排柳树在水中恣意洗濯浓绿的长发,水面微微摇晃仿佛飘着一层烟云。晨雾中的远山近水,彼此交织相映,构成一幅宁静的淡墨的画卷。

一片灰色的雾霭中,看不清远山,隐约有一些小船,在清冷的风中飘忽。我们穿了雨衣,登上一张大船,向洱海深处找寻海的故事。放眼望去,船多而渺远,像一张宣纸上随意勾勒的笔画。群山起伏,沐浴在一片忽浓忽淡的雨雾里。

我站在船头的微风中,任细雨扑面,一片迷离。四野苍茫,远远地,似有微弱的歌声传来,很快被风吹散,再近些,歌声慢慢变得清朗起来。歌声如细雨,随风沁润我的心田,在洱海的波光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看到一艘小船上,有几人戴篾帽、穿蓑衣,手拿网兜正在打捞垃圾。那时,豆大的雨点落在他们身上发出窸窣的响声,海面上溅起的圈圈波纹,让整个世界一片湿寂,他们却神态悠然地哼着唱着,似乎早已超然物外。我听不懂歌词的内容,只觉得那歌声仿佛是从茫茫大海里钻出来,透着高冷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导游说,那是白族的民歌,是洱海人欢迎客人的语言。

静静地,我听着歌声,如空谷幽兰,仿佛触摸到他们海一般澄澈的心。我醉在洱海柔情的呼吸里,空灵如梦。

大船和小船擦身而过时,我才清醒过来,心突然像被石块击中,硬生生疼。我终于真切地看清环卫工人的样子,几张黝黑沧桑的脸,透着风吹日晒雨淋的痕迹。他们朝我微微一笑,又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当歌声又一次响起时,他们已消失在远方。导游说,洱海有很多这样的环卫工人。他们有的几人一组,有的孤人孤舟,在茫茫洱海里漂荡,唯一的任务就是打捞垃圾。在洱海旅游日渐繁荣的今天,垃圾越来越多,每个人的工作都十分辛苦。

在洱海偌大的背景里,环卫工人的歌声和船的划水声,形成一曲天然的交响乐。数点船只融进山水,构成一幅灰白的写意画。这样的画面让我很感动,在年复一年的负重前行中,他们继承了洱海博大的胸怀,不自卑,不抱怨,再苦再累都敞开心胸拥抱远方的客人。是的,洱海给予大理的子民母亲般柔软的爱,我们更应该以一颗如海的素心还洱海一片澄澈。这是海的品格,也是人的品格。

时近中午,雾气渐渐消散,只剩下几段白色的雾带挂在山间。阳光徐徐铺洒开来,我们的船向着岸边靠近。我回过身,看到远处的很多船以及船上星星点点的人,瞬间热泪盈眶。我是洱海的过客,他们是洱海的守护神,是山河画卷里生生不息的绿叶。万顷阳光照映着洱海的万顷波光,像一个海蓝的梦境。

事实上,我们太匆忙,没有诗意的脚步。我们必须承认,对洱海浮光掠影的拜谒,缺乏融于自然大美心灵的智慧。对于居住在洱海畔或是到洱海旅游的人而言,生命的真义,更应该是回归一片清澈的梦境,寻找一颗如海的素心,栖居一段诗意的生活。

编辑手记:

老街、古村展示了在长期的生存繁衍过程中“人地遗存的关系”,是悠久博大的中华文明的直接物证。如今这些古老的村镇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焕发着新的面貌。《沙溪:“市外桃源”里的慢时光》描写的就是沙溪在修旧如旧的思维实践下,不断接纳着和当地文化平衡相融的新鲜元素,读来欣喜之感跃然纸上。到户外走走,与这个世界真实而自然地接触,探寻属于我们对自然认知中那些栩栩如生的新生世界。《寻找苍山西坡阴河仙人洞》描写的就是寻找苍山西坡秘境之地的旅程。作者不仅是户外爱好者,还喜欢拿着相机在山野间穿梭,此行自然之旅的未知和惊喜生动可感。露营也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另一种形式,拿上装备,远离城市,回归乡野,让风撩拨着蛰伏已久的心,《夜宿苍鹭谷》就记录下这样一个户外的夜晚,这份安静的惬意让户外自然的浪漫美好永驻心头。在凤阳邑这个不大的村庄里,却包罗着缤纷的文化氛围,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房檐、马蹄踏出的古道,近几年,还有很多文艺爱好者纷纷“隐居”于此,《行走凤阳邑》此行感受着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奇妙体验,在凤阳邑邂逅着向往的生活。《大理印象》捕捉下大理令其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作者抵达大理,抵达诗意,用细腻的语言为大理之旅染上浪漫温暖的笔调。

猜你喜欢
洱海大理
大理:梦游理想国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品早茶、吃火锅、撸串儿 大理至川渝150万人乘高铁“快旅漫游”
大理好风吹
走到洱海
诗意洱海
寻找最美校园 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
洱海太湖石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古城向东,以观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