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芳
摘要:在教育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钢琴作为外来乐器,其文化底蕴与发展方向离不开西方等一些国家钢琴教育者的研究。研究钢琴教学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我们对钢琴及其演奏以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俄罗斯人的贝尔曼后期在美国发展,丰富的经验使得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鲍尔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一书的研读,透过其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看其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以期有助于对我国钢琴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育理念;鲍尔斯·贝尔曼;文化传播
一、生平简介
鲍里斯·贝尔曼1948年生于莫斯科,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俄罗斯钢琴学派出身的钢琴家与享有国际地位的钢琴教师,早年就读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一代宗师列夫·奥博林(Lev Oborin,1907—1975)。贝尔曼多年来还潜心钢琴教育事业,曾在世界各地任教并主办了多个大师班,1979 年贝尔曼移民美国,现任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大师教学笔记》是近年来有关钢琴表演、教学研究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在钢琴练习上,扎实的钢琴基础绝非一日之功,技法得当以及持之以恒的训练是成功的要素之一。笔者认为,《钢琴大师教学笔记》这本书,其特别之处在于展示了一种钢琴教育的新理念:不再以传统的方法进行钢琴基础技术的指导,而是将丰富的感性体验和深邃的理性思考完美的进行结合。多重的角色和经验,使得贝尔曼拥有深厚艺术修养,并且能够将一个钢琴学习者在成长为一名专业钢琴家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宏观、深刻地理论剖析,并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言简意赅的讲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习琴者在基本功的练习中做出了非常丰富有趣的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作者鲍里斯·贝尔曼在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并未承袭传统教学方式,而是辩证统一的深入钢琴艺术的内核探究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这种不断发现实际演奏和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总结多种想法和多个层面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反思、摸索、总结、创新、归纳的思想,对我们有着丰富的启迪意义。
一、鲍尔斯·贝尔曼钢琴教学的独特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无一不在说明基础的重要性。基础打的牢,才能“走”得远,在钢琴练习上,亦是这样。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演奏型的教师都会亲自示范,但是有很多教师并不能将自己的舞台经验直接、有效的传达给学生。我们通常所读的关于钢琴演奏的著作,其基本的教学理念是将技巧放在第一位,如连奏、非连奏、手型、坐姿等基本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而贝尔曼则认为将练习与钢琴演奏艺术分开是错误的,并坚信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讲作曲家作品风格的同时也可以自由切换为对手型的审视或者对难度片段的指法研究。贝尔曼将练习与钢琴演奏艺术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在练习技术中训练钢琴演奏,也在演奏中训练钢琴技术,从而在练琴的过程中引发思考,更深层次的对作品进行理解,更好地演奏作品。
贝尔曼开篇就指出了一个极易被老师和学生忽视的议题——音色的重要性。这个在被他放在最开始位置的课题,通常是学生有了一定钢琴练习基础后才会涉及到的,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漠视音色,就像视觉艺术忽略了颜色的存在或行为艺术忽视了肢体运动一样让人感到奇怪”。如果练琴者一味只追求乐曲的熟练程度,而不能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在钢琴上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那么诠释乐曲的精髓就无从谈起。
贝尔曼提出的关于获得美妙音色两种类型的“音乐耳朵”,要把音乐诠释好,必须要音乐家凭借想象弹奏的“主观之耳”,和音乐家要尽力客观地聆听自己的演奏,并且一生都要为之奋斗的“客观之耳”相结合,并且在最优质的的琴上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这些,作者还认为,乐曲要以作曲家自身所处的时代和性格来诠释他的音乐,并且风格上的认识也必须匹配其特定的音色,并要具备某一类型的音色保持一个乐段或一个乐句长度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贝尔曼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单一的要求要做到音色好听,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类型的音乐使用不同的音色和相关的触键,针对不同的乐曲,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
二、鲍尔斯·贝尔曼钢琴演奏实践的独特见解
我们在演奏别人写作的音乐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使音乐变成听觉艺术的媒介。所以演奏者的表现,往往是听众对音乐的第一印象。于是贝尔曼认为对于演奏,我们要尽可能的诠释、还原作曲家的本意,这是每个演出者的极大的责任。想要诠释好一首乐曲,了解该乐曲作者创作时期的其他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练琴者只顾自探究己演奏的作品,对于所演奏乐曲之外的知识通常是视而不见。贝尔曼在教学中认为,钢琴家绝不能把目光限制在钢琴曲的范畴之内,深入了解一首音乐作品,就必需要纵观全局地研究作曲家全部作品。因为只有这样熟悉作曲家,才能更好地触发创造性灵感。并且,读好的书籍、诗词,看好的戏剧与电影,并观察视觉艺术品,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生活经验,而且更会拓展自己反应的范围,增加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是音乐创作的情感源泉。
三、钢琴理念中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贝尔曼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钢琴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学习音符时值、手型坐姿,而是需要从全局来看学习钢琴要注意的问题。其出发点必须是顺应钢琴作品的文化背景,这就涉及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播。钢琴教育不但是音乐技能教育,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可以在互动中增强交流,中西方文化之间以平等的姿态来审视对方、了解对方,促使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贝尔曼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材的运用等是符合我国音乐教育实际的。他的这些理论、方法与经验,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宝贵财富,是加速我国钢琴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重要资料。
參考文献
[1]【美】鲍里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汤蓓华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曾强.汤普森钢琴教育理念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02):119-120.
[3]邵义强.世界钢琴教育与钢琴教本[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97.