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在“舞台”上惊艳绽放

2022-05-17 21:29郭晓娟
走向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江姐剧种舞台

郭晓娟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喜欢的一副对联,颇为风趣的语言充满了艺术辩证法,不仅是对其几十年艺术生涯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中国戏曲魅力的诠释。在山东的地方戏中,柳子戏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一个剧种。谈到柳子戏,戏迷们就会想到一个人,她把各类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将世间百态、灵秀智慧,都融于一颦一笑、一招一式的点点细节里。舞台上,她是《江姐》中大义凛然的江竹筠,是《关羽斩貂蝉》中千娇百媚的貂蝉,是《玩会跳船》中天真灵动的白月娟;现实中,她是在艺术舞台和人生舞台上惊艳绽放的柳子戏表演艺术家——陈媛。

戏如人生

在种类繁多的中国戏曲里,每个剧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韵味,京剧雍容华美,昆剧细腻绵长,梆子戏高亢悲凉,黄梅戏明快流畅……而流行于山东的地方传统戏剧柳子戏,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曾有人形容它“小生唱得云上飞,青衣哎哎水中漂,花脸横磨声如雷”。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清初兴盛一时,曾经是剧坛影响很大的声腔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指的就是山东柳子戏。2006年5月,柳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

在众多表演艺术家的创新推广和传承保护下,柳子戏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从陈媛这位艺术家身上,或许可以一窥柳子戏演员对事业与人生独到的理解。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得主,山东省柳子剧团艺术指导,山东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陈媛的头衔很多,但她常自称“一个柳子戏演员”。

从16岁初次登台表演柳子戏,陈嫒一唱就是40多年,主演过《风雨帝王家》《玩会跳船》《孙安动本》《江姐》《观灯》《关羽斩貂蝉》《金箭媒》等经典剧目,先后塑造了几十位性格鲜明、个性迥异的艺术形象,是业内公认的唱作俱佳、丰富全面、高能多产的柳子戏名家。

“作为一个戏曲人,就是要在舞台上把好听、好看的艺术作品奉献给观众,在好听、好看当中传递彰扬传统文化。”陈媛嗓音清澈圆润,行腔婉转流畅,表演细腻传神,主攻闺门旦、青衣,师承著名柳子戏表演艺术家李艳珍先生,得其真传。

在同行眼中,陈媛勉励勤奋,对自己要求严苛,善于学习并大胆革新,集众家之长并融会贯通,形成了质朴高雅、潇洒婉约、明媚清丽的艺术风格;在观众眼中,陈媛注重人物的塑造,表演细腻、张弛有度,不争一技之巧,不显一腔之俏,平朴中蕴含着深厚的功力,简洁中充盈着丰富的情感,举手投足间无不流露出人物应有的风致。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虽小能演天下事。痴迷于戏台的陈媛,正是把舞台当作人生,把人生当作舞台,用五色油彩书写着自己精彩的戏曲人生。

红梅花开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首《红梅赞》把象征不屈风骨的红梅品格、红岩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追求革命理想的伟大信念艺术地嫁接起来,江姐的光辉形象带给人们半个多世纪的心灵震撼,也深深扎在陈媛的心中。

2008年,陈嫒主演的柳子戏《江姐》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连播12次,柳子戏因此有了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陈媛也被更多的戏迷熟知。《江姐》的版本非常多,京剧、越剧、豫剧、吕剧、山西梆子都有,柳子戏版本的《江姐》能从中脱颖而出,离不开陈媛对江姐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想塑造好这位英雄人物,必须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每一句道白、唱腔,每一个转头、眼神、步伐,都要由内而外地刻画人物形象。”接到《江姐》的演出任务之后,陈媛翻阅了无数遍《红岩》,观看了无数遍关于江姐的歌剧和影视剧,反复揣摩角色,在学习吸纳之后再转化到自己身上。

真实可信的人物塑造,让陈媛表演的现代戏《江姐》在全国戏迷中家喻户晓。一位河南观众观看此剧后给陈媛来信:“您塑造的江姐最贴近我心目中仁人志士的形象,有血有肉、形象鲜活。”

除了英勇无畏的革命志士,陈媛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是帝妃王后都各有神采,令人印象深刻,这也让她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她频频在中央电视台、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台的大型晚会上亮相,与全国著名艺术家比肩。

在艺术上展露才华,陈媛并未过于欣喜,而是更加孜孜以求地钻研学习。在老师李艳珍的口传身授下,陈媛学习了《玩会跳船》。该剧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对演員要求极高。学戏的过程中,陈媛把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颦一笑,都铭记在心,仔细揣摩。“通过老师的启发,我借助行当特征表现主角白月娟的形象,从人物内心出发,通过她既喜又羞、虽笑还愁的情绪变化,传递这位闺阁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慕。”凭借对人物的深入领会,陈媛演绎的《玩会跳船》似师有异、妙趣横生。

“把剧目继承下来,并不意味着已把戏学到了家,还需要不断地琢磨提升。”演出的每个剧目,陈媛都力求在打磨中日臻完善。在经年累月的磨砺下,她渐悟艺术三昧:塑造人物要内(情感)外(技巧)结合,演戏演人,唱戏唱心。借鉴此理,在表演中,陈媛以简洁大方的处理表现人物、展露情感,白月娟、胡秀英、貂蝉、江姐等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被她诠释得鲜活可感、栩栩如生。

春色如许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古老的柳子戏,古韵悠长,宛若一位古典佳人从历史中一路莲步轻移而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绽放着旺盛的生命力。戏曲从业者也活跃在各个平台,通过创新融合,为大众打开了一个个走进戏曲、了解戏曲的窗口。

近年来,陈媛更关心的是柳子戏的传承。为让柳子戏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她常年活跃在致力于剧种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的各项活动中,乐此不彼。清华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省内外院校,有她授课讲学的身影;中日韩、中法、中美文化及港澳台文化交流演出的活动现场,有她倾心表演的身姿……她将古老的柳子戏带进学校,推向全国舞台乃至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爱上了柳子戏。

多年前,陈媛收到中央电视台一次晚会的演出邀请,不料,到北京后,她因腹痛被送入手术室。为了不影响演出,她拒绝了医生马上手术的要求,并要求立即出院。“柳子戏在央视平台获得一次演出机会不容易,难得有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我很珍惜。”在陈媛的坚持和努力下,第二天她如愿以偿登上了舞台。当时,央视主持人白燕升鼓励她:“下了手术台,接着上舞台,我们对来自山东的柳子戏艺术家表示热烈欢迎。”当天的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这次节目也被中央电视台多次复播。

“柳子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多辈名伶精心雕琢、苦心钻研自身声腔特色的同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一个剧目体裁多样、曲牌丰富多彩、声腔悦耳动听、词藻典雅工丽、角色行当齐全的剧种,绚丽多姿,蔚为大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柳子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媛认为这一瑰宝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平台来推动和实现,更需要被新一代的年轻人传承下去。“戏好,还要靠好演员传承。一个剧种的传承发展,最关键在人才。培养年轻演员是主要内容之一,这必将为柳子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2015年5月,陈媛开门纳徒,先后收侯春芳、侯焕焕、黄箐、尹春媛为徒,倾尽心力为剧种培养后继表演人才,积极承担传承发展的责任。

如今,已经退休的陈媛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倾情演绎着每一场戏。在演出和授课之余,她会静享生活中的静谧,读一本书,绘一幅画,下一盘棋,用闲暇时光去丰富自己的内心。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江姐剧种舞台
军迷大舞台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台上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战“鼠小弟”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